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郊区的学校。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周围农村的孩子。他们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留守家庭,有的是离婚家庭,还有的是打工族家庭。
这样家庭的孩子应该更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可实际则不然。
早晨上早读,大家想象应该是书声朗朗吧?可是当老师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时,发现教室里虽然坐满了学生,可是无人朗读。有人在忙着抄作业,有人侧身说话,也有人似乎没睡醒,正在发呆。
老师布置了背朗任务:“今天背诵课外诗前两首,早读时间要背过。”
教室里开始有了读书声,但是高不过我的声音,而且有气无力。早读结束时,统计背诵情况只有5人完成任务,十人背过1首。而更多的是没背过。
这样的情形在每天早晨重复着,不仅是语文、英语,连地理早读也这样。
早点时,几位老师垂头丧气地交流:“唉!不背书啊,真没办法,每个教室都这样。”
上课时,教室总有几个这样的学生。上课两手空空,桌面干净,询问一番,回答:“书丢了!”丢了,还是遗弃了?
还有书虽摊在桌上,但一片空白,学没学过都不清楚的,整天无忧无虑。
还有上课乱涂乱画不学习的。
这些的学生每班都好几个。这还不是最差的,班里还有不会写字的,考试只会写姓名的。
曾与家长沟通:“您家孩子不写作业,上课不听讲。”家长回答“你给他妈打电话,我忙着哩。”
当然大多数学生还是认真的,但是也只是上课听讲,应付作业,根本不会很用心的。
作为老师,我和同事都感到很无助,兴冲冲地去上课,最后扫兴下课。再好的课件和思路都无用武之地。
农村或郊区中学,这样的学生很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知你家孩子属于哪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