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继续造句】米希雅|如何培养自己阅读习惯的养成——生活越快 阅读向慢

经济独立的灵魂伸直斜线,野蛮生长。

连续十年读、写、早起的书法老师一名。

2018年开始写作,两年内出版签约5本书籍的95后作家《不如风雅过生活一二》《清晴可喜》《女子力》《尘微》

女子力成长学院创始人|阅读漂流瓶活动发起人|见喜书院创始人|央广网山西网记者,主持人。

目标:带领上千人克服阅读障碍,爱上阅读

口号:始于一页,抵达世界。

我是希雅,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个人精进和写作阅读干货。


01生活越快,阅读向慢。


为什么要读书?

有人说:读书,是最简单的高贵。

有人说: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还有人说:选择读书,就是选择拓宽灵魂的广度。

kindle说:读书的人,有梦可做。

林语堂说:“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看过的书藉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英国作家汤玛斯说:“书籍超越了时间的藩篱,它可以把我们从狭窄的目前,延伸到过去和未来。”

有人问我阅读的意义是什么?我说,就是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拥有一种慢的能力,然后在喧嚣中感受静定的力量,在独处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白日里,一米阳光在匀匀的落笔,那么细又那么持久,像苏州的弹评,散发出独特,唯一,欢腾的温情蜜意。

坐在车窗里,火车在停车牌前停了一站又一站,风景不断的更迭出现又慢条斯理的擦过,此时停站的位置,是苏州。毕业后,我像一只挣脱了笼子的猛兽,拼命的逃离,去追寻我所要的诗和远方。落日的温柔就像橘色的汽水,带来属于秋天傍晚十分的片刻寂静,光影交叠的霞光坠落在透明的玻璃上,又自然而然的落在我的侧脸上。我和往常一样捧着书籍,呼吸和心脏沉浸在这样一场美的好的体验中,好似窥见了什么………与自己内心的海洋交流循环,走出自我灵魂的大门。

喜欢我的人都爱这么评价我,热爱生活,简单直白,像林中一只不谙世事的小鹿。喜欢独处,用一颗澄澈明镜般的心坦然面对着整个繁华迷离的人世,我希望自己一直能保持初心,如同一注沁人心脾的泉水,直白且单纯,于喧嚣驳杂中守住己心。

年轻的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探知欲望,但是现实世界又充满了无数的诱惑,如何在繁杂的世界中寻找到真实的自我,是我还有我们所有年轻人成长的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在面对声色涌动,繁华万千时,我希望我们依旧能够在尘世间依保持一份缓慢和安宁的力量。

阅读,可以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回归宁静,抵达诗与远方,也能够让我们的人生过得至雨沛风凉,细水长流。这才是慢的真正力量。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拥有一种慢的能力,这是阅读给予每一个人的不断前行的力量。



02人可以快得慌乱失格,也可以慢得从容优雅。

我们都说阅读是一个成长的最好方式,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然而,我不无悲伤地发现,快餐式的阅读,不过像是哗众取宠的群氓。读书读过就忘了,那种可贵的读书精神并没有在人们之间开花结果。人们的阅读量却在大幅下降。

很少有人会否认阅读的好处,也没有人会不知道阅读是让人成长最快的最好方式,然而,每一个人都会给不去阅读找一个统一的借口:“没有时间。”

你总说:时间过得很快,我们转眼间就成了大人,忙着工作,忙着赶路,忙着追梦,曾经幻想着把事情做完,与喧闹的生活做一次告别…越是成长,越是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忙占据了我们的生活。做不完的作业,忙不完的工作,约不完的朋友,打不完的游戏;生活中,家庭里,我们被周围的人事所绑架,我们变的很忙,有着做不完的事情,却忽视了最简单的、纯粹的东西,阅读。

这段独白,也反映了大多数人目前的一种生活状态。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紧迫和压力无处不在,孤单和迷茫无孔不入,这便是我们想要极力摆脱,却又无法逃脱的生活常态。我们一路狂奔,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早日抵达彼岸,能够收获岁月静好,但是到头来却依然是一片兵荒马乱。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的行动都带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而阅读也许不能让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收益,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它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格局,行动,乃至人生观。

正如女钢琴家尼克拉耶娃所言:“书籍才是生活的加速器。”


以慢为快,也是一种智慧,这才是慢的真正力量。人生像是一场长跑,拼的是耐力和后劲,一时的快并说明不了什么,古语讲“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而人生的发展往往也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叫步步为营,一步一步往前走,这需要我们按耐的住性子,不被外界浮躁的环境所影响。第二种方式叫:进三步退两步,即每前进三步就要退两步,其实还是一步一步往前走,但是在这个折反的过程中却耗了更多能量和精力。

如今大部分人的前进其实都在用这种方式,因为大家普遍焦虑浮躁,总怕落后了,然而这种方式虽然消耗了三倍的能量和精力,实际进步效率却并没有提升。也就是你看起来“很努力。

其实,很多企业和国家的进步也是在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宁可错行也不愿意慢行,这导致我们的精力都消耗在了不断的返工和无用功上。

