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类似疯狂坦克的游戏】你看到的每一台拖拉机 都是上辈子“折翼”的坦克

刺耳的声音划破夜空,浓烟中一辆车辆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它缓缓向前移动,周围群众唯恐避之不及,人群中的你,内心只有一种声音:快逃!

刺鼻的浓烟和人群的不满情绪久久不能散去,远方的引擎轰鸣声,还依旧响彻在耳畔。不过,这并非是《使命召唤》或者其他影视作品里的剧情,而是烧烤摊旁边拖拉机被人开走了。

拖拉机简直是现代农场或现代化农业的完美“代言人”。从二十世纪早期的那个经常爆炸,连驾驶员安全都不能保证的蒸汽拖拉机,到带有各种强力技能和翻车保护系统(ROPS)的现代拖拉机,这辆售价几万元的柴油车,可谓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成为了农民和工人伯伯们的优质伙伴。

不管什么路都能“突突”过去


不过,这个在很多领域拥有良好口碑的全能机车,在城市中的地位却不算高,虽然它任劳任怨,但更多人只看到了它启动就会刺激人类嗅觉和听觉的一面。

拖拉机看起来好欺负,但不意味着它的亲戚也是软蛋。在那个战争频发的年代,拖拉机还可以改装成一大利器:坦克。

永不消逝的生产线

1955年,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正式开工建设,该工厂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选址,厂长则由周恩来总理任命。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压路机以及第一台越野汽车,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历了六十余年的发展,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已经发展成为大型综合性机械制造企业集团,并且名字和企业架构已经变身成“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了真正的“一拖”。它的内部有很大改变,不过有些地方依旧保持着原样,比如门口的坦克与毛主席像。

一拖内部生产线极度完善——从组件生产到组装下线,一辆拖拉机可以在这里直接生产出来。而更神奇的是,一拖内部的某些生产线至今不能随便改动,因为他们在战时还可以用来临时生产坦克。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能力,当时建成之后,大门口才放上了一辆坦克车。

拖拉机与坦克的适用场景本身就相差悬殊,能从一个生产线中走出来这种事听起来则更为魔幻。其实这并非“中国特色”,最早经由拖拉机改装的坦克,还要追溯到一战时期的英国。

当时,在丘吉尔的大力支持下,英国拖拉机制造商William Foster偷偷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坦克车Little Willie(小威利),其字面意义还可翻译为“小游民”。

让我康康谁刚才说想上游民来着?


因为当时英国的橡胶工业不太发达,想要量产出耐用的轮胎非常有难度,所以坦克生产初期就没有考虑汽车的样子,而是把目光放在了拖拉机使用的履带上。这种履带不仅可以适应很多恶劣场景,最主要的还是工艺成熟,生产迅速。事实上,在后期的发展中,也证明了履带设计有着很强的优势,不过当时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动力方面,这辆坦克基本继承了拖拉机的驱动方式,最大时速可以达到3.2km/h,并在各处加装了钢板防护。在武器方面,坦克上增加了潜望镜以及数挺机枪,具有较强的火力。

“小游民”在第一次试驾中非常成功,不过因为它的越野能力太差,无法满足战争需要,故没有被英国军方采用。而有了成功的改造经验,William Foster趁热打铁,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研究,推出了全新的“大游民”坦克。

“大游民”显著增强了坦克的适应能力,成功达到了英军当时要求的越壕宽 2.44米、通过垂直墙高1.37米等性能要求。武器方面,“大游民”还加装了四挺维克斯机枪,甚至之后分出了“雄性”和“雌性”两个版本,前者多了两门口径.57mm霍奇基斯6磅快速炮,火力更强,用来摧毁防御工事。

游民T娘


“大游民”获得了英国军方的好评,刚下线就被送上了前线。为了保密,英军在所有包装箱外侧都写上了TANK(水柜)字样来防止泄密,坦克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之前它的官方命名是“陆地巡洋舰”。

