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诸葛亮、关公、武松、三太子、孙悟空。就像老百姓心中的英雄一样。
玉皇、东岳、观音以及封神榜的众神,构成主宰我们生活的神庭。市井江湖,也以“义气”为人际交往的要件,以“良心”为做人处世的根本。这些作品未必来自民间,却已融入民间,构成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部分。——许倬云
《水浒传》之鲁智深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梁山号称一百零八人都是兄弟完全平等,可是再仔细看看:三十六天罡,一部分是本领高强不能不列入天罡,然而宋江带来的江州老弟兄,还有如解珍、解宝这种小混混,也列在天罡之列就不是公平原则了。
梁山聚集了一百零八人,公孙胜和吴用招来了擅长石刻的金大坚,刻了一百零八人的姓名和排序地位,号称这是天降的石碣,是天命所在。这个设计显然是为了宋江安排他的位置,也借“天意”确认新老弟兄的排序。
水浒故事之中时时透露宋江的心机,明明要做老大,却常常假装礼贤下士,“纳头下拜”让大位于人。每次有如此情况,他在江州招揽的李逵就会出头叫嚷。晁盖做领袖的时候,宋江不让他带队下山立功,以免自己的光辉被夺。
晁盖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率领梁山弟兄攻打曾头市,受伤而死。在临终前他的遗言是,谁能活捉射他的仇家史文恭,谁就能继承领袖大位。后来,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如果按照晁盖的遗嘱,卢俊义就该担任首领,而且梁山罗致卢俊义,也因为卢俊义在江湖上有号召力,希望有他作为领导。然而,正在讨论谁该担任领袖时,江州老弟兄尤其是李逵,无不主张应由宋江担任领袖。这些作为,都摆明了宋江是假仁假义。
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前面半本七十回,有所谓宋十回、武十回,表示有关这两个人的情节各占了十回之多。此外,林冲、鲁智深的事迹,所占篇幅也不少于十回。鲁智深和武松的情节,又因为他们经常搭档而难以分割。如此分配的分量,可见这四个人的重要性。
其中,鲁智深占的地位尤其突出。从他上五台山受戒出家,智真长老就给了他一段偈子:“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此后,征四寇的时候,又给了他一段偈子:“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这两段偈子,预言了鲁智深的一生遭遇。征四寇之役梁山损兵折将,鲁智深在擒方腊前,曾经进入一个世外天地,其中一位老僧开示他摆脱尘世。于是,当大军凯旋,鲁智深却决定留在杭州六和寺。八月十五日钱塘江涨潮,鲁智深以为是大兵杀到,和尚们告诉他这是潮信。鲁智深忽然觉悟,这是他应该圆寂的时候了,于是沐浴净身,坐化圆寂。他也留下一段偈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是水浒人物中得到善果的人物。
以上种种,可以显示《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身处元明之际天下大乱时局中的人生体验,他自己也在乱世几遭不测。由这一串隐藏的线索,我希望读者们理解:施耐庵的本意不是歌颂江湖义气,也不是盼望梁山归正,而是指出世间种种作为,犹如梁山的五年,其中有虚假、有苦恼、有失望,最后是一场空。
《三国演义》之关羽
他的失败,很难委过于他人
关羽成为武圣,也是在历史中逐步发展而来的。
