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期的文坛“铁三角”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各自排队不同而已,他们都做过审查监察,都有近政审查清明。
“永新革新”,打击的是藩镇割据、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只不过当时皇帝是唐顺宗李诵,用的是“二王刘柳”,阻挡了唐宪宗李纯上位的步伐,是政治不正确。当时顺宗李诵因为中风不能理政,“永新革新”因为准备不足,打击面过大而导致失败。宪宗李纯即位后起用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等,打击的只是藩镇割据,结果武元衡还是被节度使李师道刺杀,裴度受重伤,引起了白居易犯言直谏被贬江州。
就是这个宪宗李纯,曾经呼唤“再给我十年,我再还一个盛世大唐!”但他过于重用宦官,在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被内侍王守澄、陈弘庆等人给杀害了。
犯言谏迎佛骨
韩愈不只是在当监察御史时犯言直谏,在不同职位上都心直口快,敢言上谏。
在宪宗李纯被杀害的前一年,诏命使者去凤翔迎佛骨在宫内供奉,长安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当时,担任刑部员外郎的韩愈认为不妥,特地写了《论佛骨表》奏章进行谏阻。
韩愈说:佛教是从外国传来的,中国古时候根本没有。尧、舜、禹等古代先贤不知道有什么佛教,但他们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他们在位的时间长,寿命也很长。佛教是从东汉明帝刘庄时期传入中国的,但明帝刘庄在位只有18年,宋、齐、梁、陈和北魏等各个朝代,对佛教无比信奉,可这些朝代的命都很短。就拿梁武帝来说吧,他祭祀不用牲畜, 自己不吃荤,还三次出家当和尚,结果还是被叛军包围,活活饿死。 他本想求佛得到保佑,但却悲惨死去。现在,陛下把佛骨迎到宫里来供奉,使王公大臣们奔走施舍,浪费大量的财富。 有的百姓愚昧无知,甚至发狂地烧自己的身体(象不象有些邪教),以表示自己对佛的虔诚。这败坏风俗的事,会被人们当作笑话四处传播,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依我看来,应当把那块佛骨扔进水里或者投入火中才是!(成语“伤风败俗”的出处)
宪宗李纯看了韩愈的奏表后非常生气,按他后来的说法,“你韩愈身为人臣,不应当说人主奉佛就位就是促寿短(但让他一语成谶)”,要用极刑处死韩愈,丞相裴度等人极力劝谏,宪宗却仍然很愤怒。一时之间人心震惊叹惜,甚至皇亲国戚们也认为对韩愈处罚太重,为其说情,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写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被贬到潮州后,上奏为自己辩白。宪宗李纯也认为对韩愈处理太重,有意欲重新起用韩愈,但有人恨他为人心直口快,怕他重被起用对自已不利,建议朝廷将韩愈改调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有趣的是,韩愈反对宪宗李纯奉迎佛骨的迷信行为,在他被贬到潮州当刺史上任后,听说当地的恶溪里有鳄鱼伤害人畜,就写一篇《祭鳄鱼文》去警告鳄鱼7日内迁往南海。如果继续冥顽不灵的话将遭到捕杀,正好赶上一场暴雨赶走了鳄鱼。(《祭鳄鱼文》也是成语“冥顽不灵”“朝发夕至”的出处。)
甚至后来,在宪宗李纯遇害,唐穆宗李恒即位遇赦被召回长安,韩愈对佛教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你不得不说造化弄人。
胡杨
勇夺三军之帅
韩愈还是一个面对叛军、视死如归的真汉子。宋代大文豪苏轼称赞韩愈“勇夺三军之帅”。
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刚刚上任不久的兵部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韩愈,就面临一项棘手使命和一次生死考验。
当时,在镇州(今河北正定),因为刚加封为成德节度使不久的田弘正以前经常和成德军交战,加上不知体恤部下,引起镇州将士的极度不满。而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庭凑乘机激怒将士进行兵变,把田弘正、幕僚,连同他们的家属几百人一起杀了,并要求朝廷正式任命王庭凑做成德节度使。这是中唐时期发生的藩镇尾大不掉、又一次割据自立事件。
穆宗李恒不能容忍,派遣十五万大军前去讨伐。而王庭凑则利用讨伐大军的内部矛盾,以一敌十各个击破,还围困了深州(今河北深州)。朝廷无力再战,只好同意任命王庭凑为成德节度使,派55岁的兵部侍郎韩愈前往镇州宣慰,劝说王庭凑解除深州之围,放出城中守将牛元翼等。
韩愈这次任务,可不是威风八面的钦差大臣,而是有生命之忧的宣慰使。因为有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颜真卿去宣慰李希烈被杀的前车之鉴。
时任宰相元稹对穆宗李恒说:“韩愈可惜!”
