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形容时间过得快】这些“躺平”干部,咋还能心安理得?

资料来源:海外网络

“躺下”一词是指瘫在地上,顺其自然,不再热血沸腾,渴望成功,是一些年轻人经常自我调侃的流行语。

但在公职队伍中,有少数干部却真的“躺平”了——面对工作“腾挪闪避绕、庸懒散浮拖”,丢掉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类干部往往还“躺”得心安理得。这是为啥?

“每当看到别人被提拔,心里很不好受。几个领导都比我小,自己肯定没啥戏了。”一位市直机关的科长告诉笔者,从市里到乡镇,40岁左右的科级干部太多了,“大家明白,今后很多年大概要‘原地踏步’,到退休恐怕也只能享受科级待遇”。

现实中,一些基层单位过分强调干部年轻化,“领导比我小”成了不少人面临的职场现实。有些工作多年的“老乡镇”,错过了提拔的“黄金时间”,又在年轻人手底下干活,多少有些心理失衡。眼看“坑位”越来越少,自己年龄越来越大,本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他们,不知不觉地慢慢“躺平”了。

这类干部工作干劲消退、大多“不推不动”:分内事务基本完成,但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如果遇见“重担子”“烫山芋”“硬骨头”,他们便会双手一摊、两眼一闭,美其名曰“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推脱得理直气壮。

“在基层乡镇,职级晋升竞争激烈,选拔方式不够透明。”某地一位副乡长表示,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后,达到晋升年限的人很多,但各单位指标相对很少。“名额大多给了实职领导,让任职时间长、无领导职务的普通干部感到晋升空间有限,不如看清现实,趁早‘躺平’。”

还有干部临近退休,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不如“躺平”等交接。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东北某市直机关老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原主任在被调整到服务中心后,自认为退居“二线岗位”,不用继续努力了,把心思用到了诗词歌赋和游山玩水上,学习教育请假缺席,重要会议副职代劳,政策落实不闻不问,结果放松警惕,滑向了腐败深渊。

“工作干的多或少、好与坏,对升迁和考核影响不大,领导又习惯‘鞭打快牛’,何必费力不讨好?”在基层采访时,一位普通科员表示,自己不图升迁,只求过安稳日子,不想主动找“麻烦”。这种工作态度概括起来就是:“按时上班、按点下班、绝不加班。”

受制于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少政府部门的绩效考核难以细化量化,导致正向激励相对不足。有的干部觉得“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对待工作消极散漫、敷衍打折,认为“我不干反正也会有人干”。

这类想法一旦作祟,不仅让“躺平”者“躺”得心安理得,更挫伤了干事创业者的积极性。

“一开始,我觉得领导布置任务是出于信任。后来发现,是有些工作实在找不到人干。现在,我也能躲就躲、能推就推,绝不主动揽活。”在某省直机关,一位年轻干部告诉笔者,自己的工作越干越多,取得成果也不少,在同事中有口皆碑,但“评优评先是‘一把手’拍板,埋头苦干不如会来事儿”。

由于工作上手快、完成质量高、效果有保障,单位里的业务骨干往往承担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这也容易导致干事的人工作越来越忙、责任越来越大。相比之下,不干事的人却落个逍遥自在,“反正也不少发我一分钱”。

有乡镇干部坦言,不怕“躺平”干部偷奸耍滑,就怕有人不干事还能占便宜,毕竟“啥都不干难找缺陷,组织考核没有缺点”。

有些干部为啥敢明目张胆地“躺平”?在笔者看来,缺乏合理有效的惩戒和激励手段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实中,我们很少见到哪个干部因“躺平”受到责罚,也很少听说有干部因“躺平”被处理。一位乡镇党委副书记告诉笔者,对不少基层干部来说,已经习惯“只进不出”“只升不降”的“铁饭碗”。事实上,有些干部堂而皇之地“躺平”,正是抱着“我不贪不占,不吃拿卡要,能拿我怎么样”的心理。可见,对“躺平”干部决不能听之任之,要拿出有效的惩戒手段。

有基层干部说,工作不求升官发财,但付出和收获应当成正比。这提醒我们,考核机制还需不断细化,在提拔选拔、评优授奖、绩效分配中体现差别,让大家干事创业有盼头、有干劲。对那些长期任劳任怨却不受重视导致“自我放逐”的干部,也要注意通过压担子、晋升职级等方式进行鼓励。

只有让“躺平”干部躺不住、混日子的没市场,老实干事的人才不会吃亏寒心。

文/柴瑞

编辑/钟祺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