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故意选择了新旧交替的时代。贵族生活式微,新世界的大门慢慢打开。剧中人物如何与时代冲突?当和平的美梦消失,战争的创伤没有消失的时候,作为必须前进的感伤,《唐顿庄园》是对历史的深情回顾。
文|彭齐
编辑|宋函
1
国王和王后要来了。
信使带来消息,约克郡的庄园乱了起来。格兰瑟姆伯爵和夫人严阵以待,老夫人依旧是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样子,剪了短发的大小姐玛丽已迈入第二段婚姻,二小姐伊迪丝在田间小路上潇洒地开车,三女婿汤姆望着草坪上玩耍的下一代。
楼下又是另一番景象,女管家休斯太太告诫大家,「屋子里所有的平面都要擦得闪闪发亮」,厨娘帕特莫夫人用她那副尖嗓子感慨,「一顿皇室午餐、一场游行和一顿晚餐?我得坐下歇会。」托马斯看起来......好像有了新的桃花。前来监督的国王管家和总厨不太好惹,大小姐不得不请老管家卡森重新出山。
终于等到那一天,国王陛下来了。庄园的主人微笑行礼,仆人列阵迎接,一切按部就班,直到老夫人拄着拐杖,行完礼,站不起来了。
面前伸出的是国王的手,「需要帮把手吗?」
老夫人抬眼,慢悠悠地开口,「劳烦您了陛下,不然我就真起不来了。」
这是英剧《唐顿庄园》阔别四年、重新归来的电影版预告中的镜头。距离第一季初登荧幕已经过去9年,熟悉的片头音乐响起,仿佛瞬间回到了第一集。同样是信使带来消息,庄园的继承人死于泰坦尼克号的海难,带出了前几季的核心矛盾:在限定继承法的规定下,继承格兰瑟姆伯爵家业的不是三个女儿,而是一位连刀叉都使不好的远房表亲马修。大家心知肚明,让这份家产不流外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其中一个女儿可以和马修结婚。
后来的故事一句话真说不清。大小姐玛丽和大表哥马修上演了一出《傲慢与偏见》,最终修成正果,然后马修就狗血地去世了;二小姐伊迪丝见人就爱,却到第五季还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三小姐西比尔大胆跨越阶级,和司机谈起了恋爱,后来死于难产。仆人的世界里,爱恨情仇一点不少,恪守秩序和体面的管家卡森与休斯太太结婚了,虐恋夫妇安娜和贝茨跟凶杀案扯上了关系,威廉死于战争,留下小厨娘黛西,托马斯使坏的时候让人恨得牙痒,但不被当时社会所容的同性恋身份又总能赚上观众一把眼泪。
2005年,美剧《越狱》闯进了中国观众的视野,成为一代人的启蒙美剧,从那以后,找字幕下资源,追最新美剧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前一年完结的《老友记》被反复拿出来播放,后又有同类型的《生活大爆炸》一播就是12年。从老牌电视台的《傲骨贤妻》和《绝命毒师》,到Netflix一炮打响的《纸牌屋》和HBO的《权力的游戏》,每个剧集都有不小的粉丝群体。
相比之下,让我们惦记的英剧实在不多。《神探夏洛克》算一个,连演员本人都知道了「卷福」和「花生」的外号,「smart is the new sexy」配上福尔摩斯那张「马脸」传遍了社交网络,想当年人人翘首以盼贱贱的莫娘又要耍什么新花样。《黑镜》也不错,尤其是在某些预言已成现实的今天。还记得第一集那个迫于压力和猪交配的首相吗?可惜自从美国人接手后,主题的深度就差了很多。
再有就是《唐顿庄园》了。一部讲述一战前后贵族生活的古典剧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让我们念念不忘至今?不止是精致的布景,华丽的戏服,优美的田园风光,还因为每一个住在庄园里的人,都对生活怀揣着不同的希望,观众惊讶地看到,无论地位高低,他们的快乐同样令人动容,而伤痛不分孰轻孰重,都同样使人心碎。
