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看了一个新闻。三个兄妹把74岁的母亲送到养老院,老母亲给侄子写了纸条,让侄子来接她。暂且不说兄妹三人抱怨老人喜欢买保健品,劝无效后没收银行卡、删除手机通讯录、被养老院骗了。送到养老院后,老母生气了,她的大意如下。
看到这个,我想起了以前知道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上班都坐着,还是累?”" "
有人说坐着的姿势不对。
有人说工作太忙。
我要说的是,这都是相关的。但是我们疲惫的主要原因是觉得无聊,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大卫亚设)。
如果你是大学生,无聊的时候,你可以想起寒暑假,期待回家,和父母好好相处三天,每天中午之前开始睡觉,看电影,玩游戏,和同学玩,每天这样会觉得无聊。
如果你刚入职,一开始有新鲜感、同事、工作内容以及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但适应工作后,习惯了日常工作,习惯了环境,习惯了人际关系。每天的参与度很高,但工作需要很多时间,久而久之就会变成这些。(大卫亚设)。
无聊诱导我们做可以享受的事来取悦自己。不上班的时候,什么事都不做,大多数人玩游戏,浏览各种视频和信息,为了打发时间。就是时间。
为什么会觉得无聊呢?
我们想要自由,不喜欢有压力,但真的是想要毫无压力的生活吗?
费尼谢尔在《神经症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有过相关研究作为例证:一只动物被锁起来,一开始会产生简单的无聊,比如吃饱了睡、睡饱了发呆,或者踱步思考“兽生”,但是,随着孤独的时间越来越长,它就会陷入一种较为癫狂的状态,比如咬铁栏杆、咬自己的四肢或者拔自己的羽毛。
从人类的发展来说,我们作为个体,其实是先于社会形成的,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为了自身的利益,我们学会了抱团发展,学会了协作,并因此放弃了很多自由的权利,换取团队的保护,为了证明自己对团队的价值,就要充分表现自己的价值,让我们的影响力和存在感加强,也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现在,科技进步解放了我们双手和大脑,当我们身边的人际关系固定后、工作关系固定后,也就意味着,我们跟世界的联系是基本固定的,我们的影响力和存在感在减弱,久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空虚、无聊、厌烦;
简单来说,生活、工作太安逸,一成不变的状态,让我们觉得无聊。
所以,我们又开始焦虑起来,为我们的无聊而焦虑,该怎么样打发无聊的生活?心理学家米哈里调侃说“人们总是在无聊和焦虑中徘徊。”
心流通道: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著《心流》
我给你三个建议:
一、既然一成不变的状态,让我们觉得无聊,那我们就让生活、工作动起来:
比如主动找久未联系的朋友聊聊天,约朋友一起看电影、吃个饭;
比如去一个一直想去的景点旅旅游;
比如买几本感兴趣的书来看;
比如跑步、撸铁,释放些多巴胺让自己愉悦起来;
二、 大脑认为我们在做的事情无价值,让我们觉得无聊,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做的事情缺乏认同感,当下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那么,当务之急,是换个环境,或者找到感兴趣的事情,给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可行的目标。
如果对工作实在没有兴趣,那就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看能不能升职,或者换岗;如果不行,那就换工作;如果还不行,那就努力自己单干,这样为了生存下去,你一定不会无聊。
三、 既然影响力与存在感低,那就增强我们的影响力和存在感。
现在自媒体的发展,我们彰显影响力的平台多的是,可以选择我们擅长的领域去做,有人会问,我啥都不会啊,能做什么呢?
你想想,人活着,也就是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还有什么没有被讨论被提及的呢,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参与进去呢?
因为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
你上传烧菜视频,他也上传烧菜视频,都会有人看的;
比如成功学的书、沟通表达的书、心理学、情绪控制等等,都有不同的人去阐述立文,都会有人看的;
比如讨论“无聊话题”的书、文章、视频不知道有多少,那我今天也是可以写一写,跟大家探讨的;
前几天,不是还有人直播24小时快走,而且,居然真的有人看了他24小时;
而且,输出倒逼着你去输入,你发到平台上,就会有人给你反馈,哪怕没有人搭理,也是一种无言的反馈,促使你去优化、去完善,做得更好。
无聊,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无聊中而不自知,还告诉自己:你看,我过得多爽啊!什么压力都没有!我想跟你说: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让我们的人生有意义,而有意义的本质就是:我们能感觉自己和未来、和他人、和更大的世界有联系,我们能感觉到,自己是更宏大而又有序的整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