很多时候,我们看似付出了很多努力,表面上走了三步,其实有两步仍是倒退的。

快,其实并没能让我们有太多的收益。

生活在越来越快速要求结果、人际关系更复杂的世界,害怕自己总在不知不觉中失去生活处事的质量。但“慢”也不是故作从容学优雅,我想应是:定下心来练习拨繁理密的真手段。

如果让在生活中忙的团团转的成人,放下手边的事走入文字中的另一个世界就需要一番心境。

这种澹远心境是在忙碌用力的的生活里添的几笔水墨,尤其读古书和经典读物时,特别能感觉到“阅读”是一种沉淀。

古书是遗产,重要的古书虽然难读,但只要肯慢慢读,一定会读出乐趣来。我也建议读者一定要好好读纸本,不要为了查询方便而在网络上阅读。采取太活跃方便的数据供应方式阅读任何书,都会因为不断旁出而变得片断,这种形式最不合适于古籍的研读,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查询牵得团团转,而忘了书籍本身的存在。


余华在《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中写道

“我觉得自己二十年来最大的收获就是不断地去阅读经典作品,我们应该相信历史和前人的阅读所留下来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阅读它们不会让我们上当,因为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灵魂的漫长旅程,当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经典作品,那么他的少年就会被经典作品中最为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带走,当他成年以后就会发现人类共有的智慧和灵魂在自己的身上得到了延续。”


很多人都没什么真正的耐心去看经典书籍,因为浮躁的心根本静不下来,但经典的东西却是历经岁月冲刷后的真正高价值的东西,这也是我不愿意看一本书的书摘,书评看网络上的速读肤浅之书,而非要固执的永远要和书本一页一页亲密接触的理由。

教育之所以被称为填鸭,就是把知识先制成懒人包再喂养的举动,这种“未愤已启,不悱先发”的懒人包教学法,一定会引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结果。

读书,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思考的过程,而不是让别人总结好了以后,将喷薄而出的信息轻松将你的头脑塞的满满当当,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对于书摘,评论,可以帮助我们知道一本书的存在与它的大意,像是一个导游。曾经看到这么一句话,书摘无法呈现一本书与阅读者的交往获得,它更像是“third opinion(第三种观点)”。

孔子曾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随着我们的年龄的递增,生命底蕴层次开展,渐渐走向愉快自在的高梯。这是多么美丽的生命经验。

所以,我相信书是好好读才会贴心的。它需要你寤寐思服般的花时间精力去揣摩,付出辛劳。而不是打着提升效率的口号,悠哉悠哉的消费着快餐式文化。

何必呢,像一个贫穷的乞丐那样,从别人的水缸里去讨一杯微不足道的水。

所以慢下来把,沏一杯茶,翻开一本书 ,沉浸在字里行间的安宁里,当我们给阅读以深情,它也定会还我们以丰盛…

顺着文字逆时间之流而上,如果没能有绝对安静的环境,也要尽力保持自己的专注。然后在专注与安静中,独自去认识整本书、去发现一个让思想得以伸展或得到锻炼的世界。

人生苦短,读书使其美好而悠长。

03读书,是一个人的白玉烟青,夕暮昏晚。

下面说说我和阅读的故事。

最早是什么时候接触书籍,已经没有印象了。大概是从学堂里老师手拿戒尺,一板一眼,伸长了脖颈,扯着嗓子教我们诵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开始的把,当时学堂里的老师颇为严肃,只要背不下来,就一定会拿戒尺教训我们或者将诗词摘抄个百八十遍才罢甘干休。

如今想来,古诗竟不是先以温柔婉约进入我的生活,而是感心动耳,回肠荡气,不过,我当时似乎已经了解到“记忆起来,铭刻在心”的疗药之意了。中国的诗词太美了,每一个时代都留有精华。

我很幸运,因为在每一个求学阶段,老师们都在我的脑中塞下一点古诗。成年后的我,唐诗宋词依旧是我的睡前伴读之物,并且也对于我在散文文体的创作方向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

我对于诗的态度是:“尽量享受。”无论哪一个朝代、哪一种文字,只要有基本工具,就享受吧!

古今中外的名诗只是取材于小事、微感或某种熟悉的景物。譬如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杜甫稚子牵衣问,归家何太迟?——杜牧青山修竹矮篱笆,仿佛林泉隐者家。——缪鉴

诗,是所有文体中最容易被记忆的。诗是千万年代的生活知己。诗是浓缩的语言,代替我们说出一时无法言传的心情。诗是我们生活中随时可享,最精致愉快的微型阅读。

除了诗词,在脑海中记忆犹新的,是我8岁生日当天,母亲送给我的杨红樱老师的全套书籍,这是我有生以来获得的第一套可以称为完全意义上的课外书,从此淡淡书香的气息绵延至我的整个生活,也陪伴我度过了整个童年时代,尽管当时的我甚至很多字都不认识,但基本故事情节还是能够大致看懂的,那时,我对阅读有了最初的印象和认知。

如今我的书柜里还有一本高尔基的《母亲》,这本书是我童年百读不厌的一本书,当然,之所以百读不厌的本质原因还是归根于童年课外读物的匮乏,除了语文书,新华字典,这本书是我为数不多的有关外国作家类型名著,也让我对高尔基产生了极大的崇拜之感,在那个懵懂的年纪,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自己也要成长为这般伟大作家的梦想。

《新华字典》是陪伴我度过童年的另一本重要的书籍,这应该也是每一个孩子上学时必备品。是它,帮助我认识了更多的汉字,了解了更多的文字内涵,为我之后对文字的喜爱搭建了桥梁。直到今天,我也会偶尔翻一翻字典,摩挲着泛黄的纸页,感受光阴的斑驳和迷离。如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人们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查阅汉字的笔画,组词,读音,小小的一本几块钱的字典成了落伍的象征,人们书包的字典也由最先的小本字典,变成了大本的《现代汉语词典》。

