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码极客

【采精师】新华纵横|秦岭深处的“国宝”卫士(半成品)

【解说】亲凌熊猫脸更圆,颜值更高,憨厚,被称为“国宝中的美人”。

上世纪80年代,秦岭地区的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为109只。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这一数字已增加至345只。据了解,秦岭大熊猫的野外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其栖息地面积也明显扩大,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37平方公里扩大到3600平方公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许许多多基层动物保护人员的艰辛与汗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秦岭深处,认识这里的三位“国宝”卫士。

【同期】陕西省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保护站站长 薛彦星

这是废弃的旧公路,对巡护来说,这相当于高速公路了。上山以后,林子里面没有路。

【同期】陕西省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保护站站长 薛彦星

我叫薛彦星,是陕西省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保护站站长,今年49岁。我属于林二代,我的父亲在秦岭林区整整工作了37年。然后我从1994年参加工作,到现在也二十六七年了。所以就是两代人半个多世纪,跟咱们秦岭结下的这种情感确实是难以割舍的。

【解说】薛彦星所在的秦岭保护站,地处秦岭腹地。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建桥修路等人为活动的干预,秦岭大熊猫的栖息地逐渐碎片化、岛屿化,部分种群逐步分离。2005年,当地开始建设秦岭大熊猫走廊带,通过栽种竹林、恢复植被,使不同种群的大熊猫“走访交流”。作为基层巡护员,薛彦星和同伴们开始承担起秦岭大熊猫走廊带的样线监测工作。

【同期】陕西省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保护站站长 薛彦星

秦岭隧道大概就在这一块儿,然后大熊猫走廊带主要就是指的这个秦岭108国道东西两侧这块儿,总共7条样线。最长的样线就在东面这一条,来回走的话,行程需要接近10个小时。早上出发,到下午天黑有时候冬天还回不来。

【解说】作为大熊猫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秦岭大熊猫走廊带的7条样线,在每个季度都至少要监测一次。每次监测时,薛彦星都要起个大早,带上干粮趁早出发。由于7条样线都分布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薛彦星需要在没有道路的密林中不断穿梭,进行巡护。

【同期】陕西省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保护站站长 薛彦星

路况呢,基本没有路,完全靠人工,徒步这样走。要涵盖那些沟、梁、河谷,这块儿都要包含。跟在林子里面随着山脊,还有河道、沟谷这种走。

我曾经有一次,在监测途中就出现了低血糖。恰恰就在上到山脊、山顶的时候,海拔2000多(米),出满头大汗。然后恰恰下山的时候,发现了华山松的松果。吃了两把以后,人当时感觉一下人又好了,正常了。

【解说】受益于保护人员多年来的辛勤付出,秦岭大熊猫的种群数量连年扩增,栖息地“岛屿化”现象也逐渐消解。野外遇见率、数量增幅和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

【同期】陕西省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保护站站长 薛彦星

2016年的时候,在这个走廊带的西侧,距离废弃的公路仅仅500米的位置,就发现了大熊猫,说明这些年来保护成效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这个走廊带东西两侧,最近两三年拍到的野生动物,特别是川金丝猴、羚牛,这个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说明)生态的恢复、栖息地的恢复在这些年成效已经很明显了。

【转场】

【同期】大熊猫国家公园华阳管护站巡护员 向定乾

这边比较滑,小心一点!

刚刚进入秋天,看熊猫有没有下来,因为前一段时间在上面看到熊猫在河边喝水了。

【解说】向定乾,今年50岁,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华阳管护站的巡护员。1989年,向定乾刚刚参加工作时,他和同伴通过监听发现,大熊猫下到了秦岭低海拔地区。

【同期】大熊猫国家公园华阳管护站巡护员 向定乾

我们就上去了,上去以后,找到了当时刚刚生完宝宝的(大熊猫)“娇娇”,抱着一个小宝宝。离我可能也就不到两米。然后它就这样看着我们,那个宝宝就在它的腕臂上待着。宝宝不舒服就嗯嗯地叫,它就舔舔,我们就拍下了那段珍贵的(视频)。

【解说】从此,向定乾开始了与大熊猫结伴而行的人生旅途。在此后长达三十年的巡护工作中,几乎每一次,向定乾都要背着相机,记录“国宝”和它的朋友们。2008年,向定乾在巡山途中,偶遇了正在交配的野生大熊猫。

