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9月29日电(记者核电站)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上海成立了一个名为“拯救是你”的民间公益组织,每周末开设两节急救课,讲师直接使用心肺复苏术(CPR)、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科普提供比较常见的急救知识。
目前,已有700多位学员参与了该组织的急救培训和宣传活动。王梦捷是“救是你”民间公益团体的主要发起人,大学毕业后在旅游行业工作多年。2018年,王梦捷一位相熟的阿姨家里连发意外:儿子夜里突然倒在洗手间,急救车把他送到医院后也没有抢救回来。28天之后,阿姨的丈夫又在同一个地方,因同一个病因倒下了。
“一个月中,我看着一家三口只剩下一个人,这件事对我打击非常大。”王梦捷坦言,“当时我想,如果倒下的是我的孩子怎么办?如果我的父亲倒了怎么办?正是这些疑问,促使我去学习急救。”
王梦捷(右)指导学员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AED进行急救。新华社记者 袁全 摄
“来参加培训的很多学员都曾失去过至亲,我真希望这个课程早一点开,如果他们早一点学会急救,说不定就有希望拯救他们的亲人。”王梦捷说,做公益并没有所图,唯一图的就是救命。
近年来,很多公共场所都配备了AED。在王梦捷看来,AED是大家都能用的“傻瓜机”,是专为急救现场设计的设备。“你把机器拿到现场,打开它,听着语音提示,跟着一步一步做就好了,机器会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放电除颤。”但操作简单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训练和实操,“CPR只有在课上培训过了,才知道按压位置在哪,按压力度、深度、频率是否合适,AED也是需要实操的。”她说。
“救人的是人,不是机器,只有把人教会,才可以用机器去救更多的人。”尽管AED在公共场所逐渐普及,但其使用情况却引起王梦捷的担忧,“上海很多高校都布置了AED,但仍然有很多学生表示没人教他们怎么用。”
“心脏骤停的急救时间只有4分钟,有关部门应该有一个统一的预案,发生了该怎么办?谁去救?设备在哪里?”王梦捷说,下一步还需在社区、家庭等容易发生心脏骤停的地点配备急救设备,同时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普及急救知识的队伍里。
“救是你”公益团体的口号是“人人都会CPR,处处都有AED”,王梦捷表示,她希望通过团体的努力,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流程,学会做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从而挽救更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