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制作”?有自己起名字的系统吗?推出底层系统的就是制作的吗?拥有自己成熟的生态系统叫“性”吗?市长/市场占有率第一第二名叫“姓”吗?活着的东西叫城堡吗?
首先要强调的是,移动操作系统比IOs和Android多得多。
做手机的公司,也不是只推出过搭载ios和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下面这些手机厂商,都曾经、已经或即将推出不是基于Android的移动操作系统。
· 诺基亚:塞班、Meego
· 三星:Bada、Tizen(和英特尔合作,基于英特尔Meego、Bada和LiMo OS)
·微软: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Windows 10 mobile
· 谷歌:Fuchsia OS (基于自研内核Zircon)
· Jolla:Sailfish OS (j基于诺基亚Meego)
· 黑莓:Blackberry OS
· 华为:鸿蒙(Harmony OS,采用Linux+微内核+Life OS,未来给手机用)
· 阿里:云OS(现在叫ALiOS,基于Linux)
因此,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前提,会造成一定的歧义。
我认为,如果要给这个问题加限定条件,可能是说现在、主流的、移动操作系统,“做成”这个表达也需要修改一下,改成只有ios是苹果自研之类的。
为什么现在大部分的手机运行的定制系统都基于Android?
首先,Android是一个免费开源的操作系统。它是由谷歌收购团队,再通过成立“手持设备开放联盟”来协同硬件厂商、软件开发和电信运营逐步搭建起系统生态的。它更像是一种公共设施,是集万人之力成长、发展,因此也要服务于各大厂商。
相对地,苹果的ios是一个闭源操作系统,苹果不对外授权。因此,你基本见不到市面上任何非苹果手机搭载ios系统。
其次,Android的开放性很高,它允许手机厂商与其开发不同的UI,从而强化各厂商的品牌意识。
相对而言,ios在开放性上可以说是走向了Android的对立面。光第一代iphone不支持插TF存储卡这点,就可以看出ios系统的定位是完全封闭式系统。
如果没有越狱,其实ios自身提供的所谓的“可玩性”并不多。给其他厂商定制什么的,想都不要想。
为什么其他厂商不开发自己的系统,而非要用安卓呢?
其实,做操作系统并不难,难的是你凭什么让人们抛弃成熟的系统不用,而去用你这种刚出生的系统?
系统只是一个载体,普通用户并不关心你这个系统叫什么,基于什么内核,他们更关心的是实际体验,应用阵容如何?卡布卡顿?费不费电?能开几个后台APP?能不能和其他系统平台互通,传文件、一键换机......
所以,造成现在这样的非Android即ios的局面,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