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我国的第一个计算机专业在哪个学校?

1999年11月24日,《科技日报》的头版头条说:“20年前大学有计算机系。”

文章说,“在我国计算机发展史上,1978年9月,我国第一次在高等院校设立计算机系,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在此之前,仅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为了发展国防的需要,培养了少量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这篇文章一不小心,把我国计算机系的历史推迟了20年。理由是记者从来没有听到过“中科大”“哈军工”的历史。

另一方面,自1956年到1965年之前,中国9所重点高校招收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已达6103人;文革之后到1977年,清华、成电、哈工大、上海交大、京工(北理工)、北航、中科大等7校招收2700多人。加上北大、复旦、西工大、西交大、吉大、南大、浙大等其他院校合计在万人以上,这个规模在中国当时的高等教育人群中不能算是“少量”。不过他们多数在“两弹一星”和重点科研单位、高校、国家重要工程、大型企业,因为工作性质多为保密,平时绝不出头露面,公众难于接触。

历史是科学、是一个专业,历史就是社会的记录,不属于任何个人的意愿去变化。但是媒体的表达却经常让事实缺失,《科报》的这条消息说的北航等高校举办计算机系当然是真的,而“第一次”却不如实。

事实是,1958年7 月28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伊始,就成立了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开设应用数学、电子计算机和工程逻辑三个专业,中科院数学所所长华罗庚被任命为系主任,计算机专业首任主任是夏培肃。1961 年,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拆分,5 月20 日,电子计算机专业调至自动化系。1964 年6月30日,改名为“计算技术与装置专业”,调到无线电电子学系。1966 年恢复电子计算机专业,1982 年再次成立计算机系。

1966年4月1日,“哈军工”更名为地方编制的“哈尔滨工程学院”。同时该校二个系的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研究室等合并,400余师生在1号楼小礼堂集会,正式成立电子计算机系(六系),由国防科委聂荣臻主任签发(66)科8字189号命令,任命慈云桂为电子计算机系主任。此刻,这是全国唯一成建制的计算机系,也是第一个计算机单独扛起大旗进军的系,慈云桂教授就成为中国第一位计算机系的系主任。

1970 年10 月15 日,哈尔滨工程学院奉命拆分南迁,更名长沙工学院,在在全国高等教育停滞的情况下,六系成立计算机研究所。1972 年3 月,全国高等学校恢复招生,至1976 年,长沙工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先后招收三年期的大专生学员4 期。1978年,先后招收两批硬件、软件共184名本科学员,编成77级、78级学员队。从哈尔滨到长沙,共毕业7期525名本科学员,研制8种机型100多台套。1978 年6月6日,长沙工学院更名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所随之改建更名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兼计算机所。

“哈军工”的计算机系打造出了我国的“王牌”计算机产品,也培养了一代新人,这样辉煌的历史,是不应轻易忽略的。

《科技日报》的这篇头条文章也留下了计算机历史的重要痕迹,“1978年教育部决定在一批高等学校成立计算机系”,这肯定是中国计算机教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然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的名单,不是录自红头文件,可能不完整,也有差错。从多所高等学校的史志、网站或纪念册上查到的计算机建系记录:

1975年9月,复旦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负责人王零。

1976年□月,吉林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王湘浩。

1978年6月18日,南京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叶南熏。

1978年□月,北京大学组建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张世龙。

1978年9月,浙江大学成立计算机系,主任何志均。

1978年9月,北京航空学院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胡孝宣代主任。

1979年5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更名为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1984年12月最终确定系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唐泽圣。

1979年9月,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张志浩。

1980年7月,北京工业学院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曹立凡。

1982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杨衍明。

198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谢志良。

1985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王开铸。

新闻报道和计算机技术相同,都要有严格的科学态度,记者应有敏感性和科学性。必要的历史回顾十分重要,需要回顾当年的真实,需要回顾当年的精神。当时的记者要将这个题材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认真调查,最好访问一下教育部的主管人士,再走访几所高校,就会留下一个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长篇历史记忆。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院校并不太看重自己的历史,就是在学校网站的历史概述上,也是语焉不详。对于计算机专业和院系成立的时间(年月日)和首任主任、院长多有缺失,现任领导则是无一遗漏。还有的学校在“大事记”中,将现在的名称直接链接到早年成立计算机专业或系的时间,并不附带说明。希望各校计算机学院(系)办公室的人士,能够将自家的网站补足,完整的数据参与排名,不仅是对历史,对创业人员的尊重,也代表了本单位对历史的庄重和真诚。

历史事件排名是有规矩的,依照时序排队时,一种参见运动会模式,以到达终点的时间排序,那怕差距就是一点点,也要分出先后,精确到了10个毫秒;另一种则参见战争和事件的“零时”,叫做“打响第一枪”,就是将启动时间载入历史。