穆宗也有些后怕,连忙派人赶去召回。可韩愈慨然说道:
“止,君之仁;死,臣之义。”
在镇州,王庭凑严阵以待,士兵全副武装,一片萧杀之气,“夹道欢迎”宣慰使,想给韩愈一个下马威。
镇州驿馆内,韩愈与王庭凑刚刚落坐堂上,士兵便拥进庭下。王庭凑先是推卸责任,说成德军出现叛乱是因为士兵不满田令公刻薄造成的,自己也是被架到这个位子上,没有办法。同时,庭下的士兵们也一起拥到堂下起哄。
韩愈知道自已必须镇住这些人,否则,颜真卿的悲剧可就要重演了。于是,他泰然自若地站起来对士兵们说:“儿郎们,且莫乱闹,听我分析一下忠顺与背叛朝廷的利害关系吧。远的不说,只看本朝安禄山、史思明,还有吴元济和李师道,这些乱臣贼子他们的下场大家就知道了。如今,他们的子孙还在吗?还有在朝当官的没有?”
士兵们齐声答道:“没有了!”
韩愈接着说:“田令公忠义,被封为节度使,又加封司徒、中书令,子孙还都那么小,就已经被封了官职,这是何等的荣耀!”
士兵们喊道:“可田弘正待我们也太刻薄了!”
韩愈说:“你们都把人家杀了,还提他刻薄?为什么还要反叛朝廷呢?反叛是要诛九族的!我想你们也不知道这就是叛乱,知道了你们也不会参与,谁想惹祸上身,参加叛乱是要殃及自己的家族妻儿的!”
士兵们都默默低下了头,因为再刻薄毕竟把人家杀死了,谁也不想被灭族。
王庭凑一看军心动摇,便令兵士退下,对韩愈说道:“侍郎此次来镇州,对庭凑有何指教?”
韩愈说:“朝廷以为你有将帅之才,才任命你为成德节度使,现在你连这些士兵都管不住,也太让人瞧不起,枉顾天恩了!""另外,军中像牛元翼这样的将领不少,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还不能随便抛弃他,令公又何必围住他不放呢?”
王庭凑马上借坡下驴,说:“放!放!我马上放他走。”
韩愈说:“果真如此,那便是好!”