【同期】大熊猫国家公园华阳管护站巡护员 向定乾

当时也是一个阴天,我就拍下了那个难得的大熊猫在树上交配的首次记录到的(照片),在大熊猫研究领域是个空白。当时我觉得很激动、很兴奋。

【解说】多年来,靠着双脚,向定乾走遍了保护区的每个角落,也有了很多独特的人生经历。1992年2月,他曾与秦岭地区特有的野生棕色大熊猫不期而遇。

【同期】大熊猫国家公园华阳管护站巡护员 向定乾

那是我第一次发现的野外棕色大熊猫。就在这个山沟进去,可能有差不多一公里靠右边的山坡上。它是一只雌的,个体不是很大,体重只有70公斤左右。然后体长有差不多一米二这样。

【解说】发现,记录,更新。巡山护林工作日复一日,艰辛而单调,但向定乾却依旧热情满满。在他和同伴三十多年的努力下,长青保护区的兽类和鸟类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同期】大熊猫国家公园华阳管护站巡护员 向定乾

这么多年,慢慢地、逐步地从养家糊口慢慢地转变成为一种喜欢到热爱,对自然的一种理解和认知越来越深。现在我们就是从(原来)被动式保护,变成主动式。现在就是我们要去发现更多的一些自然里面的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领域),让更多人来了解大熊猫,了解自然。然后通过各种监测,我们对未来熊猫(国家)公园的这种发展提供一些更有效的科学依据,把秦岭的这块青山绿水让它越来越好。

【转场】

【同期】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高级兽医师 赵鹏鹏

(大熊猫)“欣欣”它跟我家孩子(生日)就差了6天。因为我守在(大熊猫)产房的时候,我孩子也出生了。这边是老婆,那边是熊猫,我觉得两边都有责任。就骑一个小时摩托车,去把(老婆)跟小孩看一下,然后又回来又值班。

【解说】赵鹏鹏,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高级兽医师,长期致力于大熊猫繁育技术攻关。与研究中心的其他动物保护人员一样,赵鹏鹏在2002年刚刚参加工作时,也是从最苦最累的饲养员开始干起。没多久,他就碰上了大熊猫产仔。

【同期】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高级兽医师 赵鹏鹏

我们就坐在大熊猫的身边,隔一两分钟要听见幼仔的叫声,照顾母(熊)猫。等于说这全天24小时。当时我们人也少,只有三四个人这样轮流倒班。那个圈舍也潮,坚持了没有多长时间(工作人员)就得病了,可能是膝关节肿胀,最后连路都走不起来。也没有一个住的地方,吃饭就是方便面了。当时的条件是非常的艰苦。

【解说】大熊猫育种工作 普遍面临着人工授精、人工育幼、激素监测等关键技术问题。人工繁育发情难、配种难、育幼难三大难题亟待攻关。为了攻克这些难题,2008年起,赵鹏鹏和同事们凭着一股韧劲,开始了技术研发。

【同期】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高级兽医师 赵鹏鹏

可以说是小到一个试剂的购买,设备什么样型号的能满足我们科研需要的,我们都是在网上查询。到处在询问,去国外(寻找)。

【解说】通过保护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多个方向的长期研究,赵鹏鹏带领的技术团队,逐渐在秦岭大熊猫繁育技术上取得突破,在大熊猫发情期的行为观察、人工育幼等技术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同期】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高级兽医师 赵鹏鹏

这些东西我们都自主能够完成,我们的人工采精、人工授精、冻精制作、生殖激素监测、人工育幼,这些技术我们现在都已经非常成熟,做得都很成功,提高了繁殖的成功率,对我们的意义非常大。我们的种群发展进入了“子三代”。

【解说】随着繁育技术的成熟,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存栏大熊猫数量,目前已达32只。今年8月17日,大熊猫“永永”诞下一雌性幼仔;仅仅五天后的8月22日,大熊猫“秦秦”又诞下一对雌性双胞胎;10月11日,已经20岁高龄的大熊猫“珠珠”也顺利生产,诞下一雄性幼仔。目前,秦岭大熊猫家族已是“四世同堂”。

制片人:李杰

编导:刘潇 李宗胤

记者:孙正好

配音:任健(实习)

统筹:王健

监制:张平锋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