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iphone个人热点改名】股票改名那点事儿

需要从良好的反利亚制药(Valeant Pharmaceuticals)改编——。下面的博士论资产是创收主力(55%销售收入),所以公司顺理成章地改名为“博士强”。

“博士”表示美国隐形眼镜三哥“博士伦”的历史沉淀,“康”表示公司主营“大健康”,原先的 Pharmaceuticals (制药)侧重于“医药”,但“大健康”可以涵括医疗器械与其他一些非处方产品,也能与其使命说明遥相呼应。至于博士伦里的“伦”怎么就失散了,我不得而知;但总体上来说,我要为这此改名点赞。

(早期博士伦的雷朋太阳镜广告。博士伦于1999年将雷朋出售给 Luxottica公司)

公司改名比产品改名容易得多,因为品牌价值都附着在产品或服务上,而伞形控股公司名字反倒没那么重要。于是我们可以屡见不鲜地看到各种公司的更名轶事。而仅就欧美的商业案例而言,公司改名无非就以下几种原因:

1. 将污名洗白。就像凡利亚一样,有些公司身世比较不清白,需要美个颜。比如拥有万宝路等畅销产品的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虽然当时旗下有卡夫食品、米勒酿酒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但老烟枪荼毒生灵的名声实在太响,恨不得全世界肺癌的账,都算在它的头上。2003年在了结一场肺癌官司之后,菲利普·莫里斯头也不回地把控股公司名字改成了Altria(奥驰亚),此等奇怪的名字不禁让人联想起 Altrusim(利他主义)这个无比善良的词藻,老烟枪的头头们一定很陶醉于自己洗白后的芬芳。

有些公司名字变污是因为大众消费认知的变化。肯德基(KFC)一直到1991年都叫肯塔基炸鸡公司,但自从消费者的头脑里形成“油炸=胖子”的偏见后,肯德基就缩成了KFC,与油炸划清界限。当然另一种“说法”是肯德基要与“鸡”划清界限,因为其人工培养的变种生物不能称为鸡。这种荒谬的说法目前还是有很多老美对之深信不疑。

另外有些声名狼藉的公司,名字越取越低调,类似村里的狗剩和狗蛋。黑水(Blackwater)是一家提供安保和雇佣兵服务的保镖公司,曾卷入在伊拉克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的丑闻,名声臭了后不得不改名叫做Xe Services。结果后来又涉嫌在阿富汗枪杀,于是进一步改名为 Academi这么一个寡淡的名字,乍一看还以为是个教育机构。这家公司CEO出来说:越让人记不住越好,实在是不想再上头条了。

2. 公司结构重组。Google 一开始取名的本意实际上是 Googol,是指那个1后面跟着100个0的数字,寓意海量信息。但注册域名的时候手抖拼错,就成了现在的Google公司。再后来 Google发展壮大,无论是内生还是收购,手底下开始出现各种狂野而零散的X级项目,比如自动驾驶的Waymo啊、人工智能DeepMind啊,这些项目风险巨大且短期内没有回报,所以Google改名为字母表公司 (Alphabet Holding),用来把“靠谱的”和“不靠谱的”项目分开,再将搜索引擎、广告、地图、YouTube这些核心资产守在Google底下,这样显得层次分明。也有人说Googe想做科技界的伯克希尔——其广告业务就像伯克希尔的保险业一样来钱—— Google自然也就需要伯克希尔这样的一把大伞结构。

相似的案例,还有老牌轻奢皮具公司蔻驰(Coach),在收购了做包的Kate Spade和做鞋的Stuart Weitzman之后,蔻驰感觉自己膨胀了,于是改名叫做 Tapestry (挂墙上装饰的毯子)公司。这古怪名字,一来是为了张扬个性,二来是为了好记,与其他一些巨头形成截然对比——比如LV家喻户晓,但LVMH就很少人知道是个啥鬼。

