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获了新的“幸福源泉”。
改了几天的网络热梗表情包包,在他面前,那都不是事。
既好笑,又将博大精深的汉语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若要问,什么样的语言艺术,最能体现汉语的精妙,莫过于——
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猜到了吧?
说的就是最近火遍网络的废话文学。
有多火?
打开微博,废话文学——
点开公众号推送,废话文学——
看看新综艺,还是废话文学——
这个月以来,飘算是被废话文学包圆了。
影视剧更是“重灾区”。
几乎每一部经典老剧,都参与了废话文学的狂欢。
回想废话文学刚兴起时,飘也是边笑边迷惑:
这有啥啊,不就是车轱辘话重复说嘛,怎么火成这样。
别说,一番深入研究后,飘发现——
废话文学简直是社交学最重要的一环。
“废话文学”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对话。
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尖锐、困难、有风险的问题,又避无可避时。
记住,这时一定要学会使用废话文学。
因为废话文学在社交领域里的第一项用处就是——
应付。
来看看网上废话文学十级学者怎么拆解废话文学。
分四大类。
第一大类——词语解释型。
将对方的话,拆开揉细,再还给对方,同样不失为一个取(讨)巧(打)的回答。
这一类型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影视剧里的例子太多了。
随手一举,都能凑齐一部《废话外传》——
“来处来,去处去”。
虽说透露着一种敷衍抬杠的气息,但绝对是江湖游侠应付他人最佳的说辞。
像白展堂,从小就知道如何运用这套说辞搪塞。
那你什么时候有空
有空的时候自然就有空了
除了七侠镇的侠客。
使用者还包括春日市的小新、比丘国的老者。
在和小玲姐姐的聊天中,小新认识了废话文学的奥妙。
上学很有趣吗
有趣的时候很有趣
无聊的时候很无聊
“**的时候就很**”句式实在太好用。
被妈妈询问时,一样能原封不动套上——
上幼稚园好不好玩
好玩的时候很好玩
妈妈竟然也没觉得有啥问题。
就连大唐高僧唐三藏,佛法懂得再多,也对这个句式无力招架。
-请问老者,这城门上写的是比丘国,怎么改成小儿城了?
-原本啊,这是比丘国,这如今改名小儿城了。
……这让人怎么回。
别问我,我不懂。
你以为只在影视剧里出现?太小瞧它了。
学学余华,怎样答记者问——
记者:“法国作家和中国作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余华:“最大的区别就是法国作家用法语写作,中国作家用中文写作。”
而没有记者采访的你。
碰上家庭聚会,亲戚咄咄逼人问个没完时,就能用它,一招抵一万招——
亲戚:多大了?
你:不大不小了
亲戚:啥时候找对象啊?
你:等有对象时,就有对象了。
亲戚:你们互联网公司跟其他公司有什么区别呀?
你:互联网公司是干互联网的,其他公司是干其他的。
亲戚:你每个月能开多少钱工资?
你:开多少拿多少吧。
这类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容易使用的对话形式,是废话文学入门级。
只要你掌握了,你就会了(废话文学真上头)。
第二大类是——
重复堆砌型。
简单说,就是把相同意思的字词,颠来倒去地说。
就比如《武林外传》里,老白说的“抓住”和“逮”。
明明是一个意思,但说出来就是可以这么斩钉截铁!
发现没,这类用法,最常出现在一个场景里。
领导发言。
《炊事班的故事》里的老高,就是运用这种文学类型的高手。
全班同志在热烈的气氛中
展开了讨论的热烈
在自我批评的前提下
展开了批评自我
在认识提高的前提下
认识了提高
但要说将它展现到极致,也剖析到了肌理的电影,当属《哈利波特》。
凤凰社那一部里,乌姆里奇的一段发言,就完美诠释了废话即自我的发言过程。
让我们保持应该保持的
完善需要完善的
摒弃理应禁止的措施
虽然罗恩听着什么都没表达。
但赫敏聪明的大脑就品出来了,“说明魔法部开始介入霍格沃茨了”。
所以,不要老吐槽领导的发言是废话。
听不懂就是废话,听得懂就……可能是废话,也可能不是。
一句话,这类废话文学有一层政治文本的韵味,就看领导说话水平有多高,听话者觉悟有多强(不是)。
而第三类,则是数字换算型。
简单举几个例子——
一日不见,如隔24小时。
台上一分钟,台下60秒。
十年磨一剑,五年磨半剑。
十年生死两茫茫,五年生死一茫茫。
千里江陵一日还,五百里江陵半日还。
比起前两种,是不是很简单——
“谁能想到这个17岁的花季少年,7年之前,竟然只有10岁呢?”
而且,它最好用的地方在于——
听起来好像很有水平很有道理很会算。
说快一点,还能让人回一句:对啊。
而废话文学的最后一个种类,首尾矛盾型。
这种道理上跟第二类很像,前后对立着说就完了。
螃蟹死之前,还是活的。
你要开心,这样就不会难过了。
我就是有点胖,不然我挺瘦的。
如果夏天不热,那还挺凉快。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能短到哪儿去?
