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百科杂谈 > 杂谈

【离别不舍的句子】“离别很悲伤吗,有时候是的”|两招教你如何更好地处理离别情绪

和小侄子两天后要分手。

越靠近离别的时间,她越不舒服。

坐在桌子边,情绪低落,豆子一样大的眼泪从眼眶里默默流下来。

不想吃饭。

后来在奶奶提议下,我喂了几口才乖乖吃下。


送我出小区门口,分别。

后来又追着跑过来一路送我到公交站牌,看着我上车,一边摆手一边笑着大声的说:“姑姑再见!”

期间,爷爷说,就送到这里吧,那边车多,不安全也热的很。

“不行,我就要送到公交车那里。”

……


整个过程,小侄女没有表达过一句:“姑姑,我不想让你走,你走了我很难过。”之类的话语。也没有撒娇说,姑姑你不要走,我不准你走。

不表达,但是默默地在用她力所能及的行为表达着她的情绪和不舍。

确实是我们家人的风格。

其实离别情绪,我们常常都会经历。小到朋友、家人之间的分别,大到生离死别。

但我们每个人面对离别,表现方式却有千百种。

举例:三个小孩子第一次与爸妈分开。

第一个小孩直接大哭,拉着爸妈的手不让他们离开。

第二个小孩很冷静,甚至冷漠,继续玩着自己的玩具,好像并不在意爸妈的离开。

第三个小孩很大方很懂事,不哭不闹,开心的跟爸妈说再见。

这三个小孩其实都感受到了离别的悲伤,但每个人都用了与自己的生活方式相符合的方式来表达。


这就是我认为人的行为最美妙的地方。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独一无二的。它融汇于个人生活方式之中,就像一首高潮起伏的歌一样,不听到最后,你很难做出客观的判断。这些行为不会让我们轻易看穿它们的目标。实际,他们更乐意拐弯抹角的表达,让我们不得不从他们给出的线索中去猜测。

所以,面对离别,如果我们可以看见这些行为背后那个最真的情绪,彼此的心就会近许多。

为什么我们感受的情绪是一样的,但是表达方式却完全不一样呢?


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有一个著名的“陌生情境实验”,从依恋关系的角度来说明了离别情绪的产生。

这个试验中,很小的孩子被带进一个有很多玩具的陌生房间里。母亲在场的情况下,他们被鼓励去探索房间和使用玩具。几分钟后,一个陌生人走进屋里与母亲交谈,并接近这个孩子。接着,母亲离开房间。经过短暂分离后,母亲返回,与孩子重新在一起,陌生人离开。通过这个实验,他们观察到三种孩子依恋母亲的反应:


安全型:孩子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显得忧伤;在母亲回来后要求亲近、安慰和接触;然后慢慢又去游戏。

回避型:孩子显得冷淡,在母亲返回后可能主动躲开或忽视她。

矛盾型:孩子在母亲离开后显得极为不安和焦虑;在母亲返回后也不能安静下来,对母亲表现出生气和抵制,但同时又表现出接触的需要。


尝试提取一下你跟母亲(或者照顾者)最早有关分离的记忆,看看自己大概属于哪种类型?心理学家发现,这种孩童时期与照顾者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会决定我们长大以后与自己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而这种互动方式在环境变化的时候常常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我们应该怎么更好的处理离别时产生的悲伤情绪呢?

首先,清楚离别的意义。离别从程度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暂的离别,一种是永别。面对死亡的这类离别,本篇文章暂不讨论。短暂的离别有时候是为了下一次更美好的相聚。内心清楚了他的意义,我们在面对的时候也会更加坦然。

其次,正确看到离别的悲伤情绪,不要压抑,去感受。

悲伤是每个人或许都不想面对的一种情绪。可是它还是会在特定的情境下不请自来。怎么办呢?


想起以前有网友问和菜头:如何看到人生中的那些痛苦?

和菜头说了这样一段诗意的话:痛苦是什么?

就像你在旷野里遇见暴雨,跑还是躲都没用,那就淋着,顺手搓搓泥,权当是洗澡。想着这样的事情,过去之后怕未必还能遇见,就搓得更起劲了。然而这时候开始打雷,你是周围唯一的凸出物,所以你只能俯身趴在泥浆里。泥浆灌满你一身的瞬间,你突然觉得解脱,内心竟然快乐了起来。


悲伤也是,跑和躲都没用,不如就淋着,在悲伤中感受着,体会着。

也有人可能会说,淋着?要是一直下雨怎么办?一直淋着吗?

放心吧,此刻你的悲伤,看上去无边无际,但,也还是会过去的,只是现在还没有而已。

时光不会停留,生活不会停摆,心情也不会一直停滞在某个状态。

写在最后。

《乘风破浪的姐姐》里,阿朵在袁咏琳不自信想换队长的时候,对她说了六个字:“这是你的功课”,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我想说,学会面对离别,也是如此,我们共成长。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