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为朝廷,但偶然瞬间玩具的升起;但是对于底层的老百姓来说,这几乎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乃是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中的优秀篇章也得以入选高中语文教材。部编版高一下册语文,就摘录了他的一篇经典文章,叫《促织》。
这篇文章的主题非常简单,就是古代皇帝喜欢斗促织(蟋蟀)、在民间征蟋蟀产生的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文章中主人公以及主人公儿子的三次自杀。
文章的主人公叫做成名,是一个老实巴交的读书人,为人迂讷,被迫当了里正。因为在限期内捉不到健壮的促织、而又无力购买“市内游侠儿”的促织,短短时间内两次自杀。而后在妻子的劝说之下,以及妻子求告巫婆后得到了一只健壮的促织,才让他免去了自杀之苦。
但文章重点描绘的是成年儿子的自杀,成名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只健壮的促织,想要以此来为官府交差,不料被被好奇心重的儿子放出来玩耍,在捉回去的时候,不小心将其毙命于掌下。慑于母亲的打骂,以及对父亲惧怕,直接跳井自杀。
短短的一篇文章,写了三次自杀,而两个人的一对父子的自杀原因几乎都如出一辙。成名的自杀显然是慑于皇权、慑于官府的压力,毕竟之前在限期内无法完成差事,被打得两股间脓血流离,实在无路可走。
而他儿子的自杀,也是慑于父亲的惧怕。这只促织几乎可以说是父亲用生命换来的,就因为他的好奇心,险些把全家人的生命都搭上。惊惧之下,唯有自杀。
父权和皇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明显的特征,也是最常见的权力压迫。唯一不同的是,父亲对儿子之间或许还有某些温情;但封建王朝对于子民,却没有这么多的关爱。
毕竟,仅仅是不能限期交上促织,成名就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成名的两次自杀都没有能够成功,严格来说,他的儿子自杀也是死里逃生,蒲松龄写了三次自杀,其实是给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在封建黑暗的社会制度之下,个人的自杀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很多人或许觉得自杀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成名儿子的自杀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植物人状态,而他的魂魄已经化身为一只促织。看似其貌不扬,但是凶猛无比,而且能够随乐起舞。正是因为这一只促织,让他的父亲完成了差使,让他的家庭变得富庶,也让所有进献促织的官吏都得到了升迁。
在古代黑暗的社会制度之下,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无论活人还是死人,都免不了要遭受封建社会制度的压榨。难怪鲁迅先生所说,那是一个吃人的社会。
仔细思考,如何不让人“细思极恐”!
虽然看上去这一篇文章,只是写的是一个小小的促织,但其中所表达的主题非常深刻。入选部编版高一语文课本,让更多的孩子们反思那个时代,显然也是一次极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