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年级开始,单词解释、文章写作、仿句在国语基础知识中的比重提高,逐年上升。
除了课本里面一些重点的词语要求解释之外,在做课外阅读理解的时候,同样有词语解释的题目。
即使是一二年级成绩比较好的小朋友,遇到这样的题目也不能做到完全正确,更不用说基础薄弱的同学了。
那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吗?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个问题,其实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二》中已经回答了。
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怎么做?
方法一:查字典
字典是不开口的老师,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我们可以查字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也可以查字典。三年级起,课文是没有注音的,当我们遇到不能确定的读音时,也必须先去查字典。当然,我在制作教学视频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
方法二:拆字法
比如湿润的东风,湿润是什么意思?
湿是潮湿,润是滋润,那么湿润就是土壤、空气等潮湿而滋润。
方法三:动作演示法
可以演示相应的动作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比如《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的词语:摇头晃脑、手舞足蹈……
方法四:近义词替换法
增添的近义词是增加;
仔细的近义词是细心;
明朗的近义词是明亮;
……
方法五:反义词否定法
凌乱的反义词是整齐,意思就是不整齐;
犹豫的反义词是果断,意思就是不果断;
……
方法六:联系上下文
这种方法在阅读理解中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常考的,主要是考察孩子的概括能力。
除了第一种方法,其他的只适合有一定词汇积累,有一定概括能力的小朋友。
其实,小学语文考的更多的还是课内的知识,就算是课外的阅读理解,会考的词语还是学过的词语。
要想快速提升词汇量,主要方法就是多看、多读、多背。
把我们的生字卡片打印出来,
装订成一本,每天翻看一下,
观看重点字词的讲解时,
一边观看,一边做笔记。
每篇课文都要背诵。
以上是我能够想到的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了。
当然,接下来我们也会更新一些词语解释的题目,先让孩子尝试着写出意思,然后再去查字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