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回到物质,物质回到原来的形态。
意识回归于物质,是意识的物化。如生物的死亡,变为尘土、水分与各种元素。物质回归于最初形态,是物质的回炉。如物质化为宇宙混沌时期的太初物质。太初物质什么样,无人能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正如混沌学说所言,任何物质都有回归其本性的趋向,而太初物质就是物质原本的形态,如同受精卵是人类的最初形态一样,它是衍生宇宙万物的根本物质。那么对于太初物质,它究竟有没有母体或者父体呢?这样问,好像有些搞笑,因为宇宙又不是胎儿,难道它还有父亲母亲不成?但这没什么可笑的,因为现代天文与物理学已经推断出:在我们所处的宇宙之外,极有可能还有一个宇宙,人类将其称之为“平行宇宙”。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讲,我们的宇宙有了一个兄弟或者姊妹或者恋人?如果这两个宇宙性质相反的话,是不是又是孕育新的宇宙的父体与母体?荒谬吗?
科学设想从来都是从荒谬开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倒流与超光速)与现代的量子纠缠,以及眼下世界各国都在倾全力进行研究的反物质课题。人类本就是生物,而生物是自然和宇宙的一部分,人类的意识再强大,也难以窥见全宇宙的真容。这就好比一只青蛙生活在它的天地里,它的活动范围再大,凭一己之力也不可能跑到天上去,也就无法对天空和星星的性质、真容做出确切的描绘。因此,即使目前人类的思维已经相当强大,因活动范围局限,尚有大量不可知之事。
人类在本质上就是“井底之蛙”,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它竭尽全力所洞察的自然与宇宙奥妙,也不过是冰山一角!作为宇宙物质的一部分,人类的思维与意识,永远都不可能超出自己的活动与观察范围。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设想,我们可以推断,我们可以大开脑洞,但是宇宙原本的面貌就在那里放着,如果有一天,人类果真看透了它,说不定反而一天也存活不下去了!为什么?无知才能无畏,无畏才产生信心,尽管只是短暂和虚设的信心。
一个人从降生那一刻起,它知不知道其最终的归宿是死亡?人为什么野心勃勃、具有无穷的活力?难道不知道最终都要死吗?还奋斗个啥劲!但生物的奥妙就在这里,明明知道,却假装看不到,或者故意不理会,而更多是因为活得开心有劲头、无暇顾及,也就很少考虑这种不开心的事情。也是这是人类的潜意识和自我保护功能在起作用。目的就是为了使人类以及所有生物,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能够全力以赴、集中精力把生活过好,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也就是说,人类的意识,有自动屏蔽不开心事情和暂时不可能的事情的功能。而死亡,对于一个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来讲,就是很以后的事情,他们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开心、学习、交友、婚配,以及创造一切条件为后代繁衍打下基础。否则,你可以想象,如果人类和生物没有这项功能,他还会全力以赴地去做事情吗?就像中国古代的算命先生,一句话定人生死、富贵,如果所有人都深信不疑的话,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活力?都等着收获或者倒霉就行了!
因此,我们大体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生物的身体系统、意识体系,天生就有优化的本领,可以对事情做出基本的轻重缓急、先后利害以及安排取舍的功能。这种功能就是免疫系统,有身体上的免疫,也有精神与意识上的免疫,暂时过滤掉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而当某一天,它不得不面对某些事情的时候,这个系统就会自动开放对这个问题的考虑,权衡利弊、努力解决问题。
就好比当我们老了,身体衰弱,各种病找上门来,即使之前身体再好的人,也不得不考虑打针吃药以缓解病情,同时在意识上,也更加关注那些有关死亡的报道。甚至不自觉地开始主动探求,人类死亡以后的去处,以及灵魂归宿等问题。而宗教的诞生,无疑与人类探寻灵魂归宿有直接关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古老的民族,也有更多出世与宗教的问题,对灵魂的研究也更深。原因就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人民所经历的苦难和创伤更多,面对的死亡和命运起伏也更多。
虽然当今科学已经证明,宗教的很多观点都死错误的,比如中世纪基督教建立在冥想基础上的“地球中心说”,终于被建立在天象观测与实验基础上的天体物理学家伽利略、哥白尼以及其信徒布鲁诺所推翻;但是时至今日,基督教仍然被大多数白人所信奉,从而出现了科学与宗教并行发展、互不干涉的人类文明奇观。归根结底,是因为建立在性灵与意识基础上的基督教,很难被建立在纯粹物质基础上的科学完全颠覆。科学至今仍无法证明灵魂是否存在。
是否可以这样讲:随着物质(人类的肉体也属于物质)的衰减,意识反而在放大,及至肉体完全陨灭,意识便完全脱离物质本体的束缚,进入更加广袤和自由的虚空之境。如文章开篇所述,生物肉体陨灭,实质是回归物质,那么当下看来,生物体回归物质的同时,就是意识被释放和获得完全自由的过程。既然生物回归物质,就是灵魂(意识)的自由和解放,那么大自然千千万万生物之生命终结,不就是宇宙意识的大规模释放和灵魂的狂欢?