论及关羽自己的能力,他是一个勇力善战的战将,很难说是一个掌握大局的帅才。他受命镇守荆州,是诸葛亮《隆中对》大战略中右手的主力;左手主力则在汉中到关中的北线,是张飞的任务;中央一线的职责应当是呼应左右,刘备派遣义子刘封镇守上庸,也就是今天的丹江口,在汉水流域的上游。关羽出兵攻取襄阳、樊城,虽然一时得利,却没有联络左线和中线呼应——右线独自出战,乃战略上极大错误。他为人自信,既看不起东吴,也看不起刘封。他抱持着个人英雄主义,一心想独立建功,所以说他的失败,很难委过于他人。只是,关羽之死确实是中了东吴的计谋,在当时也有人替他喊冤。
在他死后,东吴曾经有过极大的瘟疫——一般人认为,是关羽在复仇。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述,在首级被孙吴送给曹操后,关羽显灵,天天晚上大叫“还我头来”,一位玉泉山的老僧回问:将军要索回自己的头,五关六将的头向谁索讨?这种厉鬼的形象,大概在当时已经颇为流传。
关公地位逐渐被神化,当始于宋代追封其为公——从汉寿亭侯升了一级。到了元代他又被追封为王,明代皇室崇信道教,他已经被追封至帝的一级,成为关帝,列入天庭诸神中的最高层次。清朝没有入关以前即已崇拜关羽,称其为“关玛法”,尊为父称。努尔哈赤用《三国演义》作为军事教科书训练将领,关公的地位因此越拔越高。每一位清朝的皇帝,都会在关帝的名称上面加几个尊崇的词语,到了光绪年间,他的尊号长达二十六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今天,中国民间信仰里的关公,既是道教的尊神,也是佛教的大护法(因为玉泉山的和尚已经将关公收为大伽蓝)。关公不仅号称“武圣”,地位和孔子相当,也是商家尊崇的财神。大概借关公之光,张飞在道教的神庭之中,也是一位巡游各处惩罚贪官污吏的使者。凡此转变,关公在中国庶民心目之中,地位确实崇高无比,而且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三国演义》之诸葛亮
“诸葛亮”三个字,几乎等于半个神仙
罗贯中创造了一个智谋绝世的诸葛亮,其实颇有张冠李戴的意味,将别人的事迹放在诸葛亮身上。赤壁之战火攻的策略是周瑜策划的,也是周瑜指挥的,这笔账被放在诸葛亮身上。
甚至草船借箭之事,也是在别处借来的,并不在当时的记载之内。借东风是很有戏剧性的一段事情,罗贯中描述诸葛亮运用法术借来了东南风,使得吴军的火船可以直冲北岸的曹营。后人解释,认为十月小阳春风头乱转,本来就可以有东南风。在我看来,既是风头乱转,谁能算得准黄盖火船正好碰上那阵风?
抗战时期,我家就在荆州地区,对那带的地理情形比较熟悉。抗战胜利复员,因为长江航道八年没有疏浚,也没有标志,我家搭乘的船只恰在赤壁之下搁浅。那一段的长江主流,过了荆州将近汉水入口处,却被虎牙、荆门丘陵拦住,折向南流。从洞庭湖口(城陵矶)转向,汇合洞庭湖冲出来的洪流,由南向北直冲到汉水口上,就是今天的武汉,方才转向东流。从荆州到汉口长江河道是一个“V”形,先是南流转向北流,然后才是东流。在赤壁之下,西岸是虎牙和荆门,东岸是黄盖湖(黄盖水师驻泊之处)。我们的船长指点江山:“东吴从东南岸发动的火船,正好趁着北流的大溜,直冲扎营在北岸的曹军,哪需要东南风!”
至于诸葛亮的八阵图,在历史和文学上都很有名,杜甫的诗句“名成八阵图”,就是形容诸葛亮的功业。前面我也说过,八阵是一个安营扎寨的安排,按照四方、四隅八个方位来布置:前军、后军、左军、右军加上四支辅助部队,在扎营时如此安排,拔营交战时也是先以这基本的阵容整体投入战场。其中并无奥妙,却是一个稳扎稳打的基本战术。
诸葛亮的功劳是在他的《隆中对》,替刘备策划了群雄之中唯一可以建立基业的方针。他在东吴游说,与鲁肃讨论的孙、刘联合对抗曹魏的大战略,也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底定了一个根本的形势。他治理四川,以法家的精神贯彻儒家的仁民爱物,甘棠遗爱,四川人至今怀念。他南征益州,能够以战决胜却以和抚民,才使得“南人不复反矣”。他对刘备也并不具有绝对的影响力,刘备犯了最大的错误,就是相信关、张胜于相信诸葛亮。诸葛亮隆中对的大方针无法实现,就是因为刘备没有真正遵从他的安排。刘备死后,诸葛亮支撑大局,终于五十四岁就在军中逝世。总结来说,诸葛亮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才,而且有了不起的品格,却不是一个罗贯中描述的有道术和未卜先知能力的道士。可是今天,“诸葛亮”三个字,几乎等于半个神仙了,这是罗贯中留下的重大影响。