1916年8月的索姆河会战中。英军司令黑格不顾多人反对,将48辆还在实验阶段的坦克投入实战。因为驾驶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只有18辆坦克开到了战场,经过临时检查,最终只有10辆能参加战斗。而这十辆机枪都没办法破坏的巨型钢铁怪物,让前线德军落荒而逃,而后方不知情的德军则被吓得呆立在原地,最终有三百多人被英军轻松俘虏。

雄性坦克设计图


这些经由拖拉机改装的坦克,虽然结构简陋,驾驶体验奇差,但在一战中给英国带来了很多优势,也打开了未来机械战争的大门。

在康布雷战役之后,英国开始疯狂增加坦克生产线,改进并生产了MK、赛犬等多种坦克,源源不断供应战场,直到一战结束。

这个过程中,其他国家也想通过类似的履带系统研发坦克,但很多都停留在蓝图和设想阶段,比如波兰就研制出名为10TP的巡逻坦克,并进一步设计改良了推进系统,可惜最后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动机,加之德军入侵波兰,令新型14TP坦克的研发戛然而止。


《坦克世界》中根据图纸还原了14TP坦克,现在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感受到它潜在的实力。

开往胜利的倒车

到了二战时期,各国基本都抄完了英国的“作业”,有了属于自己的机械战车,比如苏联就研制出世界闻名的T-26和BT-5轻型坦克。

而除此之外,苏联还在“敖德萨保卫战”中临时发明出一种名为NI的坦克车,虽然它的性能和工艺远不如制式坦克,但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NI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看就像是临时拼装的


要说NI,就不得不说敖德萨保卫战。

敖德萨位于乌克兰境内,紧邻黑海,常年不冻港的优势让一直是重要的国际港口。而在二战时期,这里便自然成为了苏联和乌克兰传递物资、运送兵员的核心口岸。

本来大家互相合作、互通有无,场面非常和谐。但紧邻乌克兰的罗马尼亚,却是二战时期希特勒的忠诚“舔狗”。在时任总理扬·安东内斯库的强势领导下,罗马尼亚相继取消宪法,解散国会,不仅允许德军进驻,还让本不富裕的人民贡献出大量财力来支援轴心国。

敖德萨一直是希特勒眼中钉肉中刺,一直想要拔之而后快,而这时罗马尼亚俯首帖耳的姿势让其感叹“机会来了”。

1941年6月,卫国战争爆发,安东尼斯库受命率领16万人进军敖德萨。而此时这座城市内,只有不到3万的苏军。

为了抵御纳粹分子的疯狂进攻,苏共动员10万余名市民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并且当地90%的共产党员都进入前线抗敌,因为人数不够,当时甚至还临时成立了由九百余位妇女组成的步兵营。

围城期间的苏联炮兵


虽然城内搞得轰轰烈烈,但这些也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

敖德萨这个海滨城市,没有军工企业,陆地上只有七十多辆苏制坦克,其他的重型武器,只能依靠黑海舰队的大炮。显然这些根本招架不住罗军的猛烈进攻,敖德萨的防守局势慢慢变得岌岌可危。

就在此时,当地“一月起义”机械工厂厂长与海军基地炮兵工程师共同商议,利用现有生产线,效仿一战时期的英军,用STZ系列的拖拉机底盘改造坦克。

敖德萨防御工事


图纸很快就画了出来,工厂随即开始投产。数日之后,三台坦克的原型车正式下线,虽然外观七扭八歪,但具体参数都严格遵循图纸建造,随即它们就运往前线支援战场,令人没想到的是,这种类似改装车的坦克,刚出现竟然把敌军吓得退避三舍。而这可能得益于NI在行驶过程中,会发出巨大的异响,并疯狂冒黑烟,对面根本看不清到底从哪冒出来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只听到轰鸣便再也不敢前行。

“一月起义”昼夜轮转,疯狂生产NI坦克,不过因为当时条件太差,炮塔都是拆东墙补西墙搜集过来的,甚至后期工厂损毁之后,直接放弃装置炮塔。除了武器,因为钢材缺乏,外部防御结构许多都用的是木板或橡胶板,条件可谓异常艰苦。