编剧有意地选择了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贵族生活式微,新世界的大门正缓缓敞开,剧中的人物如何与时代产生碰撞?当和平的迷梦不再,战争的创伤挥之不去,带着必须要前行的感伤,《唐顿庄园》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
电影版《唐顿庄园》海报 图源网络
2
一战时期,庄园里来了位上过战场的男仆朗。患有PTSD的他,会在老爷接待军官后不停发抖,以为那些军官要把他带回战场,半夜,他也会在枪林炮火的噩梦中惊醒。一向不与人交善的女仆奥布莱恩走上前安慰朗,因为她的弟弟也有过同样的症状。男仆托马斯看到奥布莱恩大发善心,忍不住嘲讽她,「你这个人,有时尖酸刻薄,有时又有妇人之仁。」
细细想来,这个评价好像可以用在《唐顿庄园》里的很多人身上。那些初见时给人印象不佳的角色,总能在某个时刻扭转观众的印象。玛丽自私、势利,不愿为死去的未婚夫服丧,瞧不起非贵族出身的马修,整天奚落伊迪丝。但当她误闯了仆人的房间被发现后,马上道歉,被问到为何要向仆人道歉,她说,「我做错了事就该道歉,这是我的原则。」厨娘帕特莫太太整日吼黛西,却也会善意地提醒她,托马斯并非值得托付的良人。随着帕特莫的脾气愈发暴躁,观众也很快了解到,那是她对于自己即将失明的恐惧。楼下的「宫斗小公主」托马斯耍了几季的坏心眼,却在西比尔小姐难产去世后痛哭,因为她是这个大宅子里唯一让他感受到人情味的人。
那些看起来永远体面正直的人,也会不小心露出自己或脆弱、或叛逆的另一面。不苟言笑、严厉铁面的管家卡森过去是个在舞台上表演的喜剧演员,总是喜欢讲述「夫人带给了他幸福生活」的老爷也在一次深夜差点犯错,和仆人来了个亲密接触;贝茨的过去在安娜的不依不饶中逐渐揭露,他结过婚,进过监狱,后来还面临谋杀的指控;与小姐们关系甚好的安娜也会在早上铺床时,一把抓起小姐床头的饼干递给没吃早饭的黛西,冷漠地告诉她,「小姐们从来都不吃,却每天都要换新。」
从人物角色的塑造来说,《唐顿庄园》是成功的。在大量的群像戏中,人物没有绝对的善恶,这也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从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窥见人性的光辉和脆弱。除此之外,一部走红的剧集总少不了一对众人皆爱的CP,玛丽与马修这一傲娇女+穷小子组合经历了两季的风雨,步入婚姻殿堂,也将剧集推向了高潮。
编剧的「险恶」用心还在于,当饰演马修的演员丹 · 史蒂文斯决定不再签约,转而赴好莱坞发展后,他们本可以给大表哥安排一个光荣的结局,为国捐躯或远赴他乡,而不是一脸春风地开着车,惨死于乡间小路上的车祸。总之,核心人物因演员辞演而猝死从来都是美剧的「话题制造机」,在英剧《唐顿庄园》里也并不例外,大表哥之死为此剧带来了持续的热度。紧接着,难得的是,无论是那些叫嚣着大表哥死之后弃剧的观众,还是忍痛看下去的忠心粉,都没能影响剧中人物继续生活在这一座诺大的城堡里,反复上演悲欢离合,并且成长为更好的人。
饰演「大表哥」的丹 · 史蒂文斯 图源网络
现在想来,唐顿是一部失去的历史。贵族失去往日的荣光,楼上楼下的人物不断失去他们的爱人和朋友。在失去中,成长光谱最明显的是司机汤姆。出场时,他是个愤怒的爱尔兰青年,喜欢读共产主义书籍,对政治怀抱一腔热情,希望改变贵族与穷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但表达方式却是幼稚的。
战时征兵,他本打算入伍后当众闹事,大肆羞辱一番英国军队,却因为身体问题没能入伍。他又准备在主人的晚宴上闹事,泼军官一身粪汤,也未能如愿。他追求西比尔小姐,不断向她强调,战争结束,阶级就会被打破,并迫使她抛弃家人,跟自己私奔。
他们最终得到了家人的祝福并结了婚。西比尔难产死后,汤姆成了家里突兀的存在。伯爵夫妇尊重他,马修和玛丽愿意与他共事,但他总觉得自己不属于唐顿。有一天,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从政呢?那不是曾经的他最有激情的领域吗?怅然若失的他表示,政治已是过去,那些对于公共事务的疯狂随着妻子的离去一同消散了,仿佛前尘往事,令人恍惚。