Priceline 改名为 Booking Holding,也是这个思路。但很多人表示愤怒,因为Priceline已经太深入人心。

3. 业务定位发生变化。有些改名反应客观事实变化。苹果公司直到2007年还叫做“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s),而此时iPod的斜阳犹在、iPhone的曙光即将破晓,无论怎么看“苹果电脑”都有点名不副实,于是名字里的“电脑”两字被割掉,苹果从市值800亿的“电脑公司” 野蛮生长成市值将近 1万亿的全球第一大怪。

苹果是一个生的案例,还有一个死的故事:RadioShack在生前的最后一搏是把Radio去掉,叫The Shack,因为Radio(无线电)是个即将被时代抛弃的产品。不过The Shack最后还是没有逃过被时代抛弃的命运,在2015年与2017年两次宣告11章破产保护,所有的实体店都已关门大吉。

4. 欺骗投资者。这个就案例就罄竹难书了,古有刀亢母,今有比特币;外有 Long Island Iced Tea(长岛冰茶公司)改名为Long Blockchain(做多区块链公司),内有多伦股份改名为匹凸匹。无他,蹭热点、博出位、骗关注;而且毫无成本,监管完全没辙。

那么公司改名到底会不会影响估值?

名字本身肯定很有意义。我们大A股在这方面有许多故事可以说——奥巴马当选,澳柯玛涨停;川普当选,川大智胜大涨,带“川”字的都大涨,西仪(希姨)股份大跌;名字不够还有代码可凑 —— 奇虎360私有化召开股东大会,同德化工(002360)与华微电子(600360)携手涨停,整个市场找3、6、0三个连一块儿数字都找疯了。

所以改名——特别是别出心裁的改名——肯定在短期内影响估值,多伦股份改为匹凸匹,宝丽来改为神州高铁, 湘鄂情改为中科云网,熊猫烟花改为熊猫金控,无不连续打板,坊间为之神魂颠倒。

而我们也无需为A股的奇葩现象汗颜,因为美国市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长岛冰茶闹剧很多年前,无论是是1850年代的铁路热、淘金热,还是1910、1920年代的汽车热、航空热,还是1980年代的生技热,还是2000年的互联网热,短期内提升公司估值的最好方法就是改名。比如在二十年代航空业的火爆,给了一家叫Seaboard Air Line的公司一次估值的飞跃。英文 airline 一词是航空的意思,而air line(直译为空中的线)其实是指一种直线铁路,因为就像穿过空气走直线一样,故而命名。所以被航空概念炒疯掉的Seaboard Air Line公司,其实是一家纯纯的铁路公司。

2001年普度大学出版了一篇论文,研究了互联网泡沫时期(1998年至1999年的14个月间)凡是给自己名字加上“.com”的所有公司,发现平均而言在改名五天内这些公司股票涨了53%、十天内涨了74%;而且这些涨幅都并不是稍纵即逝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不要脸的公司都维持了极高估值。而且,无论这家公司当时互联网业务的参与度如何,在公布改名当天的效果都及其相似,显示出市场情绪——而不是哪怕一丝基本面——主宰了股价变化。该研究论文的结论是:仅仅是名字沾边互联网,就足够给这些公司一个巨大的永久性的估值提升。

后来互联网泡沫就爆了,裸泳的终究要被扯掉蛋。而有趣的是,又有好事者观察了这些名字里有“.com”的公司,他们在泡沫之后纷纷把“.com”从公司名字里删除掉,结果欢乐的市场因为这个动作又给了他们一次估值提升。

作为成熟严肃的投资者,我们相信估值应该仅仅看实体面基本面—— 比如现金流啊成长型啊风险啊这些因素去决定。我们很难理解一个破名字对公司估值会有什么咸淡的影响。但显然欢乐的市场不是这个思路,公司改名大概率会影响估值,而你也很难将其仅仅界定为投资者的非理性。估值就是一场迷乱的炼金术,你从输出里根本摸不清输入。

希望更名改姓的凡利亚能像更名不改姓的李天一那样(坊间传闻已经放出来并送出国了?),改头换面、低调行事、重新做人。我剩下的凡利亚股票也权当一场历史的遗迹,我也很愿意为“博士康”公司的涅槃重生而共同买单。

利益披露:作者持有VRX多头仓位。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