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闲聊]'心可能会撕裂。“屏幕真的再也破不了了”的小编制是前几天发的一张微博。
发这条微博的原因便在于我的手机屏幕又碎了,去年6月份我入手了某部手机,但这已经是第二次碎屏了,在得知换屏的费用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小幅上升之后,我决定这次不换了,而是选择买一台新手机。相信大家不少人都有着同样的疑惑:换屏的费用都快赶上一台新手机的价格了,换个屏怎么这么贵?集成度高,成本高
这已经不是几年前分“内屏”和“外屏”的年代,那时候手机碎屏大多数情况下碎的只是外层的保护屏幕,通常只是一层玻璃,几十块钱就可以搞定,但现在不同了,手机屏幕变得更大了不说,工艺难度更是天壤之别,我们经常听到手机厂商大肆宣传什么OGS、TOL等等,其实通俗的讲就是显示层、触摸层、保护层集成在了一起,这样的情况下,手机屏幕碎一层就近乎全毁,根本没有“换外屏”这一说,因此屏幕也成为了除芯片之外,构成手机成本最高的部分。
手机厂商喊冤:上游供应商搞垄断
“手机屏幕成本高”只是天价换屏费用的客观原因,它只能解释换屏费用为何“高”,但却不能用来解释为何“天价”。很多消费者都把天价的换屏费用归罪于手机厂商,手机产商大喊冤枉,据一位不愿具名的手机厂商负责人透漏,不同档位的智能手机,采用的屏幕也是不同的,表现在玻璃韧度、显示清晰度、材质等方面,也就是制造工艺及成本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多厂商在不同价位的机型,实际在上游的供应商基本就那么几家,而他们掌握着话语权,处于垄断状态,作为零部件的手机屏幕备货并不多,当用户发出换屏需求时,一旦备货不足,厂商就不得不花费一定的周期来向上游调货,因此中间环节的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等因素都无意识地抬高了换屏费用。
价格不透明:凸显厂商售后短板
三星、苹果、索尼等国外品牌及大多国产品牌,手机维修市场直面消费者的并非是厂商直营的维修体系,为了减少售后渠道的建设成本和尽快扩大售后网络规模,手机厂商大多采取资格认证的方式来引入第三方服务商承包售后服务。正是这种中间环节的设立滋生了各种手机维修问题,限于人力和网络规模等原因,厂商实际很难百分之百地做到令行禁止,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售后外包还会有层层分包的现象,这更增加了品牌厂商的管理难度,让不少外包商有了钻空子的空间。正因此,也就无法保证每一家售后服务中心都能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售后服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可谓是“任人宰割”,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保护手机爱机或者在碎屏之后承担比较低的换屏风险呢?小编建议大家给自己的爱机贴上钢化膜、戴上保护套,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也不排除“手机屏幕碎但是钢化膜没碎”的悲剧情况,另外,现在很多国产厂商纷纷推出了“碎屏保”,只需花100块钱左右就能投保,虽然后期手续略微复杂,但终究是比花天价换屏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