有千姿百态的生物才有大自然,所以大自然是不是束缚意识与灵魂的地狱?那么假如宇宙中没有大自然和生物群落呢?意识究竟会不会存在?意识的本体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生物体、大自然,还是本来就存在于广袤的宇宙中?如果意识来自于生物体(一切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那么意识肯定是随着生物体的诞生、成长而发育的,就如同植物的种子、生物的后代,即使生物体陨灭了,种子和动物的后代依然存活。这样,生物作为宇宙中神奇的灵体,其“意识”的特性就是最难能可贵的!
但事实上,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无论是作为父母的生物体,还是作为子孙的生物体,其意识或者灵魂是伴随终生的,并不会因为种子的成熟、脱离,以及孩子的出生、长大和离家,而立即脱离父母转移到孩子身上。特别是植物,譬如一株大树,与作为种子成长起来的子孙,可以相伴而共生几百年乃至上千年,根本不存在意识立即转移的问题。也因此,即使意识可以传承,也是部分地传承,不会是全部地转移。而从生物体的诞生之日,就存在的意识,仅仅来自于父母吗?
就算意识完全来自于父母,就如同生物体的细胞分裂一样,有受精卵自然就有独立的意识,独立的意识被封存和孕育在受精卵之中,随着受精卵以及胚胎的发育也不断成型;那么,这种意识的产生和发育、发展机制,是建立在怎样的宇宙秩序基础上?即,意识有怎样的运作与存在机理?它与整个宇宙和物质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再进一步,如果宇宙中没有自然界和生物圈,意识还会存在吗?在自然界和生物圈存在之前,意识的形态是怎样的?
最后是根本问题:自然界和生物圈是如何产生的?存在机理是什么?必要性是什么?它是否代表整个宇宙的意识,也就是宇宙的大脑或神经?如果宇宙中还存在大量的外星生物群落,它们与地球生物圈合在一起是不是相当于宇宙的神经脉络或穴位分布?因此,实际上问题反而变得简单了,那就是不必天天拘泥于“人类到底从哪里来”,而是要叩问:生物体到底从哪里来?生物充斥的大自然究竟从哪里来?只有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才能最终解决人类与生物的“意识”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的问题。
我们在第一章讲到了太初物质,而且知道,生物死亡回归物质,物质回炉,归于太初。而太初就是宇宙混沌状态时的基本构成,至于太初是纯物质,还是物质与意识的混合体,还是你根本就想象不到的纯粹的意识,当然无人知晓。有谁见过太初吗?有谁梦到过太初吗?太初究竟在哪里?完全的“混沌”究竟还存不存在?哪怕只是“混沌”的表象,还能否存在于宇宙之中?这样的问题,就如同问:在一个人身上,你还能看到受精卵的痕迹或者样子吗?能够想象它最初的样子吗?
自从宇宙诞生,演化至今,我们再也见不到它最初的样子了,太初物质也已化作无处不在、而又没有任何痕迹的无尽星空、宇宙系统,就像我们人体的器官、每一个部件,无不是来自那粒神奇的微小的受精卵!我们还能看到什么?连我们的眼睛都是它衍生和演化而来,你怎么去洞见它的真相?难道只是科学观测和研究得来的精子与卵子的结合,然后精子奋力钻进卵子里面吗?精子为什么非要钻进卵子里面?根本动力是什么?受精卵是胚胎的太初,还是精子和卵子是胚胎的太初?
再假设,如果生物的精子与卵子以及受精卵里面,存在微量的太初物质的话,我们怎么测定?这些微量元素能够用人类的仪器测定出来吗?它是以物质为主,还是以意识为主?如果是以意识为主,人类怎样才能得知?怎样才能相信?就好比人类站在地球上,怎么也不肯相信天上那个每天升起、落下的火球(太阳),竟然是地球的主宰!就这么“一团火”而已,地球这个由岩石和海洋构成的巨大物质实体,竟然还围着它转!若不是人类科技的发展,有先进的仪器(伽利略天文望远镜)观测,叫你,你会相信吗?