除了这些,我似乎想不到童年时代读过的其他课外书籍。与现在的孩子相比,我的童年阅读是亦常匮乏的,因此到了后来,尤其是到了大学之后,当我有条件读更多的书时,我便将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上,进入大学之后,同龄的女孩子可能在逛街,买衣服,谈恋爱,而这一切似乎都与我无关,书中的爱恨交加,悲喜集合,跌宕起伏,残酷冰冷,温暖和煦,让我清晰地明白人只不过是这辽阔宇宙中一颗小小的尘埃。我沉浸在书籍的版图上,享受知识所带来的一场盛宴,我拼命的汲取阳光和雨露,让自己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在知乎上有一条高赞的好句子:我生来平平淡淡,没有显赫家世,没有倾城容颜。惊艳不了青春,斑驳不了岁月。可我依然想温暖时光,饱读诗书,努力弥补我这平淡出身,后期绚烂绽放。



这句话说的太赞了

我知道自己的起点很低,但我从没有放弃过自己,想来毕业之后便不会再有更多时间来阅读,等等......我开始有意识地阅读更多的名著,不过,遗憾的是,因为我们那一届是新校区,大学的图书馆直到我们毕业前才正式建好,为此,我不得不辗转好几趟公交车,跋涉好几公里“转战”离学校不远的省图书馆。

在那里,我度过了很多个自认为愉快周末,也借阅过很多名著经典,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省图书馆的读者实在是太多了,每次稍微晚去就会没有座位,每次周末早上开馆,我都会早早到达那里“抢座位””,在图书馆,文学类的书籍是我的最爱,在一个休闲的午后,品读着书中的故事,也是一个极其享受的体验。

如果说大学时的阅读,是通识性阅读,广泛阅读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那么,步入职场后,在读书方面就可以称得上专业性阅读了。工作使然,我开始不得不阅读那些理论性很强的、甚至比较枯燥无味的专业经典著作,《学书津梁》《中国古代书法史》,这些书籍时常让我头疼,只能一边硬着头皮往下读,还一边做读书笔记,甚至写读书心得和分享,痛并快乐着,有时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好像是个贪心的食客,每一道菜都要仔细品尝。遇见生词一定要弄和明白,摘抄有趣的句子,一定要执拗的背下来。然后在下面写下自己感想。

我读书很慢,因此读得并不多,又因为善忘,所以经常重读旧书。不断的反刍,回味。在文句与自己的牵系还未平静时,我的眼睛很难继续向前。而且在读书和写作上好像自己也并没有多大的天分,只是仅凭这点耐心和爱好,跌跌撞撞的走到了现在。

我读书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喜欢做读书笔记,遇见心生欢喜的词语,句子,通常就会用笔在文字下用铅笔整整齐齐的画下线来。或者受了之前在学堂老师的影响,似乎只有划下来,才算是好好读过书了,干干净净的算什么样子。

于是乎,我的书上落满了各种红的,蓝的,绿的,紫的,粉的,斑斓色彩,只有这样,便心安理得了下来,还不忘嘲讽一下自己,这可是我老老实实读过书的证据啊,如果之后不能出几本著作,岂能对的起这些笔记。

有人经常会疑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我会回应道:“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吃过很多食物,虽然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为我们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记的大学毕业后,我去苏州旅行,在在火车上看完了《活着》,当时刚结束了一段痛苦不堪的恋爱,内心自认为自己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苦难,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福的人,我不知道如何面对整个暗淡的人生。

看完这本书以后才发现这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段旅行而已,没有谁能一直陪伴你到达列车的终点,有人中途下车,也是正常合理的事情。

这本书让我明白朴实无华、简单平凡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酸、甜、苦、辣、乐……不过是活着的一味调味剂罢了。

每个人都会走进低谷,还会不止一次,我们眼中所遇见的麻烦,会觉得天都要塌下来的事都会随着时间化为尘埃。,你再痛苦,当我们打开书,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人类历史上所遭受的众多苦难中的一种。

正是有了低谷,才造就了我们精神的强韧,“凡是杀不死我的,都会使我强大”。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怀着孤独感和缺失感,而这正是我们读书的契机。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如同给精神打了一支安定剂。它不仅能让我们从作者身上得到能量,它还像吸水纸一样,能吸走我们精神上的负面能量,使我们内心淤积的伤痛得以减轻,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豁达乐观。

书对我来说,是一面镜子,在发光时,让自己看到自我偏狭的和污点,颓丧时能让我看到仰望星辰之美的光明;

在我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时,是书籍带给了我莫大的能量,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份纯净向上的心态,在深夜,在周末,在一个人的时候,书籍,犹似惊艳一场烟花的绚烂,触动一缕清风的温柔,带给我无数的丰盈快乐。

在苏州呆了一段时间,我决定重新启航出发,2019年的我,独自一人来到了北京,繁重的工作事务和大城市的生存压力,让我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说实话,很狼狈,给自己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一有点时间时,便最想躺在床上,刷手机。消磨了时间之后,又陷入到一种内疚与后悔的恶性循环之中。后悔之后,立下志向开始读书,坚持了两天之后,再次停滞.....如此循环往复,却也断断续续读了不少书。

工作半年后,因为不能有充足的时间读书,写作,我便辞去了工作,开启了我的半工半读模式,上午上课,下午自由读书,写作,在这段无人问津的时光里,始终如一,读了不少书,写了不少字。

