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磨火种
成语语录:用刀磨火种
发音:d、o、g、g、h、h、h、h、h、h、h、h、h
意思:在古代,作为一种耕作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烬,制作肥料,在那里挖个坑种。
语源:《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民耒耜为食。”
现意: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又作“刀耕火耨”、“火耨刀耕”。
历史渊源
最早记载刀耕火种这种农业生产行为的,是宋代许观所著的《东斋记事·刀耕火种》一文,其中写到:“每欲布种时,则先代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于其间,如是所收必倍,盖史书所言刀耕火种也。”其实,刀耕火种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被先民广泛使用的时间远远早于其出现在文字记录中的时间。
在新时期时代前后,先民们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由于经营粗放,据资料推测亩产只有50千克左右,俗称“种一偏坡,收一萝萝”。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区早在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就采用刀耕火种、土地轮休的方式种植栗、黍,云南也早在公元前1260~1l00年的商朝后期新石器时代就用此法种稻。战国时期云南土著民族广泛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公元前l世纪以后,随着移民屯田,滇中、滇西地区刀耕火种逐渐减少,但边远山区仍保留此种耕作方式。随着生产工具由石刀、石凿、石斧、木棒进化到铁制刀、锄、犁,种植作物由单一的稻谷演变为稻、玉米、豆、杂粮乃至甘蔗、油料经济作物,耕作方式也随之由刀耕火种、撂荒发展到轮耕、轮作复种和多熟农作制。
我国自1978年以来,增加农业投资,兴修农田水利,实行固定耕地,禁止毁林开荒,边疆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已基本废除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
操作方式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刀耕火种的作业方式还可以被视为迁移农业。
在过去,这种农业分布比较广泛。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中的低地与丘陵地区还能见到,是由一些土著部族中进行着的一种农业耕作类型。中国海南岛和云南某些少数民族也还有采用这种耕作方式的。
当地居民先把地上的树木全部砍倒,对一些大树有时先割去一圈树皮,让它枯死,然后再砍倒。已经枯死或风干的树木被火焚烧后,农民就在林中清出一片土地,用掘土的棍或锄,挖出一个个小坑,投入几粒种子,再用土埋上,靠自然肥力获得粮食。当这片土地的肥力减退时,就放弃它,再去开发一片,所以称为迁移农业。
刀耕火种的作业方式中,人们播种之后不加任何管理,任其自然生长。由于不向土地施肥,经过二三年或三四年,土地的养分除了作物吸收,雨水冲刷和细菌快速分解,使由焚烧植被留下的灰分营养元素消耗殆,每块土地仅能耕种0—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如果周围的土地充裕的话,人们就等待植被基本恢复以后再行刀耕火种;如果土地不充裕,就只好加速其更替的速度,不等植被恢复,就再行刀耕火种。这样,火烧后留下的灰分营养就逐步减少,维持生长的年限就不断缩短,更替的速度就更快。如此恶性循环,最后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人们就只好迁往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