于是,王庭凑设宴款待韩愈,并下令解除深州之围。樯橹灰飞烟灭,一场干戈化为玉帛,成德军算是被稳住了。
喜鹊
韩愈的“穷与富”
韩愈的少年时期很苦,中年时期很穷,一生之中处处充满了“贫穷”和“穷途”二字,到了晚年才稍好一些。
韩愈的少年时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18岁去参加科举考试,久试不第,25岁进士及第,却又卡在了博学宏词科。当不了官是没有薪俸的。没有收入,只能经常依靠接济为生,才有他几次三番上书。《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中,他在信中大声疾呼丞相赵璟应像救水火之灾那样来援助和任用那些有才学而面临困境的人(成语“大声疾呼”出处)。
后来,韩愈在武军节度使张建手下做推官,随张建一同出去打猎,即兴作《雉带箭》:
“原头火猎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成语“盘马弯弓”出处)
韩愈生活困难是有原因的。韩愈作为一个国家公务员来说,俸禄并不低,但是韩愈家中却有包括侄子韩老成一家在内的三十多口人需要去养。韩愈每天一睁眼,面临的就是一家人的吃喝拉撒,也真的是“压力山大”。
韩愈的收入情况如何呢?韩愈在京城长安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一个月大约薪俸是16000文,折合人民币约8000元。担任国子博士时,大约一个月有薪俸四十贯,折合人民币约20000元,虽然已经算高薪,但是远远不够一家人使用。除了节衣缩食之外,不得不重拾旧业,经常到处去借钱。韩愈为人性格豪爽,因此朋友众多,通过朋友们的接济,才能勉强度日,例如当时的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等人都是韩愈去借钱的好朋友。
宪宗李纯元和六年(公元806年),韩愈被召回长安,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做《送穷文》。“送穷”就是送掉穷鬼,迎来富贵。韩愈在这篇文章中写自己的“五穷”,分别为“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由此可见韩愈虽然生活贫穷,但是并没有说把致富放在人生第一位。在他看来,文化修养方面的“智、学、文”占了生命的五分之三,物质生活上的穷则不值一提。
《送穷文》是成语“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垂头丧气”“蝇营狗苟”“小黠大痴”“百世不磨”“去故就新”“转喉触讳”等的出处。
韩愈因上《论佛骨表》被贬潮州刺史,虽然被贬放,但收入却提高了。
在地方担任刺史后,收入直接蹦到了一百贯,还获得了一笔高达五十贯的“送使钱”,这两笔钱加起来韩愈的月收入就达到一百五十贯,是担任国子博士时的近四倍,折合人民币就是75000元。韩愈是文坛泰山北斗,文章写得好,好多人来求他写墓志铭,以白居易为元稹写墓志铭一次润笔费六七十万钱的收入水平,每次又是韩愈半个月的薪俸,每月都是“10万+”的收入,他家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因为有白居易的评价在这里。
"学术精博,文力雄健,立词措意,有班、马之风,求之一时,甚不易得。"
收入高了改善生活是第一要务。韩愈曾经嘲笑自己的哥哥:
“食必视《本草》,年止于四十二。”
韩会虽然非常注意饮食,但是最后只活了四十二岁。
但韩愈自己睌年因为身体的原因做得更甚。
韩愈去世时是公元824年,57岁。据韩愈自己说,他的牙齿都是“无故动摇脱去”。因此韩愈在饮食方面往往是吃比较松软的食物。自嘲:
“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饲。”
牙好!胃口好!虽然是广告词,但牙齿脱落可以肯定身体不是太好。于是就有了想补自己的身体打算,这时候的韩愈也有这个条件。
道士说丹药能长生不老,韩愈就想到了用丹药的成份去食补。
他将刚刚孵化出来的小公鸡用硫磺来喂养,喂够50天把鸡杀了炖着吃。
但结果,还是没有长生。
还是白居易的诗《思旧·闲日一思旧》:
“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微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麻鹊
成语出自韩愈
作为文坛巨匠,出自韩愈的成语有几百条,仅次于《史记》和《汉书》,我们耳熟能详的还有:
“白发苍苍”[bái fà cāng cāng]出处《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不可收拾”[bù kě shōu shí]出处《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大展宏图”[dà zhǎn hóng tú]出处《为裴相公让官表》:“启中兴之宏图,当太平之昌历。”...
“百孔千疮”[bǎi kǒng qiān chuāng]出处《与孟尚书书》:“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
“光芒万丈”[guāng máng wàn zhàng]、“蚍蜉撼树”[pí fú hàn shù]出处《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名存实亡”[míng cún shí wáng]出处《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
“大书特书”[dà shū tè shū]出处《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颠倒是非”[diān dǎo shì fēi]出处《唐太学博士施先生墓志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无理取闹”[wú lǐ qǔ nào]出处《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曾几何时”[céng jǐ hé shí]出处《东都遇春》:“少年气真狂,有意与春竞……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愤世嫉俗”[fèn shì jí sú]出处《杂说》:“然吾观于人,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希矣。将愤世嫉邪...
“举手之劳”[jǔ shǒu zhī láo]“举手投足”[jǔ shǒu tóu zú]出处《应科目时与人书》: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弱肉强食”[ruò ròu qiáng shí]、“深居简出”[shēn jū jiǎn chū]出处《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
“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出处《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
银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