这是小司机的成长史,从不知天高地厚的愤青到贵族小姐的忧郁鳏夫,他失去了爱人、热血和青春,收获了责任和一个大家庭。没法说是好是坏,在唐顿,没有人沉湎于过去。
汤姆和西比尔 图源网络
3
第一季时,不少对话都在床头发生,伴着闪烁的蜡烛和煤油灯的光亮,老爷和夫人讨论起三个女儿的婚事,打趣伊迪丝恐怕只能留下来陪他们做老女儿了。等到了第二季,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宅子里的人就习惯了电的存在。卡森自然地拿起电话,而不是被听筒里的声音吓一跳,入夜,黛西为了安慰因为参军愁眉不展的威廉,对他说,「你发没发现,我不怕电了!」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1912年,也是这部剧集开始的时间。英国社会处在由近代向现代转型的时期。国家已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和平期,人们都沉浸在和平带来的繁荣中,这一时代被称为「爱德华时代」。贵族生活正如剧中所呈现的一般,精致、奢侈、等级森严,早晨有男仆熨烫报纸,更衣和三餐由仆人服侍,小姐们无需工作,只需每天不停换衣服参加各种下午茶和晚宴。另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新的社会阶级和工作在诞生,唐顿女仆歌薇就去应聘了打字员,妇女解放运动初现端倪,代表着工人阶级利益的工党崛起。
世外桃源般的唐顿并不能逃脱种种变化的侵蚀。马修初来时,说自己要工作,老夫人讽刺地问,「什么是周末?」她去找马修讨论限定继承问题时,一屁股坐在转椅上,一脸惊恐,不知道那是什么怪物;歌薇说当女仆的生活很好,但不是她想要的,她学习了函授和打字课程,成为了一名秘书;西比尔的新「裙子」神秘得很,正当大家在客厅等待得不耐烦时,她下来了,自豪地展示自己水蓝色的裤子;伊迪丝学会了开车,西比尔常去镇上的政治集会,参与拉票。连老夫人嘲笑女仆的话语中也透露出当时的世界局势,「她是疯了,脑子有问题,还是为俄国人工作?」
第一季末尾,伯爵一脸沉痛地宣布,英国已与德国宣战,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了。如果说上面的变化还只是小打小闹,战争则真实地改变了整座庄园,乃至英国当时的贵族阶层。
在英国,贵族不仅意味着特权和世袭的爵位,也意味着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战争爆发之初,格兰瑟姆伯爵就曾为不能真正走上战场而感到羞愧。镜头在硝烟四起的战场和平静的庄园里来回转换,前方有九死一生的马修和托马斯,后方有男仆莫斯利不想走上战场,便央求医生在他的健康状况上做些手脚,威廉渴望作战,也不希望被称为懦夫,因此拒绝了老夫人帮他逃脱征兵的好意。
随着伤兵不断被送往医院,唐顿最终变成了一个临时的疗养院,供军人们进行康复,女士们都成了临时的护士,庄园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有失明的继承人收到家里的来信,说爵位即将传给弟弟,他随即自杀了;马修一度无法走路,托马斯为了回到唐顿牺牲了一只手,威廉死了。
根据统计,在一战的第一年里,每七位贵族军官中就有一位在前线战死。战后的贵族人丁大大减少,成为贵族阶层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在马修死后,观众也看到玛丽的选择并不是那么多了,门当户对的贵族子弟所剩无多,不得不考虑一些新贵阶层,还大胆地跟新男友来了一次户外旅行。而后几季新引入的角色萝丝大胆向男士求爱的举动,更反映出战后完全不同于战前的社会新风气。
