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是谁说的】粟裕以3万打败12万敌军,升职后众人不服,陈毅:都必须听他指挥

他说:——陈毅为政治而生,不料到了一切乱世,他率领军队作战,和军队一起死去。

因一次滑铁卢险而失职,遇上年轻6岁的下属,他再度辉煌。


他——粟裕,自小天资聪颖,身处乱世勇往直前,大器晚成。终逢前辈赏识协助,崭露头角,一鼓作气收复大好河山,被称为一代战神,惊艳了时光。


一次战争,二人相遇,此后终身相依。


陈毅于粟裕而言,是伯乐,亦是总指挥。


粟裕于陈毅,是千里马,亦是知己。


故事要从100年前说起。



初次相识,粟仰慕陈


1921年,古老的东方诞生了一支队伍——中国共产党,誓要建立新中国,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也是在这一年,21岁的留学青年陈毅,参与了发生在西方的一场爱国运动。


一年后,这支队伍与这个人产生交叉。凭借杰出的军事才能,26岁时,陈毅被任命为武汉中央军事政府学校中共委员会书记。


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协助上级,秘密发动南昌起义。


陈毅率先带领一部分学生军前往南昌,不料在半路遇上国军阻击,队伍先折一半。他有点失落,但转念一想,自己还有机会,赶忙带上剩余队伍日夜兼程,赶往朱德所在地。



此时的南昌,战争进入最后阶段,19岁的警卫班班长粟裕负责断后。枪林弹雨中,他右耳上侧脑袋被子弹击穿,随即跌倒在地。苏醒后,战友帮他包扎好伤口,艰难地向朱德前进方向赶去。


终于,陈毅、粟裕在朱德部队驻扎地相遇,但这时,陈毅并不认识粟裕。


那时,部队中有实权的带兵干部都走了,士兵们人心涣散。


朱德感慨老部队所剩无几,陈毅挺身而出协助。


朱德立即宣布今后队伍由他二人领导;陈毅宣布部队革命纪律,斥责破坏团结的士兵和队伍,并向大家解释当前革命方向,鼓励大家乐观积极、继续前进。


陈毅的勇于担当和临危不乱,深深影响了战士们,特别是将他奉为“革命丰碑”的粟裕。


接下来,朱德、陈毅率部参加湘南起义,4月上旬成功转移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会师。


红四军自此成立,立了大功的陈毅也成为井冈山红军“三巨头”之一。之后,老将陈毅率部独自作战。



小班长粟裕继续在朱德部下专心研究打仗:学习孙子兵法,学习毛泽东、朱德作战方法,学习陈毅作战思想,从战争中总结经验。


此外,他将地图贴满了卧室,一有空就看地图,还要拿放大镜仔细看,将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都记在了心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粟裕成长很快,在军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终于在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他立下赫赫功绩:歼灭国民党军第18师,活捉师长张辉瓒。


一战成名,使得不少领导,特别是陈毅,对粟裕开始刮目相看。


此时的粟裕,已经从小小的警卫班班长变成了军中一猛将。





再次相见,粟已成为好帮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形成抗日统一战线。陈毅担任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粟裕担任第2支队副司令。


次年4月,中央决定派一支队伍在江南敌后侦察,创建革命根据地。


陈毅大力举荐粟裕,他说:粟裕熟悉江南地形,有丰富的经验,是最佳人选。此外,为支援粟裕,陈毅还将手下几名得力干将全部调给他。


二人近距离的交往,就这样开始了。


6月份,粟裕奉命率部破坏铁道,设立埋伏,一举将日军打得落花流水。


陈毅听后甚是高兴,专门写信道贺:“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早迁,脱手斩得小楼兰。”


1939年11月,江南指挥部成立,陈粟二人分别担任正副指挥。陈毅将军事事物全交给粟裕,自己负责统战工作。


这样安排下来,粟裕很忙碌,陈毅却很轻松,他有点于心不忍,便亲手写对联赠予粟裕:“轻裘缓带羊叔子,食少事繁诸葛公”。


将自己和粟裕分别比作羊叔子和诸葛亮,可见,陈毅对粟裕的赞美溢于言表。


7月,粟裕率江南主力北渡长江,二人再次会和,江南指挥部改为苏北指挥部,旨在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待8月份进驻黄桥。




可这时,国共合作的另一方——国民党却开始担忧,若新四军力量日渐壮大可能会对自己不利,便想将苏北指挥部扼杀在摇篮里。


于是,韩德勤带了3万精锐部队,喊着要“把新四军赶到长江里去喂鱼”。


陈毅听此消息很是焦虑,吃不下、睡不着,还将自己珍藏的书画埋入地下,因为我部只有7000多名士兵,是敌人的四分之一。


粟裕却冷静分析道:韩部虽有3万多人,但兵力分散,兵分三路后,直接投入进攻的只有15000人,所以,我们的压力减少了一半;此外,韩部师出无名,还要冒着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罪名,士气甚是低落;我们新四军属于正当防卫,也有民心支撑,可将韩部分化瓦解,逐个击破!因此,胜算还是很大的。


这番话,成了陈毅的定海神针。


事实果真如此,黄桥战役爆发后,陈部以少胜多,用不到1000人的代价,歼灭国军1.1万人。至此,苏北新四军打出了华中最大的一块根据地。


战役胜利后,陈毅非常兴奋,在干部大会上隆重介绍了副总指挥粟裕。


这段时间,陈粟二人亲密合作,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


二人也因这几次战争名声大噪,成为了军事上的黄金搭档,初现“陈不离粟,粟不离陈”。


粟裕后来也在回忆录中写道:“长期在陈毅的领导下工作,对他非常的钦佩和尊敬,这段时间的心情也非常舒畅。”


