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m端】液态社会中新闻生产的变革与延续——基于对新闻客户端M的分层访谈

王协,博士,上海报业集团新闻记者杂志主任编辑。

本文以西格蒙德鲍曼的“液态现代性”概念为理论基础,试图了解导致新闻业危机的社会背景,并在对当前模范的以内容为中心的新闻客户端M的考察基础上,探讨社会形态的变化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新闻媒介及其生存环境的哪些方面出现了液态化?原有的新闻权威在液态化的环境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闻人如何理解变化中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如何赋予其意义?在具体研究中,对上述问题的回应主要通过对新闻生产流程和新闻价值两个层面的考察来实现。在新的新闻生产平台上,媒体的生产常规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是否延续了纸媒时代的标准?

问题提出:液态的现代性

与媒介环境的变迁

鲍曼(2000/2002:12)认为,传统和旧秩序正在被扔进“熔炉”,人们赖以作为行动依据的模式、规范和准则正变得日益缺乏起来。依附和互动模式的转变——“液化”已经开始,液态化的过程使得我们正从一个前设的“参考群体”时代走向一个“普遍观照”的时代,这一时代的模式和框架不再是“已知的、假定的”,更不用说是“不证自明的”(鲍曼,2000/2002:10-12)。所以,他使用液态性来比喻社会现状,以与以往的固态现代性相区别。液态化是与固态化相较而言的,他用这一概念将流动的、易变的社会本质呈现出来:人们对瞬时与快速的追求取代了对连续持久的期待,流动性与速度成为社会分层的决定性因素;既有的规则与标准都正快速液化,不再存有稳固的单一权威;结构性失业及弹性的劳动力市场 使工作渐趋不稳定,引发工作者的焦虑与不安(华婉伶,臧国仁,2011)。

在社会由固态至液态、由沉重至轻盈、由长久稳定至短期快速的变迁过程中,整体社会情境的不稳定渗入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新闻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原有的生产模式、传受者关系、价值体系、形象定位都遭到侵蚀。液态化社会的特质影响了新闻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在我国媒体是作为一种社会建制而存在的,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并不是单纯的商业机构,即“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在走市场的同时还要讲导向,即使机关报创建的都市类媒体也是主流舆论阵地的一份子。因此,传统媒体逐渐式微,新闻体制崩坍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是舆论管控的危机。近年来,各级宣传主管部门一直在推进媒体融合转型,提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以提升面向互联网舆论场的舆论引导能力,这种制度性安排顺应液态社会的发展态势,客观上为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产品孵化等提供了腾挪的空间。但与此同时,政府资源的差别投入,必然推动传媒产业的新一轮“洗牌”,对新的传播格局和新闻生产的深层逻辑都将产生影响。虽然,研究者不断强调新闻业的未来在于它的专业性,在于公共性,但实践却是“当代中国的业者主要转向了市场话语, 采纳商业主义作为支配其言说的基本框架。”(李艳红,陈鹏,2016)因此,我国媒体新闻生产的变革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它在社会、市场、技术和政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对它的深描将展现不同体制下新闻生产变革的逻辑及发展方向。

研究设计:对新闻客户端M的考察

为了避免对这一过程想当然的假定,笔者选取了一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闻客户端M的编辑部进行田野调查。这家新媒体脱胎于纸媒,从业者除了新员工外大多从传统媒体转型而来,并且构成了它的骨干力量。之所以选择新闻客户端M,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高质量新闻业的未来。

第一,它关涉到纸媒时代的新闻理想和品味如何延续与传承。有着精英底色的新闻客户端M代表着传统新闻人在液态社会中的创新性探索。对它的考察可以看到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权力、媒体、受众之间的张力。

第二,M是一家内容驱动型的新闻客户端,与技术驱动型新媒体有着本质区别。技术驱动型新媒体主要以算法为基础,通过信息聚合的方式向受众提供海量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这类新媒体并不生产新闻,只是新闻的搬运工。而内容驱动型新媒体作为越来越稀缺的事实提供者,在“后真相”时代,暗流涌动无人把关,集体无责任狂欢时,这份坚守弥足珍贵,他们的探索也更值得关注与研究。

第三,与其他众多报纸融合转型的产品相比,M客户端更符合对“媒体”的定义与期待。它的路径是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同时尊重互联网表达、理念与运作,以自己的创新实践,谋求优质内容的价值变现。