相对于诸葛亮而言,罗贯中委屈了周瑜。在真实的历史中,赤壁之战那年周瑜三十四岁,诸葛亮才二十七岁,但在罗贯中的笔下,二者倒过来了,周瑜成为一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而诸葛亮是老成的君子。周瑜在东吴的地位很高,他是孙策的好朋友,孙策死时弟弟孙权只有十九岁,全靠周瑜作为主要的辅助。“周郎”这个称谓,是形容他很早就有大名,而且才华绝代。苏东坡的词句中用“羽扇纶巾”形容周瑜的潇洒,这四个字后来却被罗贯中移置在诸葛亮身上。鲁肃也是江东豪杰之士,在罗贯中的笔下,他却是一位易于上当的老好人。罗贯中对后世的影响,可想而知。
《封神演义》之哪吒与杨戬
中国民间的理想人格
《封神演义》的故事情节,是由治乱未定陡然进入混乱,经过斗争又恢复正常的秩序,是一个既是预定的也是发展的历程。
《封神演义》陈述的修道境界,最高等级的是仙,神次之,人又次之。精怪也可修到一定程度,却终究是主流之外。故事中的阐教自居正派,截教则颇多妖魔精怪,他们拥有的法宝,也比较邪门。
故事主角姜子牙受命扶周灭商,他的同门师兄弟申公豹妒忌心重,四处煽动截教中的精怪出山与姜子牙作对。这一现象,在中外社会常可发生于主流人士与流外人士之间的冲突。流外之人身处边缘,努力上进却难以进入主流。他们表现的行为,往往是以狂言怪谈哗众取宠,更进一步甚至倒行逆施,但求一逞痛快。最近美国大选,就出现这一现象。《封神演义》的情节,未尝不是描述人类社会的常态。
这些封神榜的人物,有许多在今天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台湾民间信仰的“三太子”,就是封神榜里的哪吒。他本是仙真投胎成为李靖的第三子,由于性情刚烈,与东海龙王父子发生冲突,因将小龙王抽筋剖骨而犯了大罪。李靖惩罚他,哪吒愤而自杀,剔骨还父、割肉还母,从此断绝亲恩。他的灵魂飘荡无主,幸得太乙真人怜悯,摘取莲叶作为他的身体,莲藕作为他的骨骼——他因此不再有形骸,也免于毁灭。这个故事本身,在中国的一般伦理观念中,非常特殊:为了原则他可以牺牲性命,否定父母。而因为有如此不败之身,他成为所有妖魔的克星。
第二位阐教大将杨戬,本身是玉皇大帝的妹妹与凡间情郎生下的孩子,有一个不很清白的身份。但杨戬拥有神的血脉,又高于凡人。他有特殊的视力,在民俗传说里他的额头中间有第三眼,可以看透妖魔的原形(顺便一提:殷商领军抗周的忠臣太师闻仲,额上也有第三只眼,可以明辨正邪)。杨戬的这种形象,也很不寻常。哪吒、杨戬这两位大将,其形象与行为颇似脱离常轨,也正说明中国民间的理想人格,并不完全符合儒家的伦理。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封神演义》更重要的价值则是在这本小说出现以后,中国民间信仰普遍根据封神榜的众神,安置了超越人间的一个神庭。到今天,大家提到东岳大帝大概一定认为是黄飞虎,即那位叛出朝廷的商代大将;一谈到科举的功名,就会想到比干担任的文曲星;财神爷必定是赵公明,他手下的四个副将,分别掌管招财进宝职务。相对于其他主要文明系统所建构的神庭,中国的神庭却是由于《封神演义》这部小说的出现,取代了以前种种类似的神庭的安排。这部小说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西游记》之孙悟空与红孩儿
他俩的对照,是佛祖的两次试验
《西游记》的故事,以孙悟空为主角,一般读者都非常熟悉这位泼猴以及他大闹天宫的故事,细节便不赘述了。我想开宗明义,就交代孙悟空的来源。这一只石猴,其来历是宇宙成形时剩下的一块顽石。这就意味着,孙悟空本身是与宇宙同质的。他可以是宇宙的一部分,但他也是从宇宙中切出来的一部分(请注意,《红楼梦》中的宝玉,其来历也是这块顽石)。
