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强和东江在合江楼见面。
惠州的母亲河东江。
罗浮山上静静流淌的溪流潺湲不绝。
惠州西湖里工作人员在打捞水面浮游物。
自动灌溉技术令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淡澳河经过大亚湾奔腾入海。
红花湖像是群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日是“世界水日”,惠州水系发达、河网密布,集江、河、湖、泉、海为一体,“一湖两江十四涌,一海三山八湿地”是惠州水生态格局的真实写照。
从古至今,惠州的水孕育了城市的文明,蕴藏着经济、文化与历史经纬。作为生产生活必需品,水滋润农田森林,是船家生活的所在,是物资流转的通道,也是深蓝经济的重要依托。穿城而过的东江,更是惠泽粤港澳大湾区4000万市民群众的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
近年来,惠州大力推动美丽河湖建设,提升全市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全市河湖综合水环境明显改善。
明显可观的是,原本“臭名昭著”的淡水河,随着整治的完成重获新生,河道瀑布流水潺潺,岸边绿林鹭鸟栖息,母亲河重获青春容颜;此前又黑又臭的望江沥,经过水环境综合整治焕然一新,人工小岛绿意盎然,河畔公园鸟语花香,水草逐波、柔蔓飘逸,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随着河湖生态改善,沿河绿道、公园成为市民不可多得的户外游玩地。每逢周末,西枝江与新开河交汇处的鹿江公园便人来人往,前来遛娃、散步、观景的市民络绎不绝;在东江沙公园,融合了羽毛球场、篮球场、足球场等大众健身场地,每天都有人在此享受大汗淋漓的畅快,运动热潮不断升温。
人们的健康快乐,是对惠州水生态改善的生动赞誉。不过,在一些隐秘的角落里,不文明的垂钓行为、随手丢垃圾现象依然存在,若要水生态持续发挥最大功效,还需要人们更加悉心呵护与妥善利用。
如今,一种新的健身方式——捡跑在惠州流行起来,市民们在慢跑中捡拾垃圾,把跑步健身和环境卫生公益结合在一起,越来越多市民加入捡跑队伍,成为守护水生态、传播文明的新风尚。
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离不开水生态文明。当前,以惠州正进一步巩固拓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加强河湖常态化管理和河湖长制建设,推进全民治水,加快建成“一江碧惠城,三带融湾区,六脉通山海”的全域碧道空间格局,为建设“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的优美花园城市营造更加美丽的水环境。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乌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