对计算机教育来说,成立院系,代表着本校的计算机教育达到了一个规模和一个水平,其中也有上报教育部(主管部委)待批,有任命系主任,有召开大会正式成立,细节留待本校自理。但是,建系绝不是名称和机构、领导职务的变化,而是要从教学科研方向、专业布局、教师培养和跟踪国外发展等一系列工作提升。

1960年2月,哈军工海军工程系成立计算机教研室(代号306);1961年8月8日,电子工程系成立,下属军用计算机教研室(代号404),后又成立计算机研究室(代号408)。两个系的计算机专业分别服务于海军和陆军、空军。

筹建计算机系势在必行,1963年哈军工向国防科委八局汇报时,就提出将两个计算机教研室合并形成拳头。因为901计算机和441-B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成功,计算机批量生产和专业人才培训提上日程,计算机教育的现有组织,已经不能适应国防和国民经济的需要,迫切需要扩大、发展。

筹建原则是,教学干部,凡是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的一律转到计算机系;党政和领导干部,根据能力和意愿安排,两个教研室、一个研究室的设备、物资均归新系。成立一个系级单位,是十分隆重的,参加过哈军工六系成立的师生,会将这一天牢牢记在心中,笔者有幸在场见证记忆犹新。

1975年下半年,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零,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向,综合了教师的建议,提出在复旦创建一个围绕计算机各学科的崭新的系——计算机科学系。当时有物理系何永保为首从事自动控制、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的队伍;数学系有张开明为首,从事计算数学、程序设计、计算机理论等的队伍;还有有吴立德为首的从事信息论、信息处理等的队伍,他们和753计算机组、789计算机组共上百位教师构成复旦有史以来最大的系,是第一个学科交叉的系,也是最年轻的系。王零任系总支书记,除了师资组成与培养,他还抓紧发展规划,教学计划、科研规划、实验室建设、后勤等,为全系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王零同志在德国罗斯托克访问


复旦的计算机科学系是国内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标志着计算机学科跃入国内先进行列。他们的设想和举动,应当向教育部报告过,几年之后,教育部也拿出了前面所述的建系意见。

1958年7月3日,清华大学成立自动控制系,设自动学远动学(自动控制)、计算机两个专业。文革后,1970年恢复招生,自控系设立自动控制、计算机,计算数学、无线电技术四个专业,开始招收学制三年或三年半的首批工农兵学员298名。

1978年,唐泽圣被任命为电子工程系主任。年底,刘达校长对唐泽圣说,“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和国外的联系中断了10余年,而这10余年中,国外的科技教育发展很快,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上的新进展,我们都不知道。你带一个代表团去美国访问一个月,了解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计划,回来以后尽快赶上去。”

清华大学代表团与李凡、郭善珣教授合影(左起:郭善珣、卢开澄、郑人杰、李三立、金兰、李凡、唐泽圣)

1979年2月底,由唐泽圣、金兰、李三立、卢开澄和郑人杰等5人组成的计算机系教授代表团赴美国访问(出访之后更名为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一个半月中由西到东走访了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21所学校和研究所,搜集到了大量教学计划、教材、研究报告,参观了众多实验室,了解到当时最先进的研究成果,结识了许多计算机界的学者,特别是华人学者,为后来的教学计划修订、研究方向制定,建立新的实验室,邀请国外学者来华讲学,派遣年轻教师留学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4年12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确定名称,构成包括计算机系结构、计算机系统与应用、微机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设计自动化和计算机基础理论等9个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方向的教研组。

浙江大学计算机系成立时虽然规模较小,但能同时具备硬件教研组(主任是张德馨)和软件教研室(主任为黄肇德),硬件和软件两个专业招生,两个教研组共同为计算机系脱胎换骨而努力。因此20年以后,计算机系启动了一系列合并扩大。系主任何志均教授说,合并后的计算机学院能在和谐和发展中得到快速成长壮大。

北京航空学院成立计算机系时,有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理论和系统结构和四个教研室、硬件、软件两个实验室和一个计算中心。随着国家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决定组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建系之初,师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在全国范围内不拘一格吸纳人才,广招纳贤,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自己培养长远安排,形成一批骨干教师队伍。

每所大学的建系工作,都是质的提升,而且相互交流促进,从系名的变更,也看到当年的院校领导的良苦用心。唯一不足的是在现有的回忆中,都没有看到教育部的统筹工作与安排,大约要从相关档案中去搜寻,也是历史学博士们的课题。

《科技日报》的这篇文章,留下了一个1999年末的重要节点。“目前全国有350所高等学校设立了计算机系,400多所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20多所高校建立了计算机专业博士点。”

大事的起端和现在容易让人们记住和观察,而中途的节点,不是每一个都能够被注意到的,对计算机教育来说,1966、1978、2000年三个重点和自己的学校数据,应当让人们了解和记住,最好也能够在计算机博物馆中展现出来。

每一所大学计算机部门,除去现在的实力排名之外,要是也让校长和师生们记住自己学校起步时的排名,是对创业者的尊重,也是对今人的鞭策。

来源:计算机六十年

欢迎关注公众号:经管微报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