在忙碌的工作和喧哗的生活中,每当我静下心来,沉浸在书中,就会感受到心灵的充实和世界的安然。由于性子偏静,不好斗争,在书中,我往往我会有长舒一口气的感觉。关闭眼睛和嘴巴等感官,关闭手机,不与人语,缓缓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不为外在所扰,主动营造一种避世疏离,置身事外,而又有所联结的氛围。


阅读于我而言,与其说是一种爱好,倒不如说是习惯。习惯在闲暇时分捧起一本书,慢慢品读一番;习惯在忙碌时,没时间还要挤出时间来阅读一些东西;习惯了摩挲泛黄书页的轻微触感;习惯了旅游的路上、回家的路上,也不忘带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

有时候,也会因为太喜欢一本书而不忍心一直看下去,有点像孩子怕把糖吃完一样宝贝着。即使知道书绝不会像糖一样在舌尖化为乌有,但这种心情却最接近于我对阅读的珍惜。书支撑起我的整个世界。

为了看书,我总是节约着与“人”交往的时间,约人见面也是在图书馆里见面,这样子,自己就可以有时间挑几本喜欢的书了。

不喜欢过多言语内心的喜乐,只是私静,独处,读书,在书中培养起多维度的感知力,让我对尘世万物,可爱如初,夕阳与辰光,都葆有一份清澈见底的明朗和明锐。

我常常就这样捧着书,随时随地,不分时间和界限,让自己日日置身于无边浩瀚的知识中,心里满是轻盈恬美的安适。读书时日长了,就好像练就了一项驱车自如的能力,得心应手。在在书的故事里,想象自己穿过高高的墙闱,走进这座深宅大院,邂逅这片花柳繁华之地,诗礼簪缨之家。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语言是我们存在的家。”

有不少阅读者,在看似不经意的笔墨中,于无波澜处发现奥妙、奇崛。就像《红楼梦》,字里行间总有秘密需要探寻。用朱熹的话说,就是“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悠长”。

和文字贯穿在一起的时光,像珍珠翡翠的珠子,温润明亮。和世俗保持一定距离,一定高度,一种微妙的弹性,在快中寻求慢的享受,在闹中亦有静的难得。

每一个人的心都藏着不一样的自我,像雨后的积水空明,静的没有人知道。如同未出水的莲花,一片片的红艳在池中漫流。我愿意,就在书中这么走着,走着,用未加设定的方式感知一切。

爱阅读的人,大多应该也会喜欢写作,我也不无二致。在阅读形成习惯的同时,写作也成了与之伴随的爱好和习惯,随手而写、有意识有计划地写、无心之作等等,一年下来,十几万万文字跃然纸上,厚厚的一沓书稿承载了无数个白日和黑夜的影子,也是我给现在和未来的自己留下的最珍贵的财富。

从出版邀约到出版此书再到签约了第三本书,两年时间过去了,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没有虚度光阴。定下心仔细检点,虽然没有如期达到我所想要的那个顶点,但我应该也没有浪费任何一天,没有节假日,没有午休,没有休闲娱乐的时光,我总是努力于把每一本书所曾带给我的光亮和滋养,通过脚踏实地的行动变成对书中对人事的温暖与关怀,让书不只是纸页与文字,而是我活生生成长和蜕变。

2010年,我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成为别人口中的“作者”,因为在我24岁的年纪,出版了自己的两本书;我想说的是这份偶然绝对是缘起于阅读。我相信阅读与写作,最终会与饮食或居住一样,透过自己的实践形成个人的风格。


有学者提到,读书的姿态大约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随意而读,毫无功利上的考量,这是最称快乐、最有美感的读书境界。另一种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而读,这种读书,目的明确,但是并不一定愉悦。还有一种是,把两者结合起来,适性而又不失快乐,只是机会难得。

我想我应该是最后一种。幸福我们很难去描述,但是归根到底是活出一个人,他应有的样子;活出一个人,在世界上、在人和人、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的淡定与尊严,宁静与自信。我想,大概,幸福对于我来说就是有闲暇读书和写作了把。

书籍、文字、精准表达,仿佛都离我们越来越远。坚持阅读虽然很难,但一旦坚持下来,就会发现人生有重重惊喜。

现在的我,每天中午、下午和晚上睡觉之前,都会挤出时间来阅读,不想盯着屏幕看时便打开听书模式,亦有不一样的体验。平均每天三四个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写作时间让我很充实很快乐,也很有收获。


阅读与写作都是不断从大量的生活中提炼血肉的过程;是他人与我、过去与此刻、现实与未来的密密交织和同频共振。

对作家来说是诚实自然的落笔,还有未变,如一的初心,心地高尚、意念忠诚、目光明澈……

生命是一条河流,静缓,深阔,恒无止息,千沟万壑,终了时,殊途同归。最终的指向,都是内心的平静和安然。我们在这里相逢,不是为了寻找彼此,而是为了寻找真实的自己。

站在花影婆娑的人世里,我看到时光深远洁净万分。

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读书到这样的境界,人生就会变的清明透彻。

我也常常想到曹操的《短歌行》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又想到阿城在《棋王》里照样造句说:“何以解忧,唯有下棋。”我因为心有同感,就继续造句说下去:“何以解忧,唯有阅读。”于是,就以这样的心情,不紧不慢的读着,顿悟着。