石猴成了精,他学艺的地方,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老祖师须菩提(佛教释迦牟尼的大弟子)。灵台方寸是“心”,三星斜月就是“心”的字形。这一出身的解释,很显著的标示主题:灵猴就是心,也就是你我众人之心。(美国著名的电影《星球大战》,其中教导两个主角的祖师,也是一个外貌不起眼的尤达大师,也住在洞穴之中。)
孙悟空从祖师学道,须菩提祖师给他若干选择:如果他有兴趣学“术派”“流派”功夫,那就是儒家、墨家等种种人间的学问,孙悟空说不愿意;又让他选择“动派”和“静派”,两者都是道教的功夫,他也不愿意;最后,祖师提出佛教,他才觉得这是应该学习的功夫。令人不解之处在于,须菩提祖师交代的诗句,却又是陈述道教的道理。
在悟空告别时,祖师警告:必须戒备每五百年一次的劫数,天风、阴风和赑风,都可能令修道之士形销身灭。三风有各自独有的性质:天风起于身外;阴风出自体内,由下而上,当是欲念引起;最暴烈的赑风则发自体内,由上而下,源头乃在心神,如果不能约束,所导致的灾害不可收拾。三劫的观念佛、道都有,只是阴风与赑风均是循体内穴道毁伤身体,这就是道教的理论了。
后来,孙悟空遇见观音时,观音特别提醒他,学习功夫应当注意“六贼”:“一个唤作眼看喜,一个唤作耳听怒,一个唤作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这六个项目,正是《心经》的六色感官所及。禅宗佛教特别标明应当防止的项目是: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由此引起喜、怒、哀、乐。人要克服这些心情上的诱惑和障碍,才能得到解脱和自由。《西游记》第十九回里悟空收服八戒,亦即西行才刚上路,观音叮嘱他常念《心经》,而且列举经书全文。这更是表明西行大要,即体会“色即是空”“心无罣碍”的要义。这一《心经》在后文不断出现,全书思想以佛教为主,显然可见。
孙悟空学到种种高强武艺,也有七十二般变化的能耐。他辞别祖师下山,不知该到何处去,却找到了花果山,成为众猴之王。他和他的众猴都是似人而非人,却要向人求得平等。在寻求武器时,他大闹东海龙王的龙宫,取得了定海神针——那是大禹治水留下来的一件遗物。这件武器,和他自己是与天地同寿的顽石一样,都具有宇宙一体的意义。这时候,他才标出“齐天大圣”的旗号,直接向天庭上的玉帝挑战。他大闹天宫所向无敌,这一段闹天宫的故事,处处指明了天庭治理系统的颟顸糊涂,以及天神、天将的无能。最后能打败他的,却是二郎神(封神榜的杨戬)和他的哮天犬。
这一反讽的意义非常明显:如此庄严的天庭,实际上不配和石猴对抗。明代的政治,在历代主要王朝之中的确不好,尤其皇帝和皇帝周围的近臣,人品、能耐颇多不堪。大闹天宫的故事,就是揭露看上去庄严的朝廷威严的真相。帮助天庭制伏灵猴的众神,包括太上老君和佛祖,也都是仗着势力在欺骗他。这一番讽刺,也毋宁是直接指责替皇权帮凶的官僚和佛、道法术之士。大闹天宫的批判性,不容忽视。
红孩儿来历非凡,他是风和火结合的孩子。如上所说,印度四元素——动的风、火与静的地、水,两者各自互济,而风和火都在动方。红孩儿是个孩童的形象,一身红色童装,装扮很像封神故事里面的哪吒。孙悟空个儿不大,与小男孩的体型相差不远,只是一副猴相,恰好与红孩儿的俊秀形成对比。红孩儿的特色是好强斗胜,这也是孙悟空不受约束的一面。观音出手降伏红孩儿,也是用了金箍圈,一套五圈分别套住头顶和四肢,才收他为座下的善财童子,与龙女常在左右。套住红孩儿的金箍圈和孙悟空的紧箍圈,都以“定心神咒”来约束。由于这些对比,我才觉得他们二人是一个对照面——这两次的大试验,主要也是佛教“收心”的意义。
在《西游记》中,玉皇大帝的天庭并不庄严,只有装腔作势的官僚系统。太上老君是玉皇大帝之外的另一系统,如来、观音又是道教以外的另一套系统。这两大系统,却独立于玉皇大帝的神庭之外。如前面所说,《封神榜》中玉皇大帝的天庭属于道教,将宇宙之间一切事物都分配给道教的神统管理。将佛、道两个神统对比,《西游记》显然是尊重佛统的程度大于道统。
