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用引人注目造句】你的年度热词是什么?

个国家的情绪成为鲜明的基础

“《觉醒年代》有续集吗?“你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续集。

”一整年里,这句网友的评论是“00后”朱晗玥最深的网络记忆。看完《觉醒年代》,她被陈延年、陈乔年的英雄事迹感动:“他们那么年轻却那么无畏,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为此,她和同寝室的小伙伴特意在“七一”当天坐高铁从上海赶到安徽合肥,前往延乔路“打卡”。那天的盛况至今历历在目:延乔路路牌周围一片花海,卡片、信纸上是一句句手写的“这盛世如您所愿”“你们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我们享受到了”。

“让我选年度热词,‘觉醒年代’当仁不让。”朱晗玥说。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热搜贯穿全年,青年人的家国情怀也绵绵不断。《觉醒年代》《革命者》等主旋律影视作品受到追捧,网友们搜索着原型人物、语录、壁纸、表情包等,感受着李大钊、陈延年等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

“‘建党百年’‘觉醒年代’这种代表政治生活主旋律的内容进入到网络热词,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也将自己心中年度热词的第一名投给了剧名“破圈”火成“热搜”的“觉醒年代”,在她看来,这部作品播出后成为剧迷们追看的爆款,因为人们从中读到的不只是对革命前辈奋斗历程的回顾,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联结与自觉传承。

流行语是时代的脚印,人们从中能看出时代、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衔;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年度推荐字词”和哔哩哔哩公布的年度弹幕中,“破防”一词横扫多个榜单……岁末交替,不少机构评选并公布了年度流行语及关键词,这些小词语映照大时代、勾勒大变迁,为2021年定格下独特的年度记忆。

网络热词背后,家国情怀成为鲜明底色。很多在过去一年里“火”过的字眼儿,不只是大家在网上随性表达的零碎感受,而是作为一种集体情感、一份共同记忆的注释。

近日夸克App与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Z世代智能信息全域研究报告》显示,“建党百年”“国风国潮”“中国航天”“奥运会”“疫苗接种”“全民反诈”“备考青年”“破防”“YYDS”等成为“95后”的年度热词。广大青年不仅关心社会大事件,还主动迎接挑战,展现出活力、自信、勇气和担当。

“如果说以前的网络热词反映年轻人更注重个性和流行性,甚至带有强烈娱乐性,现在会发现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和国家民族同频共振,在情感交汇中激活了共鸣。”郭媛媛感叹,年轻人不仅是网络世界的践行者,更是影响他人的推动者,这些浓缩年度热点的流行词,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表达习惯流变,“昂扬向上的背后是一种文化自信”。

流行语是有生命力的

“汉语盘点”最早始于2006年,是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共同发起的一项活动,宗旨是让网民用一个字、一个词描述过去一年的中国和世界,借以彰显汉语的魅力、记录社会的变迁,让人们在关心中国和世界的同时,体会汉语丰富的文化内涵,鼓励全民用语言记录生活,描述中国视野下的社会变迁和世界万象。之后,多家机构跟进参与至今。

如今,年度流行语和热门字词的评选,相较于以往更受关注。回顾2021年,“觉醒年代”“建党百年”“小康”“双减”“躺平”“YYDS”“破防”“绝绝子”等成为各机构和媒体发布的年度流行语中的高频词。这些热词既承载着人们对过去一年社会发展的记忆,也传递着人们对生活的态度,还折射出社会语言文化的最新变化。

“新词新语新义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社会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词语必须紧跟时代和社会,要及时反映社会及社会心理的变化。”知名语言学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李蓝对几个基本已进入全民词汇的流行词印象深刻,“‘内卷’和‘躺平’是两个很有创造性的新词语,大概率会进入全民词汇”。

他解释说,“内卷”源于一个翻译家的杰作,英语原词为“involution”,这个翻译家将其翻译成“内卷化”,指的是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最先流行于高校,既可用来形容教授之间的竞争,也用来形容学生之间的竞争。现在已成一个社会通用词语,意思开始转变成“低效竞争”“恶性竞争”或“激烈竞争”。

“躺平”一词据说最早出现在一篇叫做“躺平即是正义”的网络帖子里。作者分享了自己的“躺平”生活:靠极低的消费和“有一搭没一搭”的零工生活了两年。

“这是一个造得很生动的词语。用一个身体平躺的动作来比喻无动于衷、无所谓的心境,形容一种对外部竞争及外部压力不采取任何反应也不反抗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并用这种生活态度来缓冲外在的压力,以此消解外部环境对个体的强制性规则。这个词大概率要长久流传下去,因为在已有的汉语词汇中还没有一个词可以表达这种状态。”李蓝说。

流行语是有生命力的。李蓝认为,一个词语的生命力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来就有表意的词语,但新出现的词语效果更好、更引人注目;二是填充了词语或词义空白。“无论如何,语言都是社会产物。网络传播实际上是语言社会传播的一种方式。语言一直在变化在创新,古今中外都如此。只不过,在网络时代,一个热词很可能在几小时之内就可以传遍全国甚至全世界。”他说。

“要相信语言这条河流天然的自洁功能”

网络的极大普及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让当下成为一个流行语飞速产生而又迅速消亡的时代。一时间,我们的社会甚至进入了“全民造句”时代。但值得关注的是,年度热词并不是一场仅仅止于“流行”的评选。例如《咬文嚼字》杂志社编辑部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中,“YYDS”“绝绝子”等被排除在外。该杂志主编黄安靖在解释评选标准时称,这涉及“社会学价值”及“语言学价值”。

近年来,网络语言中大量新造词汇占领流行阵地,一些人纷纷担心汉语将被污染。2021年早些时候,一篇引起较大讨论的文章也传递出对网络用语的类似态度。这篇名为《拿什么拯救被“梗”住的“文字失语者”》的文章,把“除了‘YYDS’找不到其他赞美的词,万物皆可‘绝绝子’”这类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的人称为“文字失语患者”,并为其对症开方。

“时时处处担心新词新语出现会使汉语变得粗糙和贫乏的想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李蓝向记者表示,在语言学界有一个比喻很形象:“语言是一条河”,这条河流承载着整个社会和所有人生。在他看来,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使用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阔、文化底蕴深厚的语言,汉语就是一条特别巨大的河流。

李蓝坚信,我们的汉语既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闲适优雅,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激流险滩,还必须有“无恶不作”这样的词语来描写人类的某些恶行。“我们不能只观察其中的个别现象,更要关注整条河流的流向和历史。”在他看来,任何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出现,都只会丰富和滋养这条河流。网络语言时起时伏,非网络传播的语言现象同样如此,“因此,对这个语言的任何担心和焦虑都是多余的”。

“汉语和汉字已经使用了几千年,现在更加活力十足。”在李蓝看来,语言文字是需要适当规范的,但在制定规范时必须充分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我们要相信社会大众的最终选择,要相信语言这条河流天然的自洁功能”。

记者:王慧峰

编辑:莫愁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