书不断地滋养我,把我修正成一个较为合情合理,更为自重,感性和理性并存的的成年人。

说起读书,每个人看书的喜好与习惯都不一样,而我比较偏爱无用之书,也很喜欢读旧书,就好像是一个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联络和沟通感情那般,将过去记忆的触角缓缓伸入纸间所带来的重温旧感。

似水流年,相偕终老。读书,权为养心。时光深处倾心相遇的书,那一瞬间,情投意合,以心相许。

相比于在公众场合的高谈阔论,我也更喜欢独处。在独处中,能和书籍产生灵魂上的交互和沟通,用第三者的角度,抽离地看待我们周遭熟悉的一切。

剥开种种纷繁复杂的表象,你会发现其中真实的奥秘。人生本无常,以它的方式无限的聚拢和发散,女子当有果敢英勇,也该有浮华退去后的素雅柔情与心净清美。干净的人,干净的圈子和干净的事物都是对心最好的滋养。

这半明半暗的人生只也只有在精神的图腾里才能一并渭径分明。


04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先后、多少,它是一种找寻自我的仪式

墨西哥曾有段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

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需要速度、效益、快捷,效能,,但我们也需要从容、缓慢、优雅,需要心灵能够跟上脚步,那样,生命才显得旺盛和充实。

当我们的生活,愈加趋向“速度化”的时候,当我们赤裸裸的暴露在着喧嚣、浮躁的文化环境中时,我们也就同安静、悠适,闲然的阅读心境渐行渐远了。

如今,从容缓慢,愉悦悠闲的阅方式在当下便成了一种奢侈,但是,这样的奢侈在我们的生命中不可或缺。

就像雨果的那句经典名言:“各种各样的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作用下,仿佛烤在火上的纸一样渐渐燃尽。


歌手李健曾在节目里被拍到自己使用的手机,还是十来年前的非智能手机,不能上网,没有微信,他希望生活能保持安静,在家可以听听歌、读读书。

李健说:“很多信息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的是知识,需要的是智慧。”

用现实经验来增长智慧,需要经过一定的岁月沉淀,在阅读中获得智慧,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

被问到如何保持多年阅读的习惯时,他说:“对我来讲,读书就像精神层面的一日三餐一样,人要吃饭,你的心灵也要不断地给予能量、给予滋润。阅读习惯是不需要保持的,你既然喜欢这件事,可能就不太需要放弃什么。”



05人在书途不孤独


泡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看一次人生百态,品一次酸甜苦辣,读书似读人,长知识,磨性情,长经验,明是非。去静静感悟一本书,方知人在路途不孤独。

阅读能给人一种美妙的内感觉,即便是陋室,也能感受到阅读是一种心灵的远游,这种内感觉,是相对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外感觉而言的。

一个人在迷人的文字中浸润,美妙的故事绵延不绝,好似一条语言的河流,把心灵带入两岸无边的风光中。

有时,阅读更像一种心灵的探险,带来快感,也带来伤感。安徒生的童话有几个是让你快乐的?但那种悲伤的故事,让人体会到这个世界某些人的苦难、孤寂和苍凉,它让人的心灵更加纯净。有些体验型的阅读者,融入自身独特的生命经历,对于内心世界的沉淀和体悟异常深厚。

阅读的真谛,来自心灵的感动与交流,来自心性的沉迷与优雅。对书痴迷到一定境界的盆友可能会说,读书真不可思议,读得我快落泪了,心中有许多话,一旦把这些话说出来、写下来,心中便有一种快感,精神内质突然丰盈起来。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阅读,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命运。曾经在网上刷到这样一组照片。

一个小女孩蹲在墙角,尽管环境简陋和衣衫褴褛,但眼神依旧专注认真。从窗棂上射下的阳光,斜斜的照在女孩及书本上,似乎有种神圣感。“

“读书增长知识,知识改变命运。相信你和我一样,都会从心中发出祝福。


还有这一张画面中三个人都在用功,尤其是两个中学生站在地铁中仍不忘阅读的精神更是感人。有趣的是,人物身边竟是售楼广告,此情此景,难免使人联想到“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古训了。

接下来我们看第三张

老夫老妻促膝阅读,场面自然而不失温馨。看似平常的画面,却也蕴含着国人传统的祝愿:“白头偕老”,晚年幸福。

这里禁不住想为对联作些修改:“高山顶上风景明,书本之内乐趣多”。


最后一张是我自己亲自拍摄的。




这张皂片拍摄于某年北京朝阳书市,一位耄耋老者视力很不好,他默默摘下眼镜,颤颤巍巍的用放大镜在低头看书。他一手柱着柺仗,一手托着一个很大的行李箱,由于年龄大了的原因,看书的时候他浑身都是颤抖的,可是照片表现不出来,这名老者竟让我几度哽咽。


06这个时代需要阅读精神,生命的气力来自于终身学习力。

下面的人物故事,或许能给你某种启示。


一片诗心许人生—叶嘉莹


人们赞她“诗魂”“穿裙子的士”;说她“掬水月在手”,以此生,许诗学。

在她充满波折的人生里,诗词几乎是她生活的全部。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叶嘉莹。

叶嘉莹小时候,长辈并未送她去学校,而是在家里教读传统经典。读的第一本书是《论语》。因为年纪小,长辈教她时并不侧重字句训诂,而着重教做人的道理。

长大后的叶嘉莹回忆说:“ 我在此后的人生中遇到困惑或苦难时,常常会有一两句《论语》中的话闪现出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对人生,我有自己的理解和验证。”名篇巨作所蕴含的古人思想、情感、修养、志意,无形中已与她的人生融汇在一起。

古典诗词卷帙浩繁,如何习为己用?

