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中,画出关于洪星尔克的文章后,才知道洪星尔克捐赠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物质,在郑州进行了热搜。
时隔许久,鸿星尔克这个品牌再次出现在了我的视野里。
记忆中的鸿星尔克曾经在央视五套打过广告,以“to be No. 1”为广告语,却称不上是一线 潮品。鸿星尔克在大城市的市场存在感非常低,一些大城市里已经没有了鸿星尔克的专卖店,因此很多生活在一、二线城市里的人都以为它倒闭了。
借着给郑州灾区捐物并上直播推广,鸿星尔克高举“爱心加国货”的旗帜,靠一波突如其来的网友疯狂助力,老板成了网络红人,品牌刷了一波存在感,激发起了大众的消费冲动,完成了一次大售卖。
向郑州捐赠物资的不单单是鸿星尔克,唯独鸿星尔克上了热搜,网上那波人起到了关键作用。
那些人是不是托或是水军我不知道,但想想某些明星粉丝的无脑言论,我感到那些人是在利益驱使下,利用别人的善良和大义情节,制造无脑买鸿星尔克的狂热。
比如这句“本人已经在鸿星尔克买了一身行头,日后穿出去如果不好看,那是我长得不行,跟鸿星尔克的产品没有关系”。
还有这段视频的标题“不是鸿星尔克小了,是我肥”。
这些人灌输的思维就是“因为鸿星尔克是‘有爱心的国货品牌’,所以它的一切都是好的,大家应该无条件买,不合身、不符合自己的喜好都不是鸿星尔克的问题,是消费者的问题”。
明明个人消费是个人需求和经济能力所决定的,无关公益,可是一些人却用大义、情怀、公益来绑定个人消费。他们宣扬为鸿星尔克而任性消费是爱心之举,可是在他们大言不惭时,是否想过浪费可耻。
花钱买一些自己不需要或是不喜欢的商品就是做慈善?
你若真要献爱心,可以去专门的公益机构,而不是用无脑消费来支撑起某个商业机构。
你若捐给慈善机构,你的公益行为可以落实到实处,你若因为某个商业机构高举的公益气质而买人家的商品,你所交的货款里面包含了各种税和成本,能够形成净利润并落实到企业公益行为的,已经没有多少。
鸿星尔克是一个服装品牌,是商业机构,不是慈善机构,它的根本目的是盈利,而不是公益。一个商业机构拿公益、大义、情怀来炒作,这就已经体现了商业机构的性质,也体现了一个品牌的无奈之举,这正像一些没有硬实力的人靠着博取同情心来求生那样。
一个品牌是否有实力,在于常规情况下的市场认可度。喊着“to be No. 1”的鸿星尔克之所以竞争力不强,是因为产品的设计不能掀起潮流风暴,产品本身不被主流市场所认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不买鸿星尔克,只是因为我不喜欢,不是因为我没有爱心,任何商业机构都不是爱心和公益的代名词。
最后申明,我不代表任何品牌,不捧任何一个品牌,不黑任何一个品牌,我只是写出我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