当战争结束,贵族小姐西比尔发现世界重归无聊,她走向了汤姆。一场流感席卷了唐顿,并最终导致了马修未婚妻拉维尼亚的死亡。这场流感对应的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导致了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500-4000万人死亡。激进的爱尔兰人汤姆则代表了爱尔兰自1801年并入英国后,不停爆发的独立起义,直到1921年,爱尔兰南部26郡宣布独立,北部6郡仍属于英国。而汤姆和老爷激烈争论的西比尔女儿该信仰天主教还是新教,则反映了在宗教改革下产生的新教与旧天主教的矛盾。
从第三季开始,唐顿庄园不停面临经济危机,还面临过被出售的风险。当然,每次总能靠着一笔飞来的财富,或者管理者精明的经营决策化险为夷。在电影版的预告里,有一个镜头是玛丽在犹豫是否应该离开唐顿。六季的剧情里,观众跟着主人公一同回到了歌舞升平的爱德华时代,见证了战后的风雨飘摇,宅子里的人来了又走。据英媒报道,唐顿庄园拍摄地海克利尔城堡还因此成为了旅游景点,借此赚了一笔钱,为城堡的修缮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这么说来,人终将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承载记忆的唐顿庄园一直在那里。
海克利尔城堡 图源网络
44
2002年,年近五十的编剧朱利安 · 费罗斯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机。在二流演艺行业跑了三十年的龙套,如今他改做编剧,要写一桩发生在庄园里的谋杀案,借此反映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这就是获得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奖的《高斯福庄园》。
费罗斯发现,以英国的贵族阶级为背景进行创作是一条通往成功之路。他所创作的《唐顿庄园》的成功就是个例子。他本人并不出身于贵族阶层,但一直对贵族题材十分痴迷。在伦敦西区剧场里演戏的落魄日子里,他自称自己滑稽小老头的长相,只能去演些牧师、上校、乡村医生之类的角色。闲暇时间,他就做贵族历史考据,从服饰、餐具到音乐,对贵族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后来,他去了好莱坞,无非还是演些小角色,依旧痴迷贵族生活,直到靠着自己编剧的贵族影片出了名,成为了金牌编剧,也娶了位贵族太太,还被加封为终身贵族,顺理成章地进了英国上议院。
英国不少文化界人士都批评费罗斯是个「势利小人」,认为他过度美化了贵族和阶级秩序。帕特莫夫人患了白内障,主人不但出钱送她去伦敦动手术,还承诺为她保留职位;玛丽会为威廉安排好请假事宜,让他放心回家看望生病的母亲;西比尔得知歌薇的文员梦后,四处为她留意工作机会,并把她推销给了前来装电话的先生,还利用伯爵的书房进行面试;安娜和玛丽,更是一起抬过尸体的「情谊」。
质疑者们不禁发出声音,历史上的主仆关系,真如剧中所描述的那么温情脉脉吗?老爷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贝茨,我以为我们是朋友」是否显得可笑?
在唐顿,楼上楼下虽然也会私下里互相吐槽,但两方总能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并一致对抗外面的世界。或许费罗斯真的是个「势利小人」,或许是为了剧情需要,毕竟这不是一部表现贵族家庭内部斗争的八卦剧。
《唐顿庄园》的电影版一出,身处今天这个日益混乱世界中的观众,也选择性地忽视了那些关于等级的暗喻,而怀念起旧世界的文明和秩序来。一百年前的世界,家族、忠诚和体面大于一切。想象一下,把老夫人放到今天,她该如何评论那位只会用简单英文单词造句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