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定良好,长期良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为“一带一路(中国正在推进的新丝绸之路战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胜利,2020年GDP实现2.3%正增长,2021年又实现8.1%增长,经济发展态势不断向好。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和进一步开放政策将加速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发展将惠及其他国家,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准确把握新机遇
中国金融业综合实力较快提升,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统计,2016年末,中国银行业资产总规模已超过欧洲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银行业体系。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商业银行一级资本位居全球前十名,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另有126家中资银行也进入全球千家大型银行序列。截至2021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为336万亿元,位列全球第一。2017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其中,平安集团被认定为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之一。2021年上半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2.7万亿元。在2020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中,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达到35.9%,中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市值已居全球第二。中资银行业保险业可发挥全球经营优势,联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积极搭建跨境金融服务桥梁,继续助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关中资金融机构深化多边合作、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发展契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落地后将成为我国推行全球化、稳定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又一重要阵地。《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也在持续推进中,协定达成后将促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推动中欧经贸合作深入发展。多双边协议的签署,将为“一带一路”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注入新的动力。
相关中资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为“一带一路”建设带来广阔前景。当前,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应对环境污染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压力日益显现,推动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2014年《联合国全球投资报告》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可持续发展需要5万亿-7万亿美元的资金投入,目前尚有每年2.5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银行保险机构可以通过多种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提供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需求相匹配的绿色金融供给,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
沉着应对新挑战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依然不稳定、不均衡。2021年,全球经济呈现“强反弹、弱复苏、不同步”的特点。同时,由于疫苗接种速度、自身经济结构以及政策力度差异,不同经济体的复苏呈现“梯度效应”,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复苏进程出现进一步分化。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推出超级经济刺激计划,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张102%,欧洲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76%,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超30%。超宽松政策对抗击疫情、稳定经济、保障就业和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度刺激政策会出现边际效应递减、难以持续,而且产生巨大外溢效应,推高全球债务规模。
国际政治格局日趋严峻复杂。部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加速崛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全球竞争加剧,打破旧的国际力量对比平衡。国际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剧。与此同时,全球化遭遇逆流,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世界格局调整的背景下,部分国家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思潮抬头,逆全球化态势显现。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从舆论、行动和规则等方面,对我国的对外投资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行多重遏制。
“一带一路”国家的债务风险水平不断攀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计,2025年全球宏观杠杆率将达到270%,债务和经济增长缺口进一步拉大。世界银行2021年8月发布的73个低收入国家中,有34国已陷入外债危机或面临高外债风险。随着G20第一轮缓债落实完成,部分国家主权偿债压力在短期内得到缓释,但并未得到实质性削减。申请缓债导致的债信评级下调将使债务国获取国际融资更为艰难。
不仅如此,环境和社会风险同步显现。近年来,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监管当局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碳排放及可再生能源等问题,对境外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日益重视,进而对银行机构的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一些非政府组织对中资银行在境外贷款项目的投诉时有发生,并且呈现上升趋势,对业务经营产生直接影响。处理不当还可能产生声誉风险,甚至引发风险传染。这就要求中资银行对绿色金融、ESG标准等高度重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形象。
本文源自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