合拍的搭档一定有合适的分工与合作,且二人乐在其中。





再次合作,二人完成众多重大战役


抗日胜利后,陈毅出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粟裕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分开作战。


1946年夏,粟裕在华中率部3万人对阵国军12万余人,七战七捷,全军大喜。毛泽东指定全军“仿粟裕办法,集中主力歼敌一部”。


这时,远在山东的陈毅却有了新顾虑,接连判断失误、部署失当。国民党三个军队一起进攻两淮,陈部接连败退,粟裕忙率部队增援,可惜路途遥远,未能赶上。


随即,两淮失守,华中陷入被动。


陈毅对此次痛心疾首,接连三次自我批评顾虑太多、决心不够,有负党与人民的付托,希望今后能集结张、邓、粟一起,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



此时,饶漱石提出以粟代陈,毛泽东分析局势后点明:陈粟不可分,陈粟合则胜、分则败。并希望二人能利用各自的优势,由陈毅主导,粟裕负责战役指挥。


粟裕听后受宠若惊,当即表示:定当挑起重担,当好陈毅同志的助手,让他有更多精力抓全局。


老战友相见,分外亲热,立即密切交谈起来:


粟裕主张放弃两淮,不与敌人内耗;陈毅却认为,两淮丢了并非坏事,我们就把包袱丢给敌人!占领城市后,他们必须分兵把守,占领的地方越多,兵力就越分散。


粟裕明了:对!这样下来,他们用于作战的部队也就逐渐减少,正好有利于我们一口一口将它吃掉。


二人一拍即合,向中央请示将华野、山野合并,先集中两个力量攻下宿迁,再向西扩张。


毛泽东来电指示,立即成立华东野战军,两军会合第一仗必须成功。


粟裕倍感压力山大,陈毅赶忙安慰:不要紧张,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军事上主要由你考虑,我出题目你做文章。


听到此话,粟裕压力有所减少,可军队内部矛盾又出现了。


年轻的粟裕成了二把手,其他高层难免不服气,开始质疑粟裕。偏偏粟裕生性谦虚低调,一心只想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不愿发声。


但陈老大不愿意了,即刻明令禁止冷言冷语,并对手下干部说道:粟裕同志是我们军中的副司令员,是你们的领导,大家要相信他的指挥和决策。记住,战场上讲的不是资历,而是如何制敌!


随后,他又鼓励粟裕大胆去做,并拿出5套作战方案让粟裕选择。粟裕一页一页看完,提出“集中兵力,歼灭进攻沐阳之敌”比较可行。


接着,便走到地图前分配兵力,具体到每师每纵的工作,一口气报出华野各支部队的配置和任务。


陈毅大为惊叹,随后二人开始酝酿具体细节。



那段时间,陈毅经常开会给将士们讲形势、后勤、作风和思想工作。


粟裕总是看着地图构思,有时甚至顾不上吃饭睡觉,一直在脑海中调兵遣将。陈毅规定,任何人不许打扰粟裕构思,粟可自主调兵遣将。


战争发起后,陈毅常常离开指挥室,别人不解,他却说:我离开这里很有必要,免得粟司令事事向我报告,耽误时间。


紧锣密鼓准备之下,二人迎来宿北大捷:国军师长戴子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共歼敌2.1万人,是大兵团作战的第一个胜利。


接着,二人一鼓作气继续完成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等,一举扭转华东战局。


二人合作的一系列战役,使得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地区的美梦落空。


也是在这几次战役中,“陈不离粟、粟不离陈”被广泛熟知,同时也验证了毛主席“二人合则战无不胜”的判断。





极力争取协同作战,分开后革命友情依旧


1947年,刘邓挺进大别山,中央军委派粟裕单独指挥外线5纵队,但粟裕坚持陈毅一同去。


这才有了后来的战果:率外线兵团跨越陇海路,开辟豫皖苏地区。


1948年,城南会议后,毛主席派陈毅支援中原局,做刘、邓的帮手。粟裕独自一人负责华野:“陈毅同志不回华野去了,今后华野就由你来搞。”


粟裕再三要求让陈毅同志回华野,但中央未接受,只好要求“陈毅同志,在华野的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要继续保留”。



之后粟裕指挥的多场战役都大获全胜,其中豫东战役歼敌9万多人,济南战役歼灭王耀武10万多人,成为解放战争以来,解放区战场歼敌最高记录。


这些功劳也记在了陈毅的军功章上。


抗战胜利后,陈重返政治场,粟继续担任军事工作,二人交往依旧密切。


1975年,陈、粟结为儿女亲家,将上一辈的革命友情延续到下一代,换一种方式存在。


二人的一次相遇,是几代人的相知。


年少时初相遇,粟裕仰慕陈毅;壮年时再次相遇,陈毅大力举荐粟裕,粟成了陈的得力助手。


待到陈毅遭遇军事滑铁卢,粟裕相助,二人共创辉煌,为新中国的建设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峥嵘岁月中最温暖人心的一束光。


我想,“陈不离粟,粟不离陈”,这句军谚的真正含义,不仅仅指二人战争期间的默契合作和共同扶持,更是二人同生共死,协同前进、不离不弃的真挚友情。


这份革命感情也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被后世人传为一段佳话。


. END .


【文| 雷小草】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首辅张居正为明朝续命100年,死后却被抄家,万历皇帝为何这么做

柳永的一首词在100多年后,居然成为了金宋两国战争的导火索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