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描写英雄气概的成语】寒假古诗词复习要点精讲——《木兰诗》

木兰市

[目标导航]

1.了解“乐府”的相关知识和常用的侦查手法。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自主预习】

1.作品简介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2.文体知识

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3.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唧唧(jī) 机杼(zhù) 军帖(tiě) 可汗(kè hán) 辔头(pèi)

鞍鞯(jiān) 溅溅(jiān) 胡骑(jì) 啾啾(jiū) 朔气(shuò)

金柝(tuò) 十二转(zhuǎn) 强(qiáng) 阿姊(zǐ) 霍霍(huò)

著(zhuó) 云鬓(bìn) 傍地(bàng)

(2)重点词语

唧唧复唧唧(再,又) 万里赴戎机(战事)

策勋十二转(记功) 赏赐百千强(有余)

出郭相扶将(外城) 当户理红妆(整理)

出门看火伴(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 “火伴”)

雄兔脚扑朔(动弹) 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靠近、临近) 安能辨我是雄雌(哪里,怎么)

(3)通假字

对镜帖(tiē)花黄( “帖”通“贴”,粘贴。)

(4)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古义:只;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军书十二卷(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指确数)

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5)一词多义

① 东市买骏马(集市)

②愿为市鞍马(买)

①昨夜见军帖(文告)

②对镜帖花黄(通“贴”。)

①愿为市鞍马(愿意)

②愿驰千里足(希望)

(6)成语

扑朔迷离: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现用于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7)译文

  唧唧唧唧,木兰对着门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问木兰在思念什么,在回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市集里四处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在西边内房的床榻,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头上的金片。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地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姑娘。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整体感知】

1.内容理解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战斗的精神。

  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2.人物形象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写法探究】

1.叙事详略得当。繁笔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木兰采买鞍马一事,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既写木兰的繁忙,也呈现了一个英姿飒爽的木兰;②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一幅“少女思亲图”呼之欲出;③末段写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叠唱,生动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一朝团圆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写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妆”一段,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至于简笔,主要是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十年征战,只用六句话就交代完了。

2.语言生动凝练。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复沓、问答、排比、重叠、对偶、顶真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新奇幽默的比喻,有气势酣畅的排比等等。

【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杼(zhù) 朔气(shuò) 复唧唧(jī)

B.可汗(hán) 鞍鞯(jiān) 鸣溅溅(jiàn)

C.燕山(yàn) 金柝(tuò) 理云鬓(bìn)

D.胡骑(qí) 戎机(rónɡ) 傍地走(bànɡ)

【答案】A

【解析】B项,“溅”应读“jiān”;C项,“燕”应读“yān”;D项,“骑”应读“jì”。

2.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答案】C

【解析】C项“朔气传金柝”表现木兰在边塞军营战斗生活的艰苦,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3.下列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B.全诗详略得当,详写代父从军的缘由,更能突出木兰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性格,使人物形象

更丰满。

C.征战生活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寥寥数语,可谓简而又简。

D.征途思亲几句话描写细腻,但不符合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特点,所以应该略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木兰本是个女孩,是替父从军,思亲是人之常情,而且这部分描写一方面衬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与文后写木兰回家突出木兰女儿形象是一致的。所以D项错误。

4.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策勋十二转( )

②当户理红妆( )

③对镜帖花黄( )

④出门看火伴( )

⑤万里赴戎机( )

⑥寒光照铁衣( )

(2)选文第②段突出了木兰什么品格?

(3)请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的表达作用。

(4)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

(5)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答案】

(1)①记功;②指女子的艳丽装束;③古代妇女的一种装饰物;④同伍的士兵;⑤战事;⑥铠甲。

(2)突出了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

(3)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火伴”惊讶的情态还从侧面烘托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4)“霍霍”是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5)C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要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疏通文意,根据人物的言行具体分析人物形象。第②段中,在“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情况下,荣誉加身,赏赐无数,木兰却无动于衷,只提出“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由此可见其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这两句主要表达了“火伴”惊讶的神态。同时,也对木兰的英雄形象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

(4)此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霍霍”是一个拟声词,可从拟声词的表达效果和句中所蕴含的情感两方面进行赏析。

(5)C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互文手法叙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非实写。

5.理解型默写。

(1)《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快速奔赴战场(或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诗句是: , 。

(2)《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 , 。

(3)《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木兰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岁月而最终英雄般凯旋的诗句是: , 。

(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 。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后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 。

(6)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 。”

【答案】

(1)《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快速奔赴战场(或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木兰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岁月而最终英雄般凯旋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后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6)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