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hd520相当于什么显卡】轻便专业受欢迎:小测Surface Pro 4

前言:平板电脑也要有生产性

说到商务笔记本电脑,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仍然是黑暗沉重的专业工作站或桌面更换(DTR)书,预计在微软Surface系列出现之前,很少有人认为轻薄的平板电脑能够胜任专业的生产力用途。(威廉莎士比亚,斯图尔特)。

近日,我们有幸收到一台最新的次顶配版本Surface Pro 4(i5 8G 256G存储),作为引领业界发展方向的变形本标杆设备,我们当然不会放过这一品味“未来”的大好机会。

外观:变形、组合、专业轻薄

我们收到的Surface包括主机和键盘两部分,其中主机部分包装内含平板本体、有源触摸笔和电源适配器,键盘是另外包装的。

duang~合体

接下来来仔细看看电脑整体

首先是机身正面上部的摄像头模组:这一代Surface加入了生物识别摄像头技术,支持精准度极高的面部识别登录,结合Win10自带的Windows Hello快速登录功能,用户无需再输入系统密码。

机身顶部分布着电源与音量键,耳机插口也在靠近顶部的机身侧面。顺带一提,从这张图中么,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隐藏式的散热口。

机身的另一侧是USB3.0、miniDP接口和磁吸式电源接口,另外,从张开的合金支架下方,可以看到TF卡扩展口的存在。

外观:金属、做工、无懈可击

说到支架。就不得不提到Surface系列引以为傲的一体式合金支架设计:从早期的多段落结构到现在的无段落阻尼设计,孰优孰劣算是见仁见智,但不变的是精密的做工和完美的手感。

同样位与机背的创新还有独特的倾斜式摄像头:摄像头角度并非与机背直接垂直,而是留有一定的斜角,这样使用时在桌面倾斜放置时,摄像头就会正好位于水平位置:很显然是为了方便商务会议使用。

附件:键盘、电源和触控笔

看完了机身细节,我们再来看看其标志性的键盘:Surface Pro 4的键盘通过机身底部的磁吸接口连接,接口的吸力很强,基本上不用刻意对准就可以自动吸合。吸合之后,用力抖动机身也不会脱离。

这就是终极的移动商务设备!

在拥有如此轻薄机身和强大性能的前提下,Surface Pro 4的功耗是多少呢?适配器告诉我们,其功耗不大于12V*2.58A=30.96W!也就是说,甚至不如你家一个40W的白炽灯泡。这,就是科技的魅力。、

规格:摩尔定律的美

当然,整机功耗如此之低,如何能够保证使用日常体验甚至是使其发挥出“生产力”,这就是这台Surface引以为傲的“黑科技”所在了。在披露其有别于常规娱乐性平板的实用价值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理论规格。

笔者收到的,是一台配备i5处理器,8G内存与256G固态硬盘的Surface Pro 4,在官方的产品序列中,这算是次顶配版本。与顶配版本相比,其主要影响性能的区别在于CPU从i7 6650U“降格”为i5 6300U,不仅睿频频率低了400MHz,最重要的是集成的显示核心从Iris Graphics 540换成了HD Graphics 520。饶是如此,得益于Intel这些年来在核显架构上的进步,理论上HD Graphics 520拥有相当于GeForce 820M独立显卡的性能,这意味着即使是次顶配的Surface Pro 4,综合性能亦不输给一些常规笔记本。

从Intel ARK的官方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近年来的进程进步使得区区15W TDP(热设计功耗)的CPU就已经拥有不逊于过去标压型号的主频参数,加上Skylake架构在乱序缓冲,优化的预取和分支预测以及超线程模式的性能改进等多方面的进步,i5-6300U被认为有与上代同级旗舰i7-5500U同等的高性能。

在处理器性能进化之余,Surface Pro 4却并未使用符合Skylake平台特质的DDR4内存,而是使用了双通道DDR3L-1866内存,这可不是为了节省成本,而是出于节能和提高性能的考量。是的你没有看错,相比于目前频率尚低(2133MHz)而延迟巨大的DDR4内存,频率相差无几的低电压DDR3L内存有着更低的延迟和将近的带宽,其结果就是综合性能更高,当然也更贵。