防御性能打了折扣的NI坦克,经常从正面被人击毁。而正向防御板材不能添加过多,否则会影响整体的平衡性。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工程师注意到了坦克的“屁股”。

经过一番折腾,坦克后侧变得愈发强力,考虑到敌人不可能亲自绕到后方来打,最终工程师决定之后的NI坦克就倒着开好了。

在战场上,坦克是步兵最好的兴奋剂。只要还有一辆坦克在前线战斗,士兵心中便会增加许多安全感。而NI坦克虽然有点拖拉机狐假虎威的感觉,但其进攻能力确实不俗。

原版拖拉机重量就高达7吨,再加上海军标准20mm钢板,哪怕只是木板,配上炮塔和大炮,轻松碾压各种障碍物。

而罗马尼亚所用的杰克R-1轻型坦克,只有3.5吨重,初始重量就少了一半,外观更是矮了半截,NI面对它几乎没有任何压力。

可惜好景不长,德军的轰炸摧毁了“一月起义工厂”,使得坦克生产和修理进度几乎完全停滞。而东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战事也日渐吃紧。

10月5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放弃敖德萨,巩固克里木半岛的整体防御。除了几台仍旧在战场上服役的坦克之外,其余16台NI坦克被紧急撤走,调往其他战场。

敖德萨于1945年被评为“英雄城市”,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由NI坦克改造的纪念碑,它们满身的弹痕和熠熠生辉的外壳,像是在为世人诉说着当年的英雄故事。

坦克“宿敌”燃烧瓶

除了“一月起义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坦克之外,敖德萨当地的其他生产企业也绞尽脑汁为前线提供各种物资。比如日用品工厂转而生产武器,鱼罐头工厂把所有库存的锡制罐头盒改造成简易地雷,而橘子汽水饮料厂,则开始大量生产“莫洛托夫鸡尾酒”。

“莫洛托夫鸡尾酒”是土制燃烧瓶的代称,由苏联外交部长研制,用于苏联在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上,最后被芬兰人发扬光大。

来干一个

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游戏中,燃烧瓶除了打乱敌军布阵以外,更多时候还用来摧毁坦克,比如《使命召唤:二战》中,就有主角用燃烧瓶摧毁从天而降的坦克,拯救我方部队的关卡。

虽然燃烧瓶可以提供长时间的火源,但是坦克高强度的防御能力也让人心生困惑:究竟为何“一瓶酒”就能摧毁一台坦克呢?

其实原理比较简单,在燃烧瓶持续燃烧过程中,可以消耗掉坦克表面发动机通气口附近的氧气,导致发动机箱内氧气不足,最终致使发动机熄火。

按照正常逻辑,熄火本身不会对坦克造成实质性伤害,重新启动就可以了。但是早期的坦克就跟如今的老式拖拉机一样,并不是一拧钥匙,甚至按下按钮就可以重新打火。而是需要司机拿着四十公分长的启动曲轴,从坦克上下来跑到车头,对准发动机转子位置疯狂旋转十几下,让发动机燃烧室重新开始活塞运动,这才能启动成功。

在《战地1》中主角就需要在坦克外侧进行启动和修理


这是由于发动机在启动时需要吸入并压缩空气,所以必须让转子获得初始转动能量,现代的机械由于装有专用启动电机,所以用拧钥匙就能完成这一步骤。不过现代的坦克已经装配有这一电机,对于外界的防御力大大提升,这一招已经没有多少效果了。

除了这种让发动机熄火的方式,燃烧瓶还可以让坦克驾驶员瞬间失去战斗力,“莫洛托夫鸡尾酒”里装有挥发性油质、水和黄磷,同时还附有一块胶皮,它与油混合之后能产生一种粘性胶体。

投掷燃烧瓶之后,附着在硬质表面的火源会发出阵阵浓烟,很容易被坦克上的抽风机吸入驾驶舱内,不明原因的刺激性气体,以及狭小幽闭的车厢,往往让驾驶员不得不迅速跳出车外,最后要么被俘,要么被杀。

