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120ml等于多少克】红茶、绿茶、黑茶、白茶,冲泡时该投多少茶?

这篇文章是从小事上原创的

从第一行开始:小陈茶日

作家:村姑镇

《1》

泡茶的过程中,经常不知道——是怎么泡的,茶也不怎么喝。

为解决“不好喝”这一问题,茶友们踏上了征程,开始寻找让茶好喝的方法,在此期间,必然先要自查一番。

先看看自己泡茶用的水。

冲泡时,使用的是矿泉水呀,没问题。

再来自查自己冲泡使用的工具。

使的可是不吸收茶香,也不吸收茶滋味的白瓷盖碗。也没毛病。

最后自查一下冲泡时的水温和出水时间。

也都没有问题!

那到底是为什么,自己泡出来的茶不好喝,不是太淡就是太浓。真是急死个人。眼看这春节就要到了,家里亲朋好友都要来做客了,要是让他们喝到这样的茶,脸上的面子挂不住呀。

列为看官,你们排查了冲泡用水,冲泡茶具,冲泡温度,出水时间,很不错。但你们是否忽视了投茶量?

“投茶量和泡茶有什么关系,放的多才好喝呀,有味道。”

瞧,答案呼之欲出。正是投茶量不到位,才出现了茶叶喝着不舒心的情况。

在春节前,就让村姑陈告诉你,不同的茶类要如何控制投茶量吧!届时,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喝上一杯汤清水柔,茶香悠扬的茶,能让气氛更加和谐。

《2》

在春节,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可冲泡的茶类呢?

最常见的有白茶、岩茶、红茶、黑茶。这四种茶,可是春节的明星,茶桌上亮相频率最高的。

挨个来介绍一下,它们的投茶量。

(备注:本文所说的投茶量,均以120毫升白瓷盖碗为冲泡容器。)

白茶冲泡,该放多少茶?

白茶,可是近两年来蹿红速度最快的茶。尤其是老白茶,更是声名大噪。在过年之际,泡一杯老白茶,可是不二之选。

冲泡老白茶时,投茶量控制在5克即可,无需太多。

投茶时,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即用家庭克秤称茶,称取相应的重量即可。

若是过年时走亲访友时,对方家里没有克秤,那我们看也根据平时的经验泡茶。

白茶可分为散茶和饼茶。饼茶因经过紧压,体积小,紧实。撬茶的时候,要一片一片地撬开,千万别一块一块地撬开,不仅无法目测投茶量,茶还不容易泡开,影响茶滋味。

一片一片撬开后,往120毫升盖碗里放茶,茶叶只要放到盖碗的2/5处即可,若是继续投茶,冲泡后滋味容易变得浓烈。

除了饼茶,白茶还有散茶状态。白茶的散茶蓬松,是白茶经过萎凋和干燥后收集而来的茶,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三种。

白毫银针是体积最小的茶,投茶量与饼茶抑制,只要投放至盖碗的2/5处即可。

白牡丹的体积较大些,在投茶时,要投放到盖碗的3/5-4/5处,此高度正好。若是白牡丹的叶片比较完整,比较蓬松,那就投放到盖碗4/5处。要是白牡丹的叶片较碎一些,那就投放到盖碗的3/5处。

寿眉的体积最为蓬松,若是寿眉的一芽三四叶的外观保持完好,那在投茶的时候,叶片稍微高于盖碗,约高1公分即可。若是寿眉的叶片比较碎,那就加到盖碗的碗口处即可。

掌握好正确的投茶量,才能感受到白茶清香爽滑的滋味。

《3》

岩茶冲泡,该放多少茶?

与白茶相比,岩茶冲泡时更加方便。通常我们买到的岩茶,都是用复合铝膜牛皮纸袋包装好的。

常见的规格有7.5克,8克,10克等,若是用120毫升的白瓷盖碗,建议投茶8克。

若是水仙这类条索粗大的岩茶,投入盖碗后,茶叶的高度约在碗口下0.5公分处。像肉桂这类条索较为细长的岩茶,投入盖碗后,茶叶高度约在碗口下1公分处。其他品种的岩茶则在0.5-1公分之间。(指的是条索完整的情况下)

这多出来的0.5公分和1公分,是为了给注水预留空间。

水没过条索,正好能到碗口处,盖上盖子,可轻松出水。且不容易烫手。

若是用其他大小的盖碗泡茶,则容易让茶和水的比例失衡,泡出来的茶不是太浓烈,就是太寡淡。

用对投茶量,岩茶的滋味才可全面释放,我们方可体会到岩茶的纯正韵味。

《4》

红茶冲泡,该放多少茶?

与岩茶一般,红茶也有不少是包装好的。且多为5克一袋。在冲泡时,取一小袋茶,即可用盖碗冲泡。

若是我们冲泡的是金骏眉这类芽茶,投入盖碗后,体积不大,约占盖碗碗身的2/5。

注水时,将水加至八分满。盖上盖子,即可出水。

黑茶冲泡,该放多少茶?

如是您刚开始接触黑茶,建议每次投茶5克左右为宜。

如果口味偏淡,投茶量可以稍微减少0.5-1克。口味偏重的话,则多增加1-2克。

在出水时间上,建议快出水,10秒以内出汤。而后根据自己个人的口味习惯增加坐杯时间。

《5》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冲泡手法,更有不同的投茶量。

若是我们平时图个方便,随手抓一把茶扔到盖碗里,注水、出汤,全程不走心,这样的茶,泡出来势必是不好喝的。

唯有根据茶的属性调整投茶量,方可体味到真实的茶滋味。

学会正确投茶量,这春节,大胆泡茶吧!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