叶嘉莹的答案之一是:吟诵。

“吟而成文”,要读懂词人,吟诵是一把钥匙,帮助你进入对方的语境中,通过别人的人生,感受作者藏在韵律声调中的隐秘情感。

“ 我小时候没人管,逮着什么都大声地念。积累多了,自然就能随着声调,体验古人的呼吸、情感和精神。我深信,一个人如果在孩童时期就学习古诗诵读和吟唱,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富联想力,在生活中会更富感受力。”

90岁那年,叶嘉莹看到南开大学马蹄湖的荷花,写下一首《浣溪沙》。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垂垂老者,相思为谁?痴心为何?

她念兹在兹:“ 这种相思不是小我的、私人的,而是对国家、文化更博大的情谊。我虽然老了,但对理想还是有痴心。我在安静地等待,等待诗心的种子在年轻人的心里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如今,97岁的叶嘉莹,依然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很多事情没有完成”。一如,掬在她手中的诗书,捧了一辈子,未尽兴,还要读下去。


用彼岸照亮此岸—钱理群


人在什么时候最平等?钱理群给出的答案是:读书时。

钱理群是谁?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就算你没听过他的名字。

肯定也听过广为流传的他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定义——“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没错,这出自钱理群之口。

钱老一生坎坷,家道中落,21岁被分配到贵州一间卫校任教。一待,就是整整18年。漫长的日月里,是鲁迅,是文学帮他撑过了无数个夜晚。也是“回到北大,给年轻人讲鲁迅!”的深层次梦想,支撑他在39岁那年,抓住生命中“最后一次机会”,通过考研重返北京。

面对人生之海,无常的起伏,钱老说出了自己泅渡的良方: “ 我压力越大,书就读得越多,写东西也越多,我每一次的精神危机都是这样度过的。我经常讲,我们对大环境无能为力,但我们是可以自己创造小环境的。我一直相信梭罗的话:人类无疑是有力量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的,人是可以使自己生活得诗意而又神圣的。”

人为什么要读书?且不论境遇顺逆,都要一直坚持地读?面对这个古老又多解的人生之问,

钱老给出了两个理由:“ 第一,快乐、健康、有意义地活着,关乎幸福观、价值观、人生观,关乎我们的信仰问题。

这问题的解决不能凭空想,需要知识和历史资源作为背景,世界观的解决和寻找,前提是在历史上寻找精神资源,这就需要读书。

第二,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最理想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非常快乐。它可以延伸我们的精神空间、生命空间。这是从普遍意义上说读书的价值与作用。

当下,82岁的钱理群在“和生命抢时间”,他认真算过,大概还有五年就能把想写的东西写完。完成后,随时可以死。

而他居所的那面书墙,何尝不是他人生余年智慧的赐予者、梦想的陪伴者。人中有书,书中见人。互见、互证、互相照亮、彼此成就,甚妙!


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杨绛


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最才的女”杨绛,以自己传奇的一生,验证了这个道理。

杨绛极喜读书,中英文的都拿来啃。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


读书之于她:“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杨绛先生酷爱读书,并将这一习惯保持了一生。不仅如此,先生钱钟书也是她的读书良伴,她曾不无俏皮地向读者“曝光”了丈夫读书的“秘诀”。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耄耋之年,丈夫、女儿相继离世,“我们仨”失散后,杨绛“试图做一件力所不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她独自坚持读书、写作,翻译柏拉图的《斐多》,从古圣贤的著作里寻求安慰,并接连创作出《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散文集。她又捐出自己与钱钟书的稿酬,在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鼓励家境贫寒的学子继续读书。

在命运的难题前,她是一位从容优雅的大先生;但在读书面前,她将自己比喻得十分渺小:“ 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虫子),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 ”

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世事百态者,才会真切意识到书之单纯、美好、有力,进而有敬畏心,并将读书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人生。


05跳出舒适区,你才能野蛮生长


✅浅阅读—你呆在舒适区太久了

{三大舒适区}

浅阅读

只读有用的书

阅读速度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我想是因为:你在舒适区待的太久了。

避难就易是人的本性,困难和容易之间,我们总是习惯选择者,总是优先选择反馈周期短的事者

可是我想说的是,如果作为阅读小白,为了养成阅读习惯,我们可以在停留在此阶段,沉浸在浅阅读的世界里。可是,如果你已经是个拥有阅读习惯很长时间的人,还不逼自己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难有长进。


依照舒适区理论,我们可以将阅读分为舒适区、伸长区和恐惧区三个等级


呆在舒适区,阅读者阅读毫无难度的读物,虽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但进步缓慢


在伸长区,阅读者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理解力提升明显


到了恐惧区,阅读者阅读难度过大的书,由于超越能力范围太多,感到严重不适,难以卒读


理想的状态是待在伸长区,但很多人待在舒适区不肯出来。

比如,被推荐去看世界名著,翻几页就表示外国人写的书我看不进去。说实话,刚开始我也面临这样的问题,陌生且拗口的人名地名,缺乏知识积累而对风土人情、时代背景无所适从,这些曾经都是我理解力的障碍,但我不想错过被时间洗礼过的经典。从简单一些的《简爱》、《红与黑》,再到大部头的《悲惨世界》、《安娜卡列琳娜》、《卡拉马作夫兄弟》,硬着头皮看下去,后来我发现并不像刚开始想象的那么难读,克服了“外国人的书我看不进去”的刻板印象,新世界的大门就打开了