研究主要以深度访谈的形式进行,访谈对象为新闻客户端M中各个代表性岗位的从业者。由于部分受访者希望匿名,所以按照其职务将受访者身份进行编码,分别为副总编辑A、部门主任B、 部门主任C、视觉中心部门主任D、记者E、记者F、编辑G、视频编辑H。

研究发现:媒体的液态化与主体性

(一)新闻生产常规:产制模式、

组织结构和工作边界的变迁

正如鲍曼所言,我们现在处于“过渡期”。“在这个时期,旧的处事方式不再行得通,旧的生活模式也不适应今天的人的条件,但是新的解决挑战的方式、新的生活模式还没有诞生,或者说到位。”(崔莹,2015)新闻生产的常规也一样,既有模式已不再适应移动新闻生产,但新的常规仍未到位,或者永远将处于变动摸索中。因时而变或将成为常态。

1.最大的变化是固有模式被打破

纸媒时代,从业者有一套相对固定的时间节奏和做新闻的方式,但现在这一切都被“液态化”。在回答“现在做新闻和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时,得到最多的回答是固有模式被打破。这里的模式不仅包括时间节奏,还有传播介质的选择以及新闻呈现的方式。

新闻客户端M的新闻生产时间从以天为单位压缩为以小时甚至分钟为单位,所有的节奏都大幅度压缩。为了确保高效运转,M的《时事采编规范》非常细致地规定:“连线以最快速度出稿,重要突发事件首条新闻采访不超一小时,一般新闻追踪采访不应超4小时......重大突发的外采,到达目的地后,两小时内应发第一稿,之后陆续发稿。”

时间的压缩也改变了新闻人既有的、建立在固定截稿时间上的“时间结构化” 策略,不得不变为“此时此刻”模式。新闻从业者原本相对明确的上下班时间界限被打破,记者需要保持随时投入的工作状态。根据采编规范的要求,即使在休息日或外出休假、探亲期间记者也必须随身携带采访工具。

呈现方式的改变一方面是指把握发稿节奏,要考虑短讯、内容较丰富的消息稿以及深度分析稿各自在什么样的时间点被发出来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是视频、直播等更多的传播方式介入进来,新媒体人要去调适,除了文字、图片的报道形式,还要懂得如何运用互动形式帮助原本单一的传播模式去进行报道。不过,对于如何把握这些新增的考量因素,从而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似乎还处于摸索阶段。部门主任C表示:“时间会检验怎样的一种呈现方式是最好的。”

2.以“增量更新”的方式做深度报道

时间的即时性和报道的深度成为新环境下新闻生产中难以兼顾的一个棘手问题。许多在线媒体的常用办法是增量更新(incremental update)。客户端M也不例外,甚至在深度报道中也采取动态、增量更新的方式。

为适应新的新闻采编节奏,M对稿件的要求从精雕细琢变为在“准确的前提下,时效第一。单篇稿件不必求全。”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M的核心产品之一——深度报道改以即时滚动的方式来呈现。深度报道的发稿周期从过去以“周” 为单位,现在以“小时”或“天”为单位。

通过这种方式,从M平台上整体来看仍是一个连续的、全面的深度报道,符合新媒体时代对速度的要求,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风险,加快更新速度在理论上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及时的信息,但实际情况是用户未必会觉察到频繁的信息更新。相反,新闻常常以碎片化、甚至误导性的方式呈现,使公众难以知晓事件或议题的全貌。这是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一个尴尬。

3.新闻叙事的视觉化转向

液态社会中,传统新闻业的叙事方式也与新的个性化消费模式难以匹配,引发话语表达模式的危机。在笔者对新闻客户端M的观察中,最明显的是部分报道视觉化。

新闻客户端M的视觉报道生产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视觉中心制作或承担技术支持的数据新闻报道、H5报道、视频报道、视频直播、图片报道等,一部分是由文字记者操作的短视频或现场图片报道。新闻客户端M的视觉中心以前主要包括摄影部、图片编辑部、美术编辑部等,但现在又新增了视频新闻部、数据新闻部、 前端设计部、视频直播部等,从部门设置就可以管窥视觉新闻的蓬勃发展态势。