除此之外,Surface Pro 4也是整个家族第一个用上NVMe固态硬盘的系列:与传统的SATA SSD相比,PCI-E接口的超高带宽使得NVMe SSD可以有数倍于前者的峰值速度;而与早期基于AHCI协议的PCI-E SSD相比,NVMe传输协议大大减小了传输延迟并强化了并发性能,使得SSD在重负载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都脱胎换骨。

从AS-SSD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此处因为Surface Pro 4默认的DPI缩放比例原因,AS-SSD的界面看起来稍显怪异),Surface Pro 4z~所配备的这款256G三星SSD在持续读取和4K并发读取上都令人惊异。不过或许是容量较小,所使用的闪存通道数不足,256G的SSD在写入性能上有些不尽如人意。

测试:日常不输全尺寸笔记本

不过,对于一台整体的电脑来说,使用感受或者说应用性能并不是由单一某个部件决定的,整体的软硬件协作才是优质体验的保障。在这一点上来说,微软对Surface系列可谓是“关怀备至”,不仅单独通过Windows Update为其推送驱动包,甚至还具备驱动自动修复特性:一旦因用户操作不当造成驱动损坏或者丢失,Windows Update会自动静默安装官方的最新版驱动,立即修复错误。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你几乎无法在Surface上安装第三方驱动程序,因为即使安装成功也会被自动覆盖掉……

这样的“谨小慎微”注定了Surface拥有相当好的系统稳定性和软硬件配合度,也使得它更像是一台专业的工作站而非个人DIY PC。不过,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比起7x24小时的稳定性,他们显然更关注电脑本身的计算性能。

为此,笔者使用了新版的PCMark 8来考量Surface Pro 4的日常使用性能,新版PCMark完美兼容Windows 10以及Office 2016 Adobe CreativeSuit CC等最新的生产力套件,还支持Open CL加速以体现GPU与CPU融合计算的威能。考虑到Surface Pro 4并无独显,而核显与CPU部分本就为融合架构,因此PCMark测试中笔者全程选择的是Open CL加速模式,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整机协作的性能。

办公应用测试(轻负载,偏向文档处理)

家庭应用测试(中负载,偏向多媒体)

创作应用测试(重负载)

虽然Surface Pro 4只是一套双核心的低功耗平台,但是令笔者惊讶的反倒是其在重负载情况下表现出的高性能。与笔者自己三年前的i7 3720QM+GeForce GTX675MX游戏本(创作测试·得分4004分)相比,整机功耗仅36W的平板发挥出了后者7成以上的重负载性能,而功耗只有后者的六分之一……更不要说轻薄的身材所带来的便携性优势,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体验革命,就是如此神奇而又真切。

测试:游戏性能几近独显

除了办公、创作、多媒体鉴赏之外,或许会有人关心Surface Pro 4的“游戏性能”——虽然我觉得在不到13吋的平板上玩3D大作实在不会有很好的沉浸式体验,不过既然Surface Pro 4定位是PC而非玩具平板,那自然也逃不过3DMark的“摧残”。

考虑到Surface本身的产品定位,笔者一开始没敢用非常高负载的测试场景,新3DMark的Ice Storm Extreme场景是定位移动设备的跨平台测试项目,从Surface的成绩来看,似乎是有些太低估它了。

CloudGate场景同样也是跨平台测试,还记得我们前不久的那篇骁龙810与麒麟950的对比测试么?两款手机上的旗舰主控在这一项目中不过刚刚1000分左右,仍无法撼动PC的图形地位——尽管这只是一款低端的Intel核显。

既然如此,那就来点“重口味”的——817分的Fire Strike分数看似不高,但已经能相当于GeForce 920M或者Radeon R7 M360的水准。再次强调,Surface整机的功耗也才36W,这几乎就是这些入门独显的满载功耗了。