✅没有难度的阅读是无效阅读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向钢琴家学习琴技,钢琴家第一天就给了他一份难度极高的琴谱,一周后他才能勉强弹奏完整的曲子。本以为钢琴家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没想到钢琴家之后给出的琴谱一首比一首难,越来越超出了年轻人掌握的技巧。

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忍不住向钢琴家提出疑问,钢琴家什么也没说,只是示意年轻人弹奏第一天的曲谱,年轻人惊讶的发现,曾经对他来说生涩的琴谱已经在他指尖化为了优雅流畅的旋律

木心说:“找好书看,就是找一个制高点。有了这个制高点,生活看起来就很清楚。一览众山小,不断不断地一览众山小。”

尽尽自己所能,攻克一本有难度的书,特别是某个领域集大成的书,再回过头来看同类型的书,也会有这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比如你啃完《亲密关系》,对建立亲密关系有系统的认知,再回头看情感鸡汤可能就会觉得肤浅难忍。

✅小贴示

阅读也应该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向上去挑战自己的理解。多尝试读一读那种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书,才有利于我们的阅读能力有一个突飞猛进地提升。多去读超越你已有经验的书籍,而不是沉溺于寻求共鸣的书,去看突破你当前认知框架的书籍,而不是一味追求书中观点的认同或者狗血的剧情。

我相信,我们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自己的阅读安排,然后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印象很深的是,大四时一起和一个同学谈论过一个议题,当时觉得她的见解还挺有意思的。大学毕业聚会时我们又偶然谈起这个议题,当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对这个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期待可以进行更深刻的讨论时,她的嘴里还是老生常谈。我当时觉得乏味至极,她的说辞和两年前一模一样,知识没有更新,认知没有升级,还是一直呆在自我的舒适圈内。


✅只读“有用”书 根本不是阅读

除了在阅读深度层面的不思进取,还有一种舒适区是阅读广度层面的——这也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从小学到读大学,我们容易把自己局限在所学专业,只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尤其工作以后,对职业“有用”是我们最大的阅读动机。

我大学学的是书法,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课,有一个学年老师推荐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后来我花了很大功夫研读了这本书,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让我顿悟一般突然理解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子,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是个熟人社会,也明白了就算当今中国攻城拔寨一般地城镇化,就算乡村如坦克过境一般地衰败和没落,乡土社会的规则仍然融在我们的骨血里。

有人说,我学的是书法,学这些不相关的东西有用吗?我只是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不受专业限制地学习呢?这些书在你看来无用,是的,也许它暂时并不能够给我们带来财富上的回报,但是它一定会在我们某个人生节点发挥巨大作用,在我们青年时代也就是价值观还未被完全塑造成型的时候,我们的视野,格局始终是狭隘受限的,只有通过不同门类的书,我们才能从宽度和广度两大维度去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才能触类旁通的实现自我的延展和发展。

《乡土中国》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帮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所生活的社会,我从小到大的经历。如果只学习和书法相关的东西,我岂不是错过了很多帮我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视角。大学期间,我不只读了很多有用的书,创业,情商,财商,人生规划,自我管理类的等等五花八门的书我都看过。

以前我也存在这样的困惑,直到我通读《论语》时读到“君子不器”四个字,脑子里电闪雷鸣。

大学的专业教育本质是工具性的教育,是为了服务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但君子不器,完善的人不是工具,体制要把我们变成工具,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对抗这种体制。对抗的方式就是不受专业限制的广泛阅读,谁也不能阻挡我们跟随好奇心,自由地探索和认知这个世界,而不是沦为社会机器和制度下的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

你可能正在接受专业教育,但你要知道大学教育不止专业教育一种答案,要明白专业教育的缺陷,并有意识地去弥补这种缺陷。

工作以后,很多人认为对职业有用便是自己最大的阅读动机之一。当然了,生有涯,知无涯,术业有专攻,以专业或者职业为轴心构建知识体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只看有用的书,未免无趣。


在阅读的类型方面,钱穆先生总结出大类型类:一是修养类的书,二是欣赏类的书,三是博闻类,四是新知类,五是消遣类。


我总觉得读书就像吃饭一样,营养要均衡,应该让自己尽可能地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唯有如此,才能培养起广阔的视野,唯有如此,才不容易把偏见当思想。

人文社科看,自然科学读物也看;论说性的书籍看,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也看;有用的书看,有趣的书也看。要做就做一个“荤素不忌”的阅读者。

我理想中的阅读者,应该是“荤素不忌”的。

他既可以严肃脸地给你讲《国富论》《鲁迅》,也可以不正经地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色情小说发表一番高论,既可以结合实例谈论《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中提到的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也可以毫无违和感地念一段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

我相信兴趣都是培养出来的,太狭隘的喜好是给自己设限,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并且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个博闻强记、有趣有料的人,所以在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即使现在只有一个极其简陋且不完善的框架,但我总会慢慢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在这里推荐一本关于如何做到深阅读的一本书。

同样是读书,所读的书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深阅读》中将读书的意义分为三种:一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比如我们有时迫于工作或考试的需要,就不得不读书。二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的时间,因而促使大脑充分发挥想象力的读书。三是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