以传统的平面为主的视觉部门向全媒体的视觉中心转变过程中,很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视觉中心部门主任D)。技术培训主要通过开展专门培训课程、向电视台或其他同行学习以及招聘成熟人才等方式完成。与单纯的技术转型相比,文字记者要进行视觉化表达的障碍更难跨越。因为文字和视频作为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带来选题、具体操作和时间控制上思维转化的困难。“以前做个题,找好角度,做一些采访就可以下笔了。现在要问的是‘有视频吗’‘有照片吗’‘现场声音如何’‘有没有连线采访录音’‘是不是要做一些解释动画’。”(记者E)

不过,新闻报道视觉化转向所需的新技能,并不意味着形塑新闻生产的实践知识的断崖式迭代。诚然,传统媒体人需要学习新的技术、新的图像思维方式,但并不意味着纸媒时期记者的积累全都过时了。以视频直播为例,“摄影记者积累的人脉关系,现场突破能力,对新闻事件的判断,直播流程中细节的把握,还有视频直播的画面、镜头感这些还是有用的。” (视觉中心部门主任D)而且在移动互联时代,当技术门槛被迈过后,最终拼的还是新闻判断,看谁能把握住新闻敏感点。因为新闻采访作为一门手艺(craft)可以被标准化、规范化的部分有限(Zelizer,2004),属于“默会的知识”(tactic knowledge),并不会轻易地被被言说的知识(articulated knowledge)所取代。

4.架构扁平化与“产品运营者”理念

新闻客户端M在某种程度上是数字化创业媒体,它的新闻生产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24/7的运转频率决定了编辑部的组织架构和采编流程都要重塑,体现为架构扁平化、强有力的领导者和员工职能的复合化。

新闻客户端M新的采编架构中,管理层级趋向扁平化,虚化了部门的概念,强化和实体化了栏目的概念,鼓励栏目专业化、个性化,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订制某一个栏目。

在栏目的运作中,主编的角色非常重要,每个栏目的主编都深耕该领域多年, 对主管的领域极具热忱和专业知识上的权威性,在这一层级就可以基本上决定栏目的“面貌”。编辑在传统职责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角色——栏目运营者,要调用所有能力使栏目运转起来。“比如今天整整一天,栏目没有发原创稿件,那么你是失职的。哪个记者的稿子出来的太慢了,要去催稿件, 出来重大突发事件要迅速组织稿件,还有后期深度稿,什么时候推,才能推到好的位置上,这些都是一个好编辑的能力,以前是没有的。”(编辑G)

5.受众并未成为协作性新闻生产者

用户生产内容(UGC)被视为数字化媒体新闻生产方式的一大变革,但近年来对国外几家新闻编辑室的田野调查并未支持这一观点(Deuze,2016;王敏, 2016)。相反,媒体人对UGC内容充满警惕,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用用户生成内容, 受众远没有成为协作性新闻生产者。新闻客户端M的情况也与之相似,受众或者说用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但远未能达成想象中的互动。

在新闻客户端M的新闻生产中,受众的直接贡献主要体现在爆料、评论两个部分。这种爆料虽没有主观意愿,但仍构成了媒体获知消息、进一步采访的源头。评论、跟帖在新闻生产中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它本身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评论留言可以进一步促进采访。

受众对新闻生产的间接贡献是它作为消费终端,对新闻生产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对M而言,这种引导主要体现在从业者要有更多的产品意识、用户意识,而非影响媒体的价值判断。“对我们的价值判断没有特别大的冲击,因为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隐性的影响是有的,比如我们会有产品意识,跟传统媒体是不一样的。” (部门主任B)

因此,就新闻客户端M而言,虽然受众参与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新闻生产的封闭性,但新闻生产的主体仍是记者、编辑,他们才是信息的甄别者,在与受众的这场关于专业边界的争夺中,并没有放弃主动权而只是仪式性地互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闻客户端M作为移动互联技术条件下的产物,它的新闻生产方式随着整个社会的液态化较以往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技术层面接纳并主动调整以适应社会对新的新闻生产模式的需求。这些变化对新闻业的影响还尚待评估,对速度的过度追求带来信息碎片化的隐忧,但新闻生产中媒体人的职业意识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保持着编辑独立的内核,新闻采编的基本规范未变。

