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从一张照片开始。
乌江老师《搭模》 oppo r17
工地是个很特别的地方。与菜市场杂乱的生活氛围不同,工地上增加了危机感和力量,工人的近距离纪录片也充满了视觉冲击。
望点评。这段留言里面,我觉得有两个关键词可以提炼:
“力量感”!“冲击力”!
拍摄工地,不用怕脏,不用拍乱,
拍出质感最关键。
像这张照片,拍摄者应该已经是后期过了的,
但在我看来,还不够,
既然拍摄的是健硕的工人,那肌肉线条就应该展现出来,
你说他们没有?······
NO,NO,NO,只是你没有去刻画,
比如,像这样给他们突出一下:
这背阔肌,这腹外肌,这小腿肚······
看清了吧?
01
事实上呢,这段时间,我也在减肥增肌,效果也还是不错的,6块腹肌,也是时隐时现的······真的、真的,没骗你们呦。
那有时呢,也偶尔自拍一下,品尝胜利的果实,督促自己更进一步。
但问题来了,怎么才把这个“若隐若现”,变成“毫发毕现”呢?
来,snapseed里面的HDR功能,了解一下。
我的照片就不放了,怕你们太羡慕,还是从网上扒出来一张吧,
这张照片,这么看呢,腹肌有,不是很明显,
但是,当使用snpaseed的HDR功能,
选择“人物”模式,
你看下改变:
上面的几块腹直肌是不是一下清晰很多?
如果嫌不够带劲,那就选择“自然”模式:
这肉瘦的,是不是都感觉有点柴了~
02
为啥肌肉不明显,却能靠HDR变明显?
那其实这个HDR的作用,就是增强画面中明暗的对比,从而加深照片中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借助光线的作用,HDR处理就能把人体线条展现得非常有质感。
当然,这个HDR也有副作用,我此前也给大家科普过,就是会让照片变脏,整幅画面,哪哪都很脏。
所以,对于场景的要求也是有的,
我一般会遵循两条原则:
量力而行、物尽其用。
HDR调整里面的程度是有区别的,
“人物”模式,往往比较适合修人,噪点是最少的,看起来画面还相对干净。
而“自然”和“精细”,效果更突出,但噪点会更多,画面会显得很脏,比较适合环境。
因此,要视场景来选择调整程度。
比如上图这种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的地方,本来就充满质感,那这个HDR模式,我认为用“自然”和“精细”来重度调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物尽其用嘛。
但如果是人物占主体,就要量力而行了。
03
实际上,经常投稿的读者里,有几位,是HDR模式的坚定拥护者,这里说四位典型代表,你肯定在《佳作推荐》里看到过他们的照片:
@落叶随风(dyongTsai ) 《猎影》 理光GR3
学习决定性瞬间和练习决定性裁切,练习彩色街拍摄影。
@存在感 《老店剃头匠》 拍摄手机:金立M7,后期:snapseed
@江中伟 《工地》 手机:iPhone7plus 后期:Snapseed&MIX
这是一个步道的建设工地,从两位建设者背后抓拍,与前面的建筑线条相映衬
@༺࿈ 愛 攝 老 馬 ࿈༻《校车》
学生安全的保护神。 是我喜歡的車顏色之一。
观察他们的照片,你也应该看出一个规律,
就是这种高质感、高对比的后期方法,通常会用在市场、工地、建筑外立面、金属、石材等地方。
通俗来说就是:
质地强硬、空间逼仄、卫生不太理想,
那么,用这种高HDR的高对比方式来处理,就有点以毒攻毒的味道。
把画面中的所有细节都一股脑的呈现给你,形成一种视觉轰炸。
04
但如果把这种处理放在了和美的、空旷的场景中,
那HDR带来的副作用,就会被放大,
给人的感受,可能就会是另外一回事了,
@思伟
像这张照片,画面元素占少数,有大面积的空白,
那元素和背景的交界处,就会有很明显的泛白出现,
这样,场景中的物体给人的感觉,就都是独立的,而相互之间没有了衔接。
照片看起来,就又脏又假了。
最后呢,再放一张投稿,也是HDR的方式处理:
@夏沫 《原野》 尼康7200
这张照片,我思考了很久,也说不出是好还是坏。
从风光照的角度来看,空旷的场景,用这个方法来处理,无疑是不合时宜的。
但处理成黑白之后,它又好像不再是风光照,更像是一副抽象画。
所以,到底HDR适不适合这张照片,
留给大家聊聊,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