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雅战场系列73:吕珍鸟(5)
作者:马斯特
众所周知,主席专门撰写了白求恩精神,即“不自私的专业人士精神”,表现出对工作的极端责任和对人民的极端热情。(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1939年,白求恩曾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工作过4个多月。在此期间,吕正操见证了白求恩是如何“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并与之交往甚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就来说说这些事。
(一)第一印象:一个为工作而生的人
主席在文章中说,白求恩五十多岁了。实际上,白求恩是1890年3月出生的,1939年11月12日牺牲时,还不满50周岁。初见白求恩,给吕正操的印象是一个“为工作而活着”的人。
1939年2月19日,白求恩率医疗队从冀西出发,穿过日军封锁线,抵达冀中根据地。听说白求恩要来,吕正操特地让厨房准备了4个菜。这在当时已经是最丰盛的了。
白求恩匆匆吃完饭,就要求去工作。他很清楚,当时战斗频繁,伤员很多,急需治疗。吕正操考虑医疗队经长途行军刚刚抵达,肯定很劳累,便提出先休息一下,后面有做不完的工作。
白求恩一听就不高兴了,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说话时态度还有点生硬,随即拿出医疗计划给吕正操看。原来,他在途中就制定了工作计划。当天,白求恩就下到部队,检查部队医疗情况,医治伤病员。
在冀中期间,白求恩率医疗队一直跟随贺龙的120师司令部行动。他坚持上前线,在火线附近开设救护所,认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伤员后送时间,及时抢救,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死亡率。
那段时间,冀中根据地发生的一些较大战斗,如吕汉、齐会、宋家庄等战斗,白求恩的救护所都开在火线附近,最远的不到4000米,最近的只有1000米左右,子弹、炮弹频频从救护所上空飞过。齐会战斗中,救护所设在离火线约2500米的一座小庙里。1颗炮弹飞来,把小庙外墙给炸塌了。即使这样,白求恩还是继续做手术,拒绝后撤。齐会战斗打了3天,白求恩3天3夜没有离开过手术室,一共为100多名伤员做了手术。
3月3日,是白求恩49岁生日。此前一天,他连续为19名重伤员做了手术,一直忙到早上6时才休息。直到中午醒来,他才想起自己的生日。以这种方式、在异国他乡过生日,他倍感自豪,在日记中写道:“在前线,我是年龄最大的战士。”这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生日。
为了让医疗队适应战争环境需要,白求恩专门设计了一种桥型的架子,可以驮于马背,一头装药品,一头装医疗器械,白求恩将其命名为“卢沟桥”。需要时,卸下架子,马上就可以治疗伤病员,也可以动手术。
在冀中的4个多月里,白求恩率医疗队一直跟随部队行动,转战750多公里,完成战地手术315次,还帮助部队建立了13个手术室或包扎所,给当地医护人员上培训课,联系购买药品等。他曾对吕正操说:“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多做工作、多做贡献。”
(二)惺惺相惜,两人交情甚笃
白求恩身上让吕正操敬佩的,除了一心扑在工作上以外,还有他对中国人的热爱之情。
6月底,东征医疗队返回冀西。途中在清风店等待过封锁线时,白求恩发现路边有个老乡在痛苦地呻吟,就主动过去查看。经过检查,这位老乡患的是肺脓肿,只有手术才能彻底治愈。这个地点离封锁线很近,是危险地带,但白求恩坚持做完手术再走。这也是白求恩在冀中做的最后一个手术。
在频繁战事的间隙中,吕正操与白求恩惺惺相惜,相互敬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几个月后,当年10月底,吕正操去晋察冀军区开会。白求恩听说后特地赶来看他。当时,白求恩的病情已经很重,身体非常虚弱,但精神状态很好,依然很乐观。就在两人叙谈期间,远处传来激烈的枪炮声。白求恩立马站起来,一边询问有没有伤员,一边向枪炮声方向走去。途中看到有伤员后送,立即赶到救护所去救治伤员。
此次见面后不到半个月,白求恩就去世了。对此,吕正操晚年在回忆录中仍然感慨:“可以说,他是为了工作而活着,又是为了工作而死去的。”
在吕正操的印象中,白求恩性子急,脾气不大好,谁不让他工作或谁的工作没做好,他就会发火。
白求恩临去世前,给聂荣臻司令员写了一封信,把私人物品分送给他的中国朋友,其中“马靴、马裤,请转交吕(正操)司令”。可惜的是,这两件物品后来在残酷的反扫荡中遗失了。
在这封信中,面对死亡的白求恩没有丝毫伤感,只有“不能继续工作”的遗憾。在这份临终遗言中,他还念念不忘工作上的事。他在信中写道,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用于治疗疟疾和贫血。并特地叮嘱:不要到保定和天津一带买药,因为那边的药价比上海和香港要高出2倍。同时认为,在中国期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
在白求恩的建议下,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创办了制药厂
此外,他在信中特地请聂司令向国际援华组织请求,能否拨一笔钱给他已离婚的妻子,称“不能因为没钱而把她遗弃”,同时转告前妻“我十分内疚”。白求恩义无反顾地来到中国,对前妻也有情有义。
白求恩去世后,晋察冀军区为他在唐县军城山修建了陵墓,聂荣臻等领导题了词。吕正操的题词是“人类解放战线上最英勇的战士”。建国后,白求恩遗骨迁葬于石家庄烈士陵园。
笔者认为,新时代同样需要白求恩精神,这种精神永远也不会过时!
白求恩学校成立大会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