这三种读书中的任何一种都是必不可少的,除了直接锻炼精神的伟大书籍,哪怕只是读有趣的书,也能有效地让心灵恢复平静。

《深阅读》这本书中提供了几个提升阅读品质的方法:一是“自问自思”。

有了问题,人们才会想办法找出答案。养成边提问边阅读的习惯,就能提高兴趣和关注的持久力,从而更容易吸收书中的内容。

作者在读书时如果遇到问题型的句子,会用括号把它括起来。这样一来,他就能弄清楚这本书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二是 是“读书不只是用眼睛看字”。孩子更容易接受朗读和绘本,作者也喜欢在睡前听一听有声读物,专业人士饱含情感地朗读,更容易在脑中形成画面。

作者提到,川端康成《雪国》的开篇名句是“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专业的朗读者会让古老的名作也能重焕青春。

三是养成整理书架的习惯。

书架如同自己的记忆装置,目光掠过书脊,就能回忆起书中内容、相关话题或是阅读时的自己。

四是把书的内容讲给别人听。

“能否把书的内容向别人说清楚”,是衡量你吸收了这本书多少内容的标准之一。我们不一定要把书讲给别人听,但是可以假定述说的对象。比如,“我要把这段话讲给某某听”、“某某肯定会对这段话深感共鸣”、“这部分应该建议某某读一读”……想象具体场景,就会让读书的兴致高涨。

✅阅读速度的障碍

除了浅阅读和只读有用的书,我们还有一个最致命的舒适区,是阅读速度的舒适区。

我们要在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对自己要有量的要求。不要拿质量比数量重要当挡箭牌,放任自己。你确实是在看好书,你确实拥有很多书,可是高兴看一会儿,不高兴就停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到底有多少知识增量和思想增量呢?你只是看起来在认真阅读罢了。

试着逼自己一把,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读得多快多好。跳出舒适区,才能野蛮生长。


06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呢?

我们阅读目的可能是为了消遣娱乐、获取资讯,也可能是为了增进职场力。

阅读的本质是一种活动,需要主动参与、投入时间精力去思考,越主动,阅读的效果也就越好。

作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①.主动提出基本问题,并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和答案。比如,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作者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全部还是部分有道理。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②.做笔记

笔记有三种类型:结构笔记、概念笔记和辨证笔记。

做笔记可以帮你保持清醒,将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帮助你记忆和理解。

要学会阅读我们还应掌握阅读的四个层次:

01 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生理准备阶段、识字阶段、字汇增长的阶段、精进阅读技巧阶段。基础阅读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了解字句的大概含义,这个能力基本在我们小学和初中阶段结束就能掌握的能力。

02 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又叫略读。

培根说过:“一本书出现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出行,读者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来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眼睛来透视这本书。”

检视阅读就是要求我们找出这个骨架。

03 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也就是全盘阅读,在无限的时间内反反复复,细嚼慢咽的读透吃透一本书。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就是透视,即找出这本书的重点精华,框架等,其实,在阅读的检视阅读阶段,我们就能够大概找到上面的答案。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就是诠释一本书的内容。通过作者使用的字句,找出作者的论述,并重新架构这些论述,以明白作者的主张,并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和并未解决的问题,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展开延伸式的阅读,通过查阅资料,与人交流等方式去挖掘和探索字面下面的深层涵义。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就是评论这本书。在评论这本书前,我们需要完全读懂这本书的内容,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去评价它。并根据评判标准找到你与作者观点相违背的地方,并拿出理论依据。最后,我们不能因争强好胜而同作者争论下去。

04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比较阅读,即围绕同一主题,阅读多本书籍资料,找到共通和相关的地方,还有差别点。甚至提出所有书中作者并未出现的主题论述。主题阅读更像是大学毕业时的论文写作,我们通过查阅许多文献、资料来找到支持我们观点的论述,帮助我们完成论文写作。

在主题阅读中,你和你关心的议题才是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保持活力与成长。

主题阅读的第一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我们需要要这个阶段针对自己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书单,并检阅书单上的所有书,确定与你主题相关的那些书,并就你的主题建立一个清晰的框架内容。

第二阶段我们就要开始阅读搜集到的书籍并掌握以下规则:

①.浏览你认定的与主题相关的书,并找出相关章节

②.根据主题创造一套中立的词汇,带领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③.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问题

④.界定主要及次要议题

⑤.分析这些讨论

在进行主题阅读时,我们还应保持对话时的疏离与客观,在解读某个作者对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佐证。


07最后总结

网络化时代,每个人都接受了大量的资讯,严肃阅读在我们看来似乎并不重要。但是阅读是我们在非指导性学习阶段后获得成长的重要途径,它培养了我们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训练有素的分析及自我反省的能力。

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心智成长的过程。

杨绛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文化生活贫瘠,工作缺少竞争,生活如老牛拉破车,吱吱嘎嘎,一摇三摆,徐徐缓缓,我们别的什么可以都缺少,但绝对不少时间;

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物质日趋丰富,文化生活绚烂多彩,工作压力日益巨大,让我们总觉有干不完的活儿,说不尽的话,做不完的事。但这绝不是我们拒绝阅读的理由。

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

林语堂说“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我相信翻开一本读过的书,大抵最美好的感觉不过是:读过这本书的现在的人生,与没读过这本书的以前的人生,确实不一样。



以上是希雅今天的分享~觉得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顺手点个赞哟~你小小的点赞永远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谢谢你。

下面是自我介绍时间:

我是希雅,一名出版了3本书,每年读100本书,输出50万字的95后作家,我会经常分享和一些成长干货|思维提升|写作技巧,欢迎关注我噢~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