如果有一天,人类某科学家发现,宇宙的中心其实是一团巨大的原冰体,无边无际,且以你根本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的方式在持续运行,而且吸引力巨大,质量更是超级,能够吸引到除它之外的一切天体都围绕它运行,有条不紊,美到极致,无比震撼!你能够接受吗?那么太初物质又是什么?是宇宙中所有物质的综合体和杂货铺吗?即使是,是物质的混合还是全新的物质形式?按照中国古代的理论,就是五行融融和阴阳合和而产生的“太极”;按照西方的混沌学理论,就是宇宙的“初态”,是所有物质混合而产生的全新物质形式。
无论是太极,还是初态,作为混沌宇宙的太初物质,这种全新的物质形式,它是单纯的物质还是物质与意识的有机统一?如同受精卵分裂过程中,随着各器官、各组织、每一块肌肉、每一条神经与血管的逐步形成,胚胎出现了空隙,各部分开始协调运转、配合工作,而这些器官与组织之间的空隙和虚空,是必不可少的,本质上也是当初受精卵重要的构成部分与要素,只是,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物质导致了这种组织与器官的分离,同时产生了必不可少的空隙,也就是人体系统的发育与“运作空间”。
在人类的意识领域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词汇:余地、空闲、空虚、无孔不入、居高临下……这些词汇,无不与空间有关,是空间对其本身的描述和进一步拓展的要求。佛教更有“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偈语,用以表明对世界和宇宙总的观点,更是对生物最显著的意识“色欲”的终极表达。因此,是否可以讲,意识的本质就是虚空,受精卵之所以会分裂并产生空隙,也是其包含了虚空的成分。这也是细胞之所以会不断分裂并形成独立器官的动因。而宇宙处于混沌之时,其太初物质也一定含有这种成分与元素,即造成虚空的东西。这也是宇宙由混沌形成秩序的动因。
于是,问题归结到:我们所处的空间,是本来就有的吗?还是在混沌宇宙的不断裂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空隙?如果真如刚刚所述,目前宇宙的空间,是在混沌宇宙的分裂和形成各系统秩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那么,整个宇宙的问题就会突然变得简单了:我们所处的空间,仰望星空所看到的距离,星体运转所依托的空间,并不是这么相当然地本来就存在!而是,最炫目的真相是:空间才是宇宙最神奇的奥妙所在!空间也是一种体,虽然肉眼看不见,但依然在成长和不断发展变化中。也就是说,空间是相对于物质而存在的一种东西,一种最原始的动能。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更接近本质:空间是意识的本体吗?它究竟有什么构成?它有什么特性?它是太初物质的粘合剂吗?它如何发挥粘合作用?又是如何将各种物质分离开来?它为什么这么做?它的动能又来自于何处?它是凭空产生的吗?还是宇宙之外还有无数的宇宙,而空间本来就存在?如果空间本来就存在于宇宙之外,那么它又是怎么来的?其实,这关于宇宙空间的无穷无尽的问题,都是指向同一个方向:空间如何将太初意识赋予人类等一切生物体?
如果生物体的意识是空间赋予的,那么显然,生命,就是被空间赋予最多意识本体的奇特物质存在,即这些有血有肉的生物体,其实都是被空间意识本体所改造和度化的另类物质。这种改造,使物质活起来,仿佛有魔法师为物质或一架机器赋予灵魂,然后这个物质或机器就有了生命,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自己的生活,且也能够像太初时期的混沌宇宙那样,通过对物质不断地分裂和衍生,产生一个有秩序的系统,并能够以某种规则(寻找匹配的物质与意识有机本体),繁衍生息,不断产生新的“物质与意识有机本体”(生物体)。
为什么一块石头或者一块金属,无法被赋予意识本体从而变成活的生物?因为那是普通的物质,不是能够被赋予意识本体的物质。如果我们追索生命的起源,就像科学所描述的那样,生命是从单细胞开始的,然后到多细胞,再到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再到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再到鱼类、冷血动物、哺乳动物以及卵生鸟类等,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从宇宙有了细胞的存在,意识主体就找到了赋予灵魂的载体,而细胞才是一种无比神奇的存在!那么,究竟“细胞”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个问题,应该是生物学和基因科学等生命科学最难攻克的难题了。找到了这个答案,也就找到了生命的密码。
细胞的存在或诞生,打破了整个宇宙的宁静。宇宙中最神奇的物质存在—生物—脱颖而出!这个由碳、水、氧气、氢气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和金属元素构成的微小的综合体,一旦被空间意识主体赋予意识,它就突然动了起来、醒了过来,仿佛睡了好久好久,也仿佛从最悠久、最漫长的梦中醒来……它用它仅有的知觉开始感受这个世界,感受它所处的环境。也许此时,它正飘在空中,也许在一片沉寂的海洋的表面上随波逐流,也许正在一块岩石上或者一堆沙土里沉默,但无论如何,它是醒了,它悄无声息地就向这个已经沉寂了亿万年的星球,宣布了它的存在!
都说混沌的宇宙最神秘,无外乎就是对太初物质的追寻和猜测。都说意识神秘莫测,它是整个宇宙最不可思议、最奥妙的存在,其实在太初物质中,它已存在,只不过一直在沉睡。自从有了混沌的宇宙,它就睡呀睡,一直睡了亿万年,亿万年,连它也不知道究竟睡了多久,以及有没有做梦。但意识的本体,就如同生物的精子与卵子一样,绝不是完全死寂的,它只是在睡觉而已,还会不时地翻一下身,但它的意识一定是在梦中,那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存在。也因此,我们也会知道:当生物陨灭,它们不是真的无影无踪了,而是重新转入了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