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效师。参与并制作了《忍者神龟2》、《美国队长3》、《邪不压正》、《长城》10-30000等多部好莱坞和国产电影的特效。有幸参与了《西红柿首富》效果的初期测试。
想通过自己11年的特效从业经历,剖析一下电影特效的现状,以及个人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展望。看到许多网友吐槽“997”工作制,有一次很难过的通知公司小伙伴们,我们的工作时间要改为“997”,同事们既兴奋又疑惑“啥?项目是不是黄了?”“电影改档了嘛?”“是说要放假了嘛?”“太棒了,9点真的可以下班嘛?”。在中国特效行业,加班是常态,通宵不多但是两三点回家,却是家常便饭的情况。做为电影从业者的我们十分羡慕“997”这样的时间安排。
国产特效的实力:拿着长矛,造“原子弹”
特效师这个职业,是电影视效部门中难度非常高的职业,它与“程序猿”类似,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大多数程序员需要优秀的程序设计理念和技术积累。而特效师需要的是审美和技术。
特效师的审美,不仅包括常规的构图颜色造型,还要考虑动态是否符合物理规律,动态是否顺畅,是否能表达电影故事的气氛,它要求特效师具备多维度多层次的审美标准。它对技术的要求更为全面数学、英语、编程语言是常备知识,除此之外,如果想成为一个稍微厉害点的特效师,你还要知道N-S方程式、有向距离场(SDF)、FFT、voronoi图、点乘叉乘矩阵加减乘除等等,涉及到的知识点来个灌口都说不完。
最近几年特效软件公司也越来越疯狂,连电磁学热力学和机器学习都加了进来。唉,又要开始一轮新的知识学习与储备了。
记得10年前刚刚开始做特效的时候,特效软件HOUDINI被人们称为是”中国人不可能学会的软件“,那时候没人敢学也很少有人用。而现在这款软件已经被国内特效师玩到飞起,甚至号称”万物皆可HOUDINI“。
国产特效师的实力也因此得到国际特效公司的认可。许多人去了加拿大、英国、美国、新加坡、新西兰,并不是因为国产特效师便宜,是因为他们真的很棒。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五毛特效呢?
这要从国内特效行业的整体局限性说起。在国内做特效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除了无休止的加班,还有因为硬件设施所带来的局限性。
做特效有两个不同的层次,做出来和做的好。想要做出来,按照教程死记硬背一步步的来,就可以做到;怎样做的好,才是考验特效师实力的时候。一个好的特效师,会把特效镜头当成自己的作品,必须像雕刻珍宝一般打磨每一个特效镜头,需要依靠大量时间一点点堆砌打磨而来。
所以每次有拿到新项目的制作周期表的时候,都像接受了造原子弹的任务一样。时间紧任务重,难度系数相当的高。但请不要担心,我们一直在努力,就如“原子弹”一定会造出来,中国特效的未来也一定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电影是快消品还是艺术品
国内五毛特效的存在,体现出了中国电影的特点。30年前的《霸王别姬》、《红高粱》能够获得世界级大奖,我们国内的电影发展至今,一直迷恋着这条路线:通过剧情来表现人文,表达情绪。
而这类电影的特点是通过平静的叙事来表达跌宕起伏的电影主线思想,人们观看这类电影后会在情绪和思想上产生共鸣。而美国大片却走了完全不同的的另一条路。
从1977年上映第一部《星战》开始,美国电影开始走吸睛的视觉效果路线。这些大片依靠恢弘的场面、炫酷的特效,使观众们获得视觉上的震撼和满足感。漫威系列与DC系列的特效大片,这些电影的剧情类似,我们却被深深的吸引,就是这个道理。两种不同的电影表达方式,表现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特性。
有没有一部剧情和视效都非常优秀的影视作品呢?答案是,有的!例如HBO制作的《权力的游戏》系列,号称单集成本600万-1500万美金,无论是剧情还是特效,都是世界级的超一流水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权游》最吸引你的是炫酷的特效还是跌宕起伏的剧情呢?始于剧情,沉迷于特效,这部作品算得上是史诗级别的巨制。
当然最近几年,国内的电影有了新的发展,华语票房之最《战狼2》,2019年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有中国特效大片开端之称的《流浪地球》,这些特效与剧情兼具的中国电影,让我们明确了未来中国电影的趋势。剧情是电影的根本,而好特效则是好电影的硬件条件。相信未来的中国特效会越来越好,中国电影会带着浓郁的中国特色越来越多的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