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四川话属于中国西南官话,形成于“湖光雨季四川”时期,是古蜀语和湖光等移民方言的融合,但四川话不像四川方言。整个四川各地分布着客家话、湘语等方言,藏语使用者很多。
我有幸在成都生活了几年,试着列举一些四川话中一些常说的方言字,与君探讨,欢迎指正。
一、筶
例如:又新开了一家烤肉店,我们一齐去筶一下嘛!
在这里,筶表示“尝试”的意思,字典里读音:gào。在古汉语里“较、校、告”三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竹板在上,本义是警告,校验乐器的音色准不准要边敲边试,故引申为“尝试”之意。在四川、重庆一带的方言里,读作“gáo”,二声。
此外,筶还有“估量、测量”的意思,如:这一篮梨有多重,筶一下就知道了嘛。
二、蹍
例如:他跑得飞快,狗也蹍不上。
蹍,读作“niǎn”,本义是踩、踏、蹈,在方言里,追赶的意思,同“撵”。
此外,“碾”也有表示“追赶”的意思,试想,把谷物等放进碾子里去壳,圆柱形的石碾子在碾盘上面来回转动,是不是像追赶一样喃?
三、敥
例如:菜炒好了,敥点儿盐就可以装盘喽。
敥,本义是用手散物,在方言里,撒的意思,读作“yàn“。有一句歇后语是这样说的:头上敥花椒面儿—麻脑壳!
四、脷
例如:他上街买了两个牛脷子,准备下酒。
脷,读作“lì”,本义是牲畜的舌头,在四川成都、自贡、仁寿、南充地区方言里,常说“脷子”,指的是猪牛等的舌头。
五、撴
例如:她生气地把碗朝他面前一撴,走了。
撴,读作“dūn”,意思是重重地往下放。为四川话、关中方言常用语。
另外,撴在方言里还表示“揪住”的意思,同“扽”,例如:她一把撴住他的衣服领子,看样子两口子在打架。
六、奓
字典里读音为“zha”,一声和四声。但在四川话里,读“zā“时,表示张开、张口。《说文·口部》中写道:“奓,张口也。”
例如:哎呀,这个袋子啷个奓了个口子哦,东西都掉出来了。
四川人喜欢用“奓“字来表示胡乱说话,或大大咧咧的意思。
例如:你不要奓起嘴来乱说撒。
一个女娃儿要注意点形象,不要总喜欢奓起腿坐。
读“cǎ“时,表示大、阔。
例如:她五官长得还可以,就是嘴巴有点奓。
七、罯
罯,本义是覆盖、渔网的意思,读作“ǎn“,在西南官话里,表示变质的谷子。
例如:梅雨季节来临,谷子都发霉变罯了。
八、藨
有两个读音,读“biāo“时,藨草,一种草本植物,茎可用来编草席或织草鞋。
读” pāo”时,莓的一种,学名叫刺莓,在方言里,习惯叫“刺藨“。
例如:刺藨成熟了,有红的、黑的,酸酸甜甜,好吃极了。
九、扌+焉
地道的方言字,读作“yìn“,有两个意思:
①丈量、估量。例如:这块布有多长,我拿尺子去yìn一下就知道了。
②浇水。例如:太阳火辣辣的,院子里的菜苗要干死了,得去yìn水了。
这个字,《字海》和《康熙字典》皆有收录。
十、祝+土
例如:春季天气反常,一不小心感冒了,鼻子zou实了。
《字海》和《康熙字典》里,读音为“zhù“,塞也。方言里保留了中古音,读作“zōu”,一声。《蜀语》里解释:鼻塞曰z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