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形容豁然开朗的诗句】饱含人生哲理的5首古诗词,如果全都知道,也算是满腹经纶了

舞蹈文抹黑,看江湖。请关注~

花不是花,雾不是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这首《花非花》为白居易所作,朦胧之美,笔触轻盈,却蕴含很深的寓意。

其实白居易是个很矛盾的人,字乐天,说明有乐天的性格,诗句里也羡慕过无拘无束、放荡不羁的生活,但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既是居士,所追求的则是内心的修行。

当然,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

白居易生在官宦之家,但出生后不久,祖父、祖母就相继去世,同时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战乱爆发。为了求生,白居易与母亲迁至宿州符离,并在那里认识了一生所爱湘灵,也为他的性格色彩奠定了基调。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首叙事长诗虽然表面上是写杨玉环与唐玄宗的,但其实也是自己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与湘灵算是青梅竹马,19岁的时候就立下誓约“非你不娶,非你不嫁”,但是白母嫌弃湘灵出身微寒,从中百般阻挠。尤其是后来白居易博取功名、踏入仕途,白母就更加反对这门亲事,甚至为此“一哭二闹三上吊”。

就这样,白居易迁家长安,期间为湘灵作诗无数,并且一直等到37岁还未成家。白母无奈,只得以死相逼,白居易最终娶了同僚之女,心中不能不说没有怨恨。

44岁的时候,白居易被贬官,途经江州的时候,遇见了四处漂泊的湘灵父女,两个人抱头痛哭,然而等白居易上任后再去寻找湘灵时,湘灵已经隐于人海,不知去处。

所以,白居易在感情上,心中始终是有几分怨怼的,比如这首《花非花》,其中“梦”和“朝云”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描绘得很含蓄,可结尾的“无觅处”三个字,突然就为前面所有的朦胧美加上了哀伤的意味。

春梦再美好又能留住多少时间呢?醒来时就像清晨的薄云一样,很快就散去了。实则这首诗也是暗指自己和湘灵,并且告诫世人,要学会怜取眼前人,遇到真心相爱的人要敢于追求,不要成为一生的遗憾。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唐代诗人李涉这首《题鹤林寺僧舍》很有禅意,“浮生”二字语出《庄子》“其生若浮”,意为人生如无根之萍,这一世就像一场漫长的旅途,匆匆忙忙,难得静下心来欣赏一下身边的风景。

李涉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被贬为峡州司仓参军,后来又被流放,期间情绪极其消沉。然而在与鹤林寺高僧的攀谈之中,无意中解开了心中的苦闷,化解了沉溺于世俗的忧烦。

所以,当我们感到迷茫的时候,不妨先让自己停下来,去好好看看身后曾被自己忽视的人生景色,也许就豁然开朗了。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这首诗为唐代诗人灵澈所作,写得是世俗名利场,待到垂垂老矣时,寻一安静处悠然自得,才是人生的真谛,那些追求仕途的人,都说向往田园山水,可哪片林里、哪块田里真的见过一个这样的人。

古人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其实真正的隐士乐土,是在自己的心里,这也是作者的所悟之处。

所以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孟浩然,他有一首诗题为《过融上人兰若》: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恋翠微。

徒步登山,欲拜禅师,却未曾相遇,归途中被山中风景所吸引,巧妙地写出山寺景致以及山间那种幽寂的氛围。尤其是最后一句“却听钟声连翠微”,晨钟暮鼓,禅意油然而出,令人心中顿感宁静。

其实孟浩然一生追求仕途,但时运不济,从来都没当过官。最可悲的是,他有过两次绝佳的机会,都被自己给生生错过了。所以晚年时,孟浩然回归鹿门山隐世,过起了真正的田园生活,内心反倒一片清净。

另:亦有一说这首诗为唐代诗人綦毋潜所作,无具体文献可查。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西江月》是苏东坡的晚年之作,写作儋州,也是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的最后一站,中秋之夜遥望北方,心中感慨万千。

人海飘蓬,一晃几十年春秋,夜来风起,忽见两鬓斑白,不由得思念起家乡和故人。

因为“乌台诗案”,苏东坡差点被皇帝砍了头,之后余生,一直走在被贬官的路上,宦海沉浮,并没有磨碎他的斗志,反而是光阴似箭,再回首已是暮年。

每个人都逃不脱这样一个结局,所以珍惜光阴,才是最好的励志,也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