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不管多么辛苦,都已经成为署长了。再大的见解也已经画上了句号。
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又一年岁末,又一岁年。
展望新的一年,迎接2022,这6件事,最值得做!
好好吃饭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网上看到一个段子。
有个一年级的男孩跟同桌争执不休:究竟是一日三餐,还是一日两餐。
最后,知道真相的男孩含泪跟妈妈“控诉”:“六年了,我才知道还有一顿饭叫早饭。”
让人啼笑皆非的段子,却侧面映射出当代人对饮食结构的不重视。
老话常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早餐宜清淡。
侵晨食粥,能畅胃气,生津液。
沉睡整晚的身体,需补充能量,却需徐徐唤醒:粥、面包、豆浆、牛奶、面饼类都是不错的选择。
午餐宜厚而饱。
午饭就像加油站。身体高速运转一上午后,需及时补充能量,同时为下午的忙碌储备能量。
应选择肉类、蛋类等 高蛋白质的食物,同时搭配蔬菜,平衡饮食。
晚餐宜少宜早。
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夜晚吃得过晚过饱,脾胃缺少足够的时间消化食物,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汉书》中有言:“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迎接2022年,好好吃饭,认真活好每一天。
早睡早起
《庄子》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最好的养生是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活出自己的节奏。
诸多损害健康的作息,只要你愿意,是可以慢慢改善的;而很多的不幸,只要你改变,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作家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常常会伏案写作至凌晨两三点入睡,次日起来,已是中午。
如此日夜颠倒,身体严重透支,以致在完成此作品的次年,生命终结于42岁。
而同样是作家,村上春树,一般晚上9点睡觉,清晨4点左右来写作。如今72岁了,却依然作品高产。
南怀瑾曾说:“能够掌控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当你还在被窝里做梦时,早睡早起的人,已经开始晨读、晨练、工作。
一天早起1小时,一个月30个小时,一年就是360个小时。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日复一日地拉开的:包括健康、心情、家庭氛围、人家关系、事业成就...
改变自己,早睡早起,迎接2022年命运的馈赠。
坚持运动
还记得曾经刷屏的某明星同学聚会照吗?
同样是42岁,一个是20出头的青春模样,一群是油腻发福的中年男女。
还记得79岁在T台上走秀,爆红全网的酷帅大爷王德顺吗?
虽然脸上写满沧桑,却肌肉有力,身躯挺拔,毫无一丝老态。
生活从来都是公平的。想在年岁渐长时依然光彩照人、身形矫健,就要比别人流下更多的汗水。
2400年前,医学家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生命在于运动。
陕西咸阳有位老人,每天坚持一小时的运动。
如今的她107岁,不仅没有“三高”,还得心应手地做着蹲起、蹬腿、拉筋这些动作。当面对镜头时,老人毫不露怯,逻辑清晰,说话有条有理。
都说岁月不饶人,但运动亦从不曾饶过岁月。
强健的体魄,饱满的精神,清晰的头脑,都是坚持运动换来的善待和奖励。
运动,永远都不嫌晚。
2022年,从运动做起,哪怕只是每天15分钟的坚持跑步,都能让你推开健康的大门,从容地对抗岁月的老去。
读书养心
清朝大学士张英曾说:“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
一个不读书的人,即使锦衣玉食,也难免心生哀怨。而时常读书的人,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将日子过得生机盎然。
只因,读书能让我们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至于因忙忙碌碌而丢失了自己。
听过一个禅宗故事。
有个官差负责押解一个和尚。每天上路前,他都要检查四样东西:包裹、公文、和尚、自己。
有一天,官差喝醉了。和尚乘机将他头发剃光,互换衣服,逃跑了。
官差醒来后,发现包裹、公文、和尚都在,却唯独丢失了自己。
这个故事让人自省,世事繁杂,我们是否曾静下来叩问初心:你还好吗?
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投资,也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恰如三毛所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上。”
美貌、帅气,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衰老,但丰盈、有趣的灵魂却从来不会枯萎。
生命的质量,从修心开始。
用心读一本书,用书养一颗心。心若年轻,身则年轻;心若年轻,岁月长青。
日行一善
林语堂曾说:“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
有个女孩,每每见到街头乞讨之人,多少都会给予一些。
同伴常常劝她:“现在很多报道说乞讨者都是假装的,也许他们比你还要富裕。”
女孩笑言:“真真假假,何必计较太多。表面看是我在施舍,实则可以让我自己更心安。”
只因,善良是一种选择,我们并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而是取悦自己,滋养自己。
《太上感应篇》中说:“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眼善。
心存善念看待家人、朋友、陌生人、万事万物,忌邪心恶念,如此眼睛会越来越清透。
语善。
良言一句三冬暖,说暖心的话、贴心的话、善意的话,忌出口出恶言,如此面相会越来越柔顺。
行善。
多帮扶人,多救助人,多鼓励人……福报会越来越大。
日行一善,不一定惊天动地,更多时,它体现在小事情、小细节,不动声色,却温暖人心。
2022年,行善举,说善语,思善念,自有一盏心灯,照亮了他人,也闪耀了自己。
每天存钱
王尔德曾说:“年轻时,我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等我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
尤其是经过两年疫情的影响,许多人失业、破产、家庭破碎……
网上看到一个新闻。
有个25岁的印度年轻人,因疫情而失业,没钱又找不到工作,竟然选择自杀身亡。
而其年迈的父亲,接受不了这个打击,竟也在第二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没有存款的人,生活容错率太低。
家人生病了,拿什么去治疗?突然失业了,房贷车贷怎么办?孩子要上学,如何保障更好的教育?
现在存下的钱,就像是一件铠甲,让自己有抗击风险的底气。
只因:人生中大多数困难,都可以用钱来解决,而剩下的少部分,也可以靠钱来化解。
分享一个“365存钱法则”。
一年365天,每天挑一个数字来存钱,不能重复。
比如,今天选了7,就存7元;明天选了67,就存67元,以此类推。
一年之后,可以存下多少钱?答案是:66795元!
这就是积少成多的力量,后期再做理财管理,让钱生钱!
迎接2022年,积极存钱,拥有更多生活的底气,更多人生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