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近备受关注的智能手机新产品,它被列入了刚刚开始预热活动的一加8T自然名单。
这不仅因为近年来,一加手机凭借着比过去明显有所提高的综合表现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喜爱,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业内曾经最早实装USB Type-C接口的手机品牌之一,一加手机“坚持多年”的30W闪充方案,如今似乎也终于要迎来改变了。而且这一次,新方案的意义甚至远远超过了“快充”这件事本身。日前,一加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作虎在社交平台上为新机预热的时候,主动放出了一加8T所采用的充电适配器方案。根据他的描述,一加8T这次所采用的快充技术将被命名为“Warp Charge 65”,它本身在给一加手机充电时可以达到65W的输出功率,这比一加现有的主流方案(Warp Charge 30)快了一倍还多。
但这或许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因为一加Warp Charge 65可能是当下最高调的双头USB Type-C快充方案。用刘作虎的话来讲,虽然双头Type-C“成本很高”,但一加还是基于对未来统一化接口趋势的判断,采用了这项新的设计。换句话说,也就是在一加看来,如今那种传统的,一边是USB Type-A“大口”,另一边是USB Type-C接口的数据/充电线方案,可能会在这几年内面临淘汰。
众所周知,当数年前主流手机厂商不约而同淘汰micro USB接口,换成USB Type-C后,大家也清晰的感受到了“正反皆可插拔”的便利性改善,以及随之而来的充电功率大幅提升。正因为手机上USB Type-C接口带来的体验改变是如此之大,因此虽然它意味着大量老式数据线被淘汰,但消费者还是很快就接纳了新技术,甚至将其视作了现代移动设备所必备的功能之一。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将充电适配器端的接口也换成USB Type-C,或者说彻底淘汰老式的USB方案,对于消费者而言又会有怎样的好处呢?
首先,老式的USB接口的设计理念如今已然过时
要明白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向大家科普这样一个基本知识。那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长方形USB“大口”(USB Type-A),是早在1994年初版USB规范里就已经完成设计的接口,但是实际上USB接口直到2007年才首次添加了对于充电这一功能的支持。
早期的这种USB接口在设计的时候压根就没打算易于插拔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也就是USB Type-A虽然很经典、很长寿,但实际上在它最初设计的时候,压根就没考虑过配合充电器使用的便利度。事实上在当时那个年代,就连U盘也还没有诞生,更不要说能够连接到电脑上的手机了。对于最初的USB接口来说,它一开始被认为主要“服务”的对象其实是以下这些设备。
打印机
磁带驱动器
很显然,这些设备一旦安装到电脑上,基本就不会再拆下来了,正因为如此,对于最传统的USB接口来说,从一开始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其实就没考虑过什么“插拔方便”。相比之下,通过不对称的内部结构,确保正负极不会被插反,同时确保接口插入之后的牢固度,才是USB Type-A接口的设计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换句话说,USB Type-A接口存在着天生不支持正反任意插拔,天生不适合反复插拔的问题。因此将其换成如今大家喜闻乐见的USB Type-C,首先就会带来用户使用便利度的改善。
其次,USB Type-C比老式USB要快,而且是快得多
从外形上来看,USB Type-C相比于以前的Type-A和Type-B系列,最大的区别在于将接口外观由“方”改“圆”,同时通过内部的对称设计,让正反随意插拔成为可能。但实际上除了体积上的小型化以及插拔体验的大幅改善之外,USB Type-C接口的“内涵”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如图所示,上图为一个典型的USB 3.0 Type-A接口的内部结构。可以看到,与早期的USB 2.0接口相比,3.0版本的Type-A接口为了适应更高的传输速度,在原有的四个触点后方又设计了五个弹片。也就是说,早期的USB接口其实只有四个触点可用,而到了USB 3.0之后,传统的USB大口总共可以有九个触点用于导电和数据传输,足足多了一倍还多。