当没有大型武器攻击坦克的时候,就必须要让士兵跑到最危险的地方,用这些方法给出致命一击。不过这种方式虽然战场上很有效,但在游戏和影视作品中则显得不太有冲击力,并且现代坦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抵御这种针对发动机和驾驶员的直接伤害。

总得来说,“拖拉机坦克”与燃烧瓶一样,它们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发明,其发展过程也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

“拖拉机坦克”很幸运,从非正式的生产线中诞生,不仅帮助英国加速了战争进程,还为当年的苏联赢得了很多宝贵时间,最后在其他战线中“寿终正寝”,让世人都看到了它熠熠生辉的模样。

而许多坦克,只能沉寂在历史的长河。它们拥有非常宏伟的蓝图,却因为原材料短缺或突如其来的战争最终搁浅,这些坦克的身上,没有弹痕,没有勋章,甚至其中很多都无缘面世。


曾经被人看好的重型坦克计划,最终因为战争停止了开发

这也让人不禁想象,如果这些“机械战车”都能出现在战场中,那么战局将会是什么样?

《坦克世界》(点击进入官网)间接实现了这一切。

通过复刻还原各个国家曾经绘制的蓝图,这款游戏将更多历史中曾经出现的坦克带到了人们面前。

虽然国服《坦克世界》与玩家暌违两年的而时光,但是在这过程中,这款游戏在画质光影、坦克种类和游戏玩法上沉淀了更多经验,最终在1.9版本中悉数呈现。

国服与其他直营服务器相同的版本号,意味着在未来的游戏更新中,《坦克世界》也将会与世界同步,让国内玩家都可以在同样的战场规则下酣畅战斗。

在画面与音效上,《坦克世界》用Core引擎替代了之前的BigWorld引擎,画面表现更为细腻,脱离了之前被玩家调侃的“页游风”形象。

并且,新引擎的画面细节更为丰富,发射炮弹的曳光效果,炮击时周围植被的震颤都可以明显表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坦克世界》还与英特尔共同合作研发了光追效果,在地图高清化的同时,打开光线追踪,可以感受到更为细腻的光影细节。

RTX开启后细节更为完美


很多玩家对于《坦克世界》可能只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其实这款游戏曾经打破了“同一时间内MMO服务器中最多在线玩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市场中表现优异。

在《坦克世界》中,设计还原了各类经典坦克,轻坦、中坦和重坦应有尽有。并且,游戏采用15V15大战场竞技模式,非常重视策略性。每位玩家除了可以选择不同的坦克类型,还可以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配合队友完成侦查、支援、抗线甚至开黑枪。

地图与游戏实景


这其中,每辆坦克上的履带、弹药箱和发动机等模块都可以进行攻击和破坏,这也让整个战场变得更加真实。除了在战场中守好位置,坦克车作为玩家唯一的武器,也需要竭尽全力去保护。可以说,除了坦克头顶上的血条,其他方面的设计可以体验到驾驶坦克驰骋沙场的快感。

除此之外,1.9版本重新设计了新手教程,对于核心玩法和游戏技巧的展现更为直观,而包括仓库、统计和任务在内的游戏系统也进行了诸多优化,上手难度大幅降低。

而对于老玩家来说,《坦克世界》在本次更新中,加入了I(意大利)系和B(波兰)系坦克,而其余Y、S、F和V系坦克则加入了更多研发线路,相应简化了复杂的科技树。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的《坦克世界》将会进行南北大区合服,所有玩家都可以在同一个服务器中比拼技术、友好切磋。

结语

粗犷的外形仿佛展现着坦克坚不可摧的意志,战场中震耳欲聋的炮击,也塑造着坦克独特的机械魅力。不过,在真实战争中,履带翻滚与炮塔震动所带来的,终将是建筑的撕裂与灵魂的消逝。我们赞叹军事工业的发展,但希望未来的世界,依旧只有人们对于扰民拖拉机的调侃,而不是断壁残垣中传出的绝望哭喊。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