低功耗带来的好处除了长续航,另一方面就是低发热,在测试期间,Surface的表面温度始终不过35摄氏度左右,这意味着在日常综合使用中,使用中完全不必担心发热造成的不适感。

上手:春节期间的多媒体中心

对于Surface Pro 4的实用感受,笔者不再单纯基于测试数据,而是在春节期间将其带着走亲访友,借此了解一般人对于这类生产力平板的认识与兴趣。

作为微软布局已久的重要生态平台,Win10系统的自带应用商店现在已经有着相当的规模,其中也不乏一些制作精良、体验上乘的良心应用,比如Bilibili的客户端就是其中之一。当央视的春xin节wen晚lian会bo被吐槽致死,早已对其失去兴趣的笔者从容打开Surface上的Bilibili客户端,与家人共享辽视春晚上六小龄童老师的精彩表演。Surface Pro 4的超高清屏幕配上立体声扬声器,最终效果相当不错,加上平板轻薄的特性,无论何处都可以尽享影音娱乐。

出门在外,携带鼠标当然不方便,如果单凭手指在触摸屏上指点,对于传统的Windows界面来说其实并不实用,特别是考虑到Surface本身的高分辨率,就更是如此了。好在一方面Surface标配的触控笔精度远高于手指,另一方面来说,Win10系统的“平板模式”将会放大应用图标,并使界面元素也同步增大,便于点触。

当然,Surface的有源触控笔可不只是用于点触,其尾部的按钮还兼作电子橡皮/语音助手和快速截图之用,轻按一次呼出OneNote笔记软件、轻按两次自动截取全屏、长按则可以唤醒Cortana(小娜)语音助手。

上手:大家都爱Surface

作为定位移动生产力的设备,Surface Pro 4标配了一个全尺寸的USB 3.0接口,还有一个隐藏在背部支架下的TF卡扩展槽,这一方面意味着它可以扩展存储容量,另一方面也大大方便了用家交换资料和连接手机、外设之用。

不过,从笔者对这个接口的电压和电流测试来看,Surface Pro 4的USB 3.0接口仅仅只能满足外设供电的需求,指望它给手机充电是不太现实的。

好在接口本身的速率确确实实是USB 3.0,连接到高速USB 3.0 U盘,拷贝数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既然如此,譬如拍摄完春节期间的家庭合影之后,立即将手机/相机中的照片导出,与家人共享,甚至是直接在Surface上修图,都称得上轻松自如。

对于不习惯触摸屏的长辈,接上键盘保护套用就好了

在家庭聚会的时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Surface的触摸屏、轻薄身段加上Win10平台的优质应用,即使是从未接触过类似设备的小孩子也很快被它吸引。

玩着《Candy Crash Soda》的笔者和围观的小侄子

在整个春节期间,Surface Pro 4跟随笔者辗转多地,轻薄的身材、精致的做工和强大的性能不仅令笔者印象深刻,也赢得了诸多赞叹,还有好几位亲朋曾向我问Surface Pro 4的售价……

总结:意外而成的行业标杆

从初代的Surface Pro系列到如今的Surface Pro 4,历经四代发展,微软的生产力平板系列已经成为了同类产品中的代表作,甚至可以说是引领了移动生产力设备的发展方向。

从这次对Surface Pro 4的评测,笔者充分地体会到了这台“未来移动计算平台”的魅力所在。对于微软来说,能够做出这样一台出色的设备,足以见得其开发功力深厚,只不过,说到底无论Surface电脑还是Windows操作系统本身都应该是微软推广其生态服务的载体,在如今Surface独占同类产品鳌头的情况下,对于微软反而不见得是一种好事,因为这反而使得实力不足的第三方厂商无法推出近似产品填充市场,从而反过来影响到Win10以及类似变形设备的的市场覆盖率……

不过,微软苦心孤诣的坚持,毕竟已经获得市场和对手的认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Surface Pro 4(以及对应的入门型号Surface 3系列)都称得上是移动创作兼娱乐的不二之选。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