但凡你这话有点道理,也不至于一点道理都没。
《仙剑三》里,雪见就是用这种句式,唬得景天一愣一愣的。
《蜡笔小新》里,小新用它向恩人表示感谢,一样把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插一句:小新真是废话文学大师。
《鱿鱼游戏》里,韩美女则用这种句式,避开了张德秀对自己水平不行的质疑。
但要说这类型的资深玩家,还是老白。
是的,又是他。
忽悠小贝不去华山时,他说——
提醒大嘴创新菜式时,他说——
但就这样一个废话王者,也会被小·媚眼发射者·转圈能手·二代赛貂蝉·翠的废话打败。
至此,废话文学的四大类,词语解释型、重复堆砌型、数字换算型、首尾矛盾型,都教给你了。
学会了,你就能像影视剧里废文先驱一样,成为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的应付高手。
学不会?
那就多看几遍。
别以为废话文学的精髓,只是一句话重复来重复去的敷衍。
真正有意思、境界高的“废话文学”。
看似毫无意义,其实能读出好几层“言外之意”。
讥讽有——
《甄嬛传》里,叶澜依的一句“皇后贤惠起来还真贤惠”,看似重复堆砌。
但言外之意,其实是对皇后人格的一种讥讽,意指皇后平时其实是不贤惠的。
不言而喻有——
还是《甄嬛传》。
皇上大怒问银子都哪里去了,太监苏培盛回说银子这么好的东西,自然有他的去处。
看着空洞,其实主仆二人都心知肚明,银子是被贪官给吞了。
感情递进有——
《还珠格格》里,尔康对着紫薇说的一大段《喝水论》。
看似凑字数,其实是表达他对紫薇身体变好,有了喝水欲望后的欣喜。
你看,只要编剧功力扎实,就能把看似“废话”的台词,用出几分言外之意。
《岁月神偷》。
先前,小弟每次回家,爸爸问他学校教的什么,他都回说中文教中文,英文教英文。
一套操作,可以说是深谙废话文学之精华。
但到了后面,爸爸再次问他学校教了什么时。
他答案不一样了,会说中文教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英文教了“man、I‘m a man”。
前后一对比就明白,小弟长大了。
影视剧中,“废话文学”用得好,一句顶一万句,既有趣,又耐人寻味。
它其实是人与人交流的一个留白。
该说的,想说的,不能明说的,都在这一句句“废话”里。
相信你一定在影视剧里看过这些对话:
或者是这类:
也在网络上遇到过这样的句子:
废话文学是什么意思呢?废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废话文学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废话文学是怎么回事吧。
知道废话文学意思的人,都会知道。废话文学最近很火,其实就是因为废话文学在网上火了起来。
大家可能会很惊讶他们怎么会知道呢?但事实就是这样,小编也感到非常惊讶。
“废话文学”一开始走红,除了这种说了等于没说的好笑之外。
还是对以上这些信息量奇低,纯属浪费时间的文章与影视剧的讽刺。
简单来说,就是用“废话”讽刺“废话”。
看别的书,学习别的视频,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而看这一类的文字和视频,则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所以废话文学的出现,本身就是对互联网低密度信息的一种嘲弄和批判。
但随着它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
废话文学,渐渐成了众人对传统社交方式的一种叛逆。
在固有社会文明的规训下,人与人的对话往往有着一些不成文的习惯。
最基础的,有问有答,有来有回。
而废话文学,则颠覆了这一种预期。
说了一大堆,但什么都没说的回答,跳出既有的对话期待,给人意想不到的新鲜感。
包括最近的凡尔赛文学、发疯文学、糊弄文学,也是因为这份新鲜感而走红。
例如凡尔赛文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一些高级事物的存在,往往抱有一种拥有即幸运的态度。
但凡尔赛文学则完全直接颠覆了这种想法。
通过欲扬先抑、明贬实褒、看似抱怨实则炫耀的文字,来向外界不经意地透露出自己的绝命不凡。
这种反差感才是它为众人所积极创作的原因。
再比如发疯文学。
以一种强烈的、夸张的、歇斯底里的“琼瑶式”文字,去表达内心所求,让对方更深切地感受到说者的情绪浓度。
在使用这些手法时,人们不再受制于传统语言表达规束,也脱离了社交体系的捆绑,找到了自由表达的快乐。
就像朱自清《论废话》里说的,“得有点废话,我们才活得有意思”。
朱自清为废话正名,是对功利主义的反驳。
而大众对废话文学、发疯文学等的热捧,其实也是对传统社交方式的一种跳脱。
不必事事有用,句句真理。
太沉重的交流,反而使人对社交望而却步。
善用废话,不仅能稀释生活中那些厚重扎实的交流。
还能让彼此的关系,多留几分空间与分寸,变得轻盈点。
既然这样,多点“废话文学”,又有何不可呢。
况且,好的“废话”,还真不是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