综合言之,我同意余国藩的意见:《西游记》是“心”的历程。从余国藩的结论稍作修正:西游记是佛教禅宗的寓言,可是加上了当时流行的道教内丹派的一些观念;如此配合,也正因为禅宗和全真之间,不仅有许多理念是互通的,而且全真派的形成,可能接受了相当成分的禅宗影响。再者,王阳明的心学中禅味甚浓。《西游记》没有提起王阳明,可是儒、道、佛三家的合流,却真正是近世中国思想的重要特色。
人类理想境界悲喜剧的四段乐章
这四部通俗小说,可以作为中国人心灵世界的影照。这四部书的联系,也未尝没有时间轴上的连续和变化。施耐庵的《水浒传》,写作时间正在元明之际,蒙古征服中国后,经历了文化大劫;继之而来的是明代专制,现实的世界是暴力构成的统治。施耐庵要创造一个理想的秩序,让那些被压在下层的人物可以翻身,改变应有的秩序。但是,事与愿违,梁山的世界并不如此美好,一样也有许多欺骗、计谋、暴力等因素。于是,创造这个理想世界的努力,不能不终结为梁山大梦的破灭——只有鲁智深逃到世外、李俊逃到海外,燕青云游不知所终。
《三国演义》则是借着汉末天翻地覆、国家分裂的时代,勾画成两种极端的形态:正统人物和篡位者。正统的人物,特别标出关羽的义勇和诸葛亮的智慧;而他们的对照面,则是董卓、曹操这些人物——以奸诈对照义勇,以欺骗对照智慧。《三国演义》留下的关公和诸葛亮,竟因为这部小说成为永久不朽的神人。贯穿整部《三国演义》的精神,是强调“义”——自己选择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因为既有的社会地位和伦理。不过,读《三国演义》有时也难免产生疑问:刘、关、张的交情,何以如此缺少默契,以致关公威震中原的大举动,没有取得刘、张的配合?诸葛亮见大事如此清楚,何以没有培养班底,以致事无巨细一肩担起,终于鞠躬尽瘁,累死了自己?
第三部书《封神演义》,却是勾勒神、魔两个世界。神、魔两股力量却是同源,神、魔之间的对抗,都借着死亡取得解脱,将互斗时期的种种恩怨,化解为宇宙秩序中各种事物的排列,以及其中的互相关联。神界的官僚系统,或可象征宇宙事物应当是个整体;因此,神与魔之间,最后终于恩怨尽了,共同纳入一个彼此依赖的网络。
第四部书《西游记》,接着封神榜故事的观念,却将宇宙秩序内转为心的世界。“心”作为人精神的主体,必须经历种种关口,在试验之中不断自我克服,进而提升境界,能够超越感官与意识之间的烦恼,经过悟解“色”“空”无别,到达“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西行路上八十一难,都是自己内心的业障。历经这八十一难,也就是终于排除自我引起的烦恼:这一个“心路历程”,大概也代表了中国儒、道、佛三家逐渐融合,取得共识的过程。
这四部小说串成系列,似乎可以想象为人类理想境界悲喜剧的四段乐章:水浒是由“聚义”结合为一个理想人间,其间的尝试和破灭令人唏嘘;三国是挑选“义”这个字,塑造为几个典型人物,他们功业未成,却留下理想人格千古彪炳;封神是对于善与恶、成与败种种对立和斗争,提出辩证过程的对抗、超越和解脱,最终出现共存的和谐;最后,西游竟将人间的许多艰难困苦,内化为人类内心的挣扎,由认识欲望到克服欲望、提升自我,终于悟解一切俱空而得到自由。因此,这项小说的串联,谱成了既悲又喜的人生心路。
这些作者都不是大儒、高僧,也不是当时知名的大人物。由于作品的内容丰富,情节热闹,人物鲜明,数百年来无数读者都被吸引。他们传达的一些观念,也就不知不觉潜入读者的内心。于是,闾里乡村街谈巷议的场合,姜太公、诸葛亮、关公、武松、三太子、孙悟空……俨然百姓心目中的英雄。玉皇、东岳、观音以及封神榜的众神,构成主宰我们生活的神庭。市井江湖,也以“义气”为人际交往的要件,以“良心”为做人处世的根本。这些作品未必来自民间,却已融入民间,构成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部分。
本文节选自
《中国文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