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喝酒】医生忠告:喝一滴酒都有害,没有适量饮酒这一说

“医生,适量饮酒真的对身体有害吗?单击

今天去查房的时候,一位患者最近浏览网页时说,医学科普发现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没有“适量饮酒”的说法。一喝酒对身体有害。

想到自己之前看到的很多科普都提到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他对此观点也是半信半疑,所以就问了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

少量喝酒真的对身体有害吗?真相到底如何,且听医者良言一一道来。

1.《柳叶刀》是如何得出“喝一滴酒都对身体有害”的结论的?

在2018年8月的时候,《柳叶刀》发布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最新数据,这个数据来源于195个国家和地区。

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对这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在1990~2016年之间的694个关于个人和饮酒量的数据,以及592个关于酒精摄入风险的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分析了酒精摄入量和死亡、残疾以及疾病之间的关系。

可能大家不太理解什么是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这里我来解释一下。举个例子吧,如果我们不知道吸烟和肺癌的关系,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只需要让实验人员长期吸烟,然后进行数据统计,以此得出结论。也就是说前瞻性研究“因”在前,“果”在后。

回顾性研究就是指整理、分析病例资料,然后得出某个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这种研究方式是从“果”至“因”的。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研究胃癌和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就去寻找那些得胃癌的人,然后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共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2016年全球有280万人因为喝酒而死亡,饮酒在所有致死因素中位居第七。对于年龄在15~49岁的人群来说,喝酒就是首位的杀手。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饮酒诱发癌症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最安全的酒精摄入量是零,也就是说一点酒都不喝才是最有利于健康的。虽然短期少量喝酒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危害,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喝酒量的积累,酒精带来的危害会逐渐出现。

对于一般人来说,年龄过了4岁以后,如果每周摄入的酒精量超过100~200g、200~350g、350g时候,其寿命依次减少半年、2年、4~5年。

虽然也有一些研究指出“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其实这些研究本身也存在着局限性。之前有研究发现,法国人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比较低的,调查后发现法国人有“适量”喝葡萄酒的习惯,因此就得出结论认为适量喝酒有益健康。不得不说,这种结论本身就忽略了别的因素的影响,我们都知道能够每天喝葡萄酒的人一般家庭条件都不错,他们拥有比较高的生活品质和医疗条件。

大家可能会经常说出一些特殊的例子用以反证喝酒无害,比如某人吸烟一辈子都没有什么事情。我只能说特殊的案例并不能代表一般的结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长期喝酒还是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每个人对于酒精的代谢能力和耐受性也是不同的,这就好比有些人从2楼跳下去没有事,而有的人摔了一下就骨折了。

2.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更能喝酒,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乙醛

当人喝酒以后,乙醇就会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成乙醛,乙醛又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成乙酸,乙酸最终转变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如果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那体内的乙醛就不能及时被分解,体内乙醛的含量就会增加。乙醛本身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所以体内乙醛增加后,可出现面红耳赤、头晕等的症状。

癌症

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喝酒脸红的人是比较能喝酒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喝酒脸红的人不但酒量不行,而且不能喝酒,也不可以喝酒。这个主要是因为,喝酒脸红的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喝酒后就会代谢产生比较多的乙醛,乙醛可不是什么好鸟,它会损害人体的DNA,细胞中DNA损伤的积累会增加细胞降解的概率,长期这样就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大家可能对喝酒增加癌症的风险表示怀疑,其实早在1988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就把酒精列为了一级致癌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酒精与健康状况报告2018》,全球在2016年这一年就有300多万人因饮酒而死亡,而且这之中大多数都是男性。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喝酒可能会增加女性雌激素的分泌,而女性体内雌激素分泌增多以后就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健康明星计划#

喝酒脸红的人和正常人相比,他们喝酒得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大。相对来说,喝酒脸红的人喝酒后体内的乙醛的含量是比较高的,乙醛对于肝脏的损害是比较大的,而且喝酒本身也会增加肝脏负担,这样的话就会造成肝脏损伤。我们都知道,肝脏是具有处理脂肪的能力的,当肝脏功能受损以后,它处理脂肪的能力就会下降,所以就会引起脂肪肝。

心肌梗死

相对来说,喝酒脸红的人喝酒后体内的乙醛含量是比较高的,乙醛本身还能直接损伤血管。当血管受损以后,就会有脂质沉积在受损的血管表面,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的免疫反应后,就会形成我们平时说的动脉斑块。很多动脉斑块都是不稳定的,当人在情绪激动、血压忽高忽低、高脂饮食等的时候,斑块就有可能脱落,从而增加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健康科普大赛#

我是医者良言,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健康知识,做你身边的健康小助手,如果觉得写得还不错,对你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需求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吧!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