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是如何拍出来供年轻人喜欢看的?浙江华策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制作了最近很火的《外交风云》,提交了满意的答卷。
《外交风云》位列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片单”之首,于9月19日登陆北京卫视、广东卫视,并在优酷、腾讯、爱奇艺同步热播。播出后尼尔森收视、酷云关注度稳居第一,网络热度节节攀升,一周之内百度搜索指数上升600%。剧中出现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被网友们称作是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天团”,圈粉无数。
“这是第一部新中国外交题材剧!”9月27日,华策影视总裁、总出品人赵依芳在《外交风云》媒体交流会介绍说:“叙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既保留了内在正气,又采用了柔软表达,特别考虑到了年轻群体喜欢的画风,尽可能把观赏性与历史价值融为一体。”
《外交风云》以新中国诞生为起点,从中苏建交到抗美援朝,到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周总理访非、修建坦赞铁路,从中法建交到中美握手、恢复联合国席位、中日建交……全景式展示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外交历程。
为了拍好这部电视剧,主创人员翻阅、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初期30年外交史,专门看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有关外交历史的纪录片,从视觉、造型等各种角度寻找创作灵感。主创人员表示,在演员选择上,既要形似、又要神似,剧中我国第一代领导人都由国内一线特型演员饰演,其他各国领导人也都从其本国演员中寻找合适人选;细节考究,剧中涉及的各个国家,根据其民族文化特点,人物出场时环境、服装、礼节考究细节都反复推敲到位。
该剧开篇便以新中国收缴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电台、炮击英国“紫石英号”战舰等“霸气”事件,点燃气氛,也点燃了观众的情绪,“很强势”“很霸气”“我为中国自豪”等弹幕一一刷过。战争场面也很恢弘,每当胜利的号角响起时,很多观众“看得热泪盈眶”。一些“95后”“00后”观众通过弹幕表达了自己的爱国心情。
“每一集都有燃点爽点,在这个时间看这样一部剧,太合适了,每一集都赚我眼泪。”“看《外交风云》,回首共和国的磨难和成长。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当珍惜。”……这些滚烫热辣的观感,来自普通的年轻观众。无论是外交题材、演员阵容,还是大场景、小细节,《外交风云》都经受住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考验,一些年轻观众,追剧热情日益高涨,用他们的话来说,《外交风云》节奏明快、剧情高燃、立意高深,人物也刻画得有血有肉,颇具“好莱坞大片质感”。
“节奏明快,剧情高能,燃点密集,这些《外交风云》全部具备。”谈及现在流行的“硬核外交”说法,总制片人千寻认为这在剧中的“早期外交”时期也同样适用。在和平时期,外交是件漫长的、考验耐心与风度的事情,但在战争时期,容不得谦谦君子之风,必须要在短时间内针尖对麦芒、水落石出。
剧集以场景还原式的创作手段,把当时政坛人物们的较量,真实地搬到了荧屏之上。千寻对记者说,“题材宏大也不能缺乏情感温度,我们希望人物都是丰满的,有人情味的,能让观众感同身受他们的成长,这些都要靠细节来展现。”全片在服装道具场景布置上都相当考究,国内外辗转拍摄、搭设了380多处拍摄场景、国内顶级的特型演员以及数万套服装,堪称国产剧集的顶配。
在9月29日举行的《外交风云》研讨会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范志忠表示,这部剧是“用传世之心书写传世之作”,不仅有文献价值,也有历史高度,“它体现了中国外交史实与外交思想,同时还体现了外交内核与意义,整部剧有了政治价值之外的艺术意味。”他评价说,这部剧具有特别的艺术突破,对已经反复书写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都有着全新且成功的尝试。
“《外交风云》有着厚重的历史感以及现实意义,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治国理政的睿智,同时还驳斥了历史虚无主义。”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金延锋说,对于党史普及来说,这部剧起到了形象化的教育作用。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徐洲赤则认为,《外交风云》“提神、提气”。“如果有人认为《外交风云》是一部外交题材电视剧,那真的是把它看小了。通过这部剧,找到了我们打开历史的正确方式,一些历史剧很容易拍成‘野史剧’,一些史料站不住脚,《外交风云》中关于分寸感的把握、争议情节问题如何处理,其做法值得我们去借鉴,很多情节点到为止,但又保留了余味。”
正如华策影视总裁赵依芳所说:“《外交风云》不仅是一段历史和故事,也是我们这代人对于时代深刻的情感记忆。我们怀着一颗感恩和敬畏之心,与所有合作伙伴携手投入这部戏的艰苦创作,坚守初心,向伟人致敬,向外交事业致敬,向拍摄好一部主旋律精品大作的使命致敬。”(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