那么,USB Type-C接口是多少个触点呢?答案是二十四个,比USB 3.0之后的Type-A接口翻了一倍还多。
正因为如此,对于USB Type-A接口来说,它最高能够达到的传输速率,也就是USB 3.2 Gen2x2规范的20Gbps。但是由于USB 3.2规范“强烈建议”只使用Type-C作为唯一的接口方案,因此我们实际上几乎看不到可以跑到这个速率的传统USB接口设备。
不仅如此,在最新的USB 4规范中,Type-C更是直接被指定为唯一的接口形状,其峰值速率被进一步解放到了40Gbps,不仅已经与同样是最新的雷电4规范“平起平坐”,更进一步彰显了Type-C接口在高速传输方面的巨大潜力(雷电4同样也是基于Type-C接口)。
更不要说对于整个行业,Type-C已经是绝对的未来
当然,我们可以说对于如今的智能手机而言,与PC之间的有线传输速率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问题在于,当手机厂商将充电器端的接口从老式的USB Type-A换成最新的USB Type-C后,它们实际上还会给消费者和厂商带来一个难以忽视的便利优势,那就是各大品牌之间快充标准的统一。
联想拯救者电竞手机使用的双Type-C接口充电头
众所周知,如今不管是芯片供应商还是手机厂商,各家都在研发和推行着自己的快充方案。比如高通有QuickCharge,联发科有Pump Express,三星有Adaptive Fast,华为有SuperCharge,OPPO有VOOC闪存,小米有“秒充”、vivo有“超快闪充”、魅族有mCharge……这些快充方案有些之间能够实现相互兼容(比如OPPO的VOOC和一加的Warp,联发科的PE和魅族mCharge的部分版本),但大部分都并不互相“买账”。
iQOO 5 Pro原配的120W超快闪充充电头
从商业策略的角度上来说,芯片厂商与手机上厂商积极研发自有快充技术,为的是建立自己的生态圈,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很多不同品牌手机的快充协议之间互不兼容,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如果混用不同品牌的充电适配器,甚至哪怕只是混用了不同品牌的Type-A接口充电线的时候都会不兼容,导致仅能以相当低的功率进行充电。
有多慢呢?运气好一点的话,能到18瓦的快充入门水准,运气差一点就可能只有“五福二安”,也就是10瓦而已。很显然,对于现阶段普遍都已经是55瓦、65瓦,甚至120瓦最高充电功率的智能手机来说,这意味着一旦用户遗失了原装充电器甚至哪怕是原装充电线,他们都可能不得不忍受比过去慢上数倍的充电速度。
很显然,这样的情况是难以忍受的。有鉴于此,早在几年前,包括中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行业规范或者法令建议,要求智能手机厂商积极统一充电规范。而这种“统一”的结果,就是如今基于USB Type-C接口的USB PD充电协议。
USB PD充电协议的好处都有啥?一方面来说,它本身也是属于当前USB官方规范的一部分,因此行业地位非常中立,可以被各家的充电芯片所兼容。另一方面来说,USB PD充电协议的理论功率最大可达100瓦,即便因为成本和充电器体积原因而略加缩减,作为各家“备用快充方案”在性能上也已经足够了。比如说,此次一加Warp Charge 65快充适配器在给其他品牌手机充电时,就可以提供高达45W的PD快充,这显然已经比一些机型的充电方案还要快了。
设想一下,假使未来主流的中高端智能手机都换成基于双头USB Type-C的充电线方案,那么这将意味着它们都可以用更大的功率实现不同品牌机型之间的混用充电适配器,从而为消费者节省设备的购买成本,同时也带来环保方面不容忽视的好处。
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假如全都换成双头USB Type-C接口的线缆和充电器方案,那岂不是意味着一些老电脑从此就没法和手机相连接了吗?的确如此。但大家要知道,一方面来说,早在几年前开始,PC行业的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平板、甚至是中高端的台式机主板上,都已经有提供Type-C USB接口;另一方面来说,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在最新的USB 4接口规范中,除了Type-C以外的其他全部USB接口形状都已经正式遭到淘汰。
换句话说,无论是对于PC厂商、外设厂商,还是手机厂商来说,他们都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考虑针对老旧USB接口的兼容问题了。唯有USB Type-C,才是唯一的未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