(二)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

沿袭、放大与调适

社会液态化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因渠道优势而享有的黄金时代不再,与经济上的颓势相伴,媒体的专业权威和职业道德也不断受到批评。王维佳(2016)认为,新闻业的变革可以被称作一种逐渐堕落的竞次传播。将这一现象的原因追溯到新闻生产层面,它是否意味着在时间与速度的竞争中,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出现了偏差?通过对M编辑部的考察,发现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坚守仍在,与此同时,也在因时而变做一些新尝试。

1.主观上仍以专业新闻机构的标准进行新闻选择

与“专业主义离场”的预设不同,在访谈中笔者发现,新闻客户端M从管理者到普通记者,他们对新闻的价值取向、追求、品质要求并未因平台的转移而有根本性地改变。采编规范中对新闻的追求依旧是:记录时代、公平正义、人文关怀。“一方面是关注民生,一方面是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另外再放大就是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这些是传统纸媒时代一直在做的,现在主要是把它扩大化了,新媒体平台没有版面限制,只要在人力能够做到的情况下,符合价值观的都会去做。”(副总编辑A)

新闻客户端M从主观上仍在以专业新闻机构的标准进行新闻选择,但笔者浏览新闻的直观感受是,报道的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主旋律正面报道增多,负面监督类稿件减少,尤其在本地突发事件或重大舆情事件中,要么未予报道要么直接转发官方通报。

新闻客户端M的报道兼具官方媒体和市场化媒体的报道倾向,这与变革中市场力量衰弱、政府力量强化,以及宣传舆论管理方式的变化有关。原本泾渭分明的以喉舌功能为主的官方媒体与走市场的商业化媒体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呈现融合的趋势。但就本文的研究对象而言,专业话语显然仍是编辑部的主流话语,宣传话语隐而不彰。

2.原创、首发和独家报道是核心竞争力

由于新闻产品在版权保护上的瓶颈,费时费力的原创似乎不能像纸媒时代那样给所在媒体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独家报道可能分分钟被抄袭,首发优势也会在短时间内被抹平。那么,它们对于新媒体人是否还具有诱惑力?对此,副总编辑A从管理者的角度认为,原创、首发、独家一直都是一个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点做好了,才能更好地发展。

以新闻客户端M的案例来看,原创、首发、独家新闻仍是数字化时代内容生产平台可以被标识为媒体的关键所在,不仅是为赢得用户和市场,也是建构内部共同体的需要。

3.考核标准仍以专业评判为主

考核标准在机构内部素有“指挥棒”的作用,它的显性功能是通过对采编人员业务水平做出评定,作为编采人员的工资发放标准,但这套标准的深层逻辑是评价,是对新闻产品价值的评价,制订内部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从而确立编辑部较为一致的价值追求。

新闻客户端M并没有统一的、成文的考核办法,也没有单设考核部门来打分,而是将考核权交由各部门负责人。在部门层面,每个部门负责人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考核办法,总体基调是向原创和重大独家倾斜。不过,考核标准大都并不成文,比较笼统且会不断地根据实际效果或新的采编需求做微调,以鼓励记者多出高质量的原创报道。

例如在受访者C的部门内,消息稿和通稿所获的分数是基础分,如果记者对于通稿中的模糊之处做了背景解释和补充采访,稿件打分时就会乘以一定系数。打分最高的稿件是重点调查稿和重磅独家,一篇调查稿的稿酬可以是通稿的几十倍,由此拉开记者们的收入差距。为了鼓励记者多元化呈现新闻事件,文字报道中如果有视频,也会加分,高质量的视频报道相当于调查稿件来打分。至于文章具体的阅读数、流量,仅仅是加权项。

从M的考核机制中可以看出,编辑部内部力图维持专业判断的权威性,虽然流量是每个媒体都不能忽视的关键数据,但他们努力做到不去一味地追逐流量。

4.有底线的新闻实验以重建与受众的联系

这一切也并不表明,M对于新闻的选择标准与纸媒时期并无二致。在基本的价值追求不变的前提下,他们也在探索移动互联环境下新闻判断是否有偏差。例如,不再一味追求有全国性影响的报道,尝试去兼顾一些“分众”新闻,后者的影响范围可能仅在某一区域、行业或一类人群等。

