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心境】“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作者:陈乳宇

塞缪尔埃尔曼1840年出生于德国。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向西穿越,移居美国,参加南北战争后在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定居,经营五金杂货。

年逾七十方始写作,笔力已达老成。《青春》一文,虽仅几百字,却成为催人奋进的奇文,全文如下: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至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无不青春永驻、风华长存。一旦天线降下,锐气便被冰雹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竖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此文一出,不胫而走,且跨越时间,流传下来。二战中,麦克阿瑟与日军角逐太平洋,将此文镶于镜框,摆在写字台上,以资自勉。日本战败,此文由东京美军总部传出,在日本社会传播开来。有人将它灌成录音,广为销售;有人把它贴厅屋、揣衣兜,随时研读;文章尤其受到商界要人的喜爱。

据报道,几年前,厄尔曼之孙、美国电影发行协会主席乔纳斯.罗森菲尔德访日,席间谈及《青春》,客人自报家门,举座皆惊。一位与宴者随手掏出《青春》恭敬地说:“乃翁文章,鄙人总不离身。”

1988年,日本数百名流聚会东京、大阪,纪念厄尔曼的这篇文章。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公司元老松下幸之助说:“20年来,《青春》与我朝夕相伴,它是我的座右铭”。匹兹堡钢铁公司日方董事会荻原幸吉披露心曲:“《青春》打动了我的心灵,热忱断不可少,得凭青春锐气进行变革”。另一名流也极力推荐:“无论男女老幼,要想活得风光,就得拜读《青春》。”甚至还有人称,日本生产率高,有《青春》的一份功劳。

在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分段中,50岁正值中年期,70岁也才刚迈进老年的大门,余热灼灼,何以言老!可惜有些人刚过50岁,就觉得自己老了,甚至发出“人老珠黄”、“人到中年万事休”的哀叹。这种消极心理,不仅束缚了自己“老有所为”的步伐,也损害了身心健康。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的《龟虽寿》证明,国人自古有不服老的传统。且看今世,国学大师季羡林95岁依然笔耕不辍,何香凝老人95岁作的梅花依然非同凡响,经济学家于光远86岁建立了个人网站……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老有所为的例子。“年龄其实只是个数字,与成功无关。”一位高龄有成的人士如许说。

厄尔曼并非哲人,名不见经传,但其《青春》一文,却拨动了不少人的心弦,使人如听晨钟,如闻暮鼓,朝夕自警自策!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