不过,尽管M仍坚持着从纸媒时期承袭而来的对新闻的价值取向和追求,但还是会有些质疑的声音,认为它们没有以前尖锐,甚至受访的记者也觉得“正面报道”过多。这一方面跟新的呈现方式有关,页面不断刷新,再重量级的报道呈现在前几屏的时间也不过几小时,而且发稿量增大后受众对深度报道数量的感性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则涉及外部环境,当宣传管理部门越来越强调“正面报道”、意识形态因素时,所谓的“负面新闻”、监督类选题的力度就会减弱。

结语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以M为代表的新媒体机构中,技术层面的变革与价值层面的坚守并存。对此,我们需要从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去理解新闻业的这种变化,以及新闻从业者为行业生存而进行的防御和修复。

1.媒体再造已开始摒弃低效的生产方式

社会液态化的进程中,新闻业固有的形态、地位被侵蚀且逐渐消融改变。媒体传统的垄断性渠道优势已不复存在,要维续生存或为发展计,必须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化整为零,适应新的社会形态。从这个角度,M的栏目订阅制,用即时滚动的方式做深度报道,呈现新闻时的产品意识等都是对这个愈发轻盈且追逐速度的社会的主动适应。

可以说,M的转型远不止是介质的迁移,它摒弃了固态社会中低效的生产方式,对理念、组织框架、流程以及利益格局等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M编辑部的创新并未停留在生产流程层面,而是更主动地进行组织变迁和新闻创新。如果用托伯尔的媒体进化的三个阶段来比照(彭增军,2016), 它已经完成了发明和创新阶段,进入磨合制度化层面,包括从传统的精英主义转向吸纳受众参与;从独立写稿到团队协作;从稳重求全到重视速度等文化和价值观的磨合。

2.为新闻专业主义唱挽歌为时尚早

在探讨新闻业和民主社会的未来时,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液态化社会是否真的不需要机构媒体的存在?当代中国舆论场域中的事实不足与观点过剩,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有力回应(白红义,江海伦,2017)。任何时代,专业、严肃的新闻都是社会的刚需,而机构媒体是新闻产品的重要供给方,它以专业主义为壁垒,维系着新闻的专业操守和水准。

笔者所访谈的新闻客户端M正是认识到了机构媒体最大的优势还是要做好内容,它具有变现的价值和可能。不过,与固态社会不同的是,新闻客户端M没有了纸媒时代渠道垄断的优越感和专业自负,仅是将自身作为信息交往中的一个节点。不过,对当下的中国媒体而言,专业话语的空间一再受到挤压是不争的事实,它需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维持某种平衡,但这本身就存在诸多悖论,阻碍着媒体公共性的实现。

3.因时而变或将成为常态

液态社会的复杂性就在于它有太多不确定性。目前,液态化社会对新闻业的冲击仍在进行中,即使新闻客户端M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和社会影响力,但受访者谈到未来时大多流露出些许担忧,因为它太不确定,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来自于技术与社会的变革。

同时,让媒体人颇为受挫的是,一方面管理越来越严格,可以报道的选题范围不断收窄,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心态的原因,严肃的新闻产品在市场上难以获得对等的回报,而且当公众面对大量不受新闻伦理约束的信息时,传统新闻机构的 “事实报道”就显得乏味而过于正经了。

其实,专业记者对严肃内容的追求与一般读者对八卦新闻的喜闻乐见的分歧一直存在,只是在报业的黄金时代媒体坐拥渠道垄断优势可以从容面对,但现在这种渠道壁垒消失,媒体竞争从小范围竞争变为与来自不同市场的竞争者博弈,而点击率、浏览量、阅读数等又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这道鸿沟变得一览无遗。

4.液态社会中新闻工作变化的多重维度

从对新闻客户端M的生产流程和新闻价值取向的观察中可以看出,液态社会中,以M为代表的专业新闻机构顺应技术和社会的变革,但并未放弃自身在信息流通中的专家角色,只是重新定位自身,由特定市场中处于金字塔尖的权威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整个网络社会中众多传播节点中的一个。就新闻客户端M而言,它定位于严肃新闻产品的提供者,致力于与关注这一领域的用户在更大的平台重建联系,而非放弃新闻品味,一味地追随受众。

本文系简写版,参考文献从略,原文刊载于《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5期。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本期执编/大鱼

订阅信息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际新闻界》,国内邮发代号:82-849,欢迎您订阅!

您还可访问《国际新闻界》官方网站 ,免费获取往期pdf版本。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