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用一本正经造句】河北泊头一些俗语土语

第一,“银盆的大脸,枣核的大胡子”。

小时候听大人讲过描写某个老妇人长相的笑话。拉长的陈俊啊,银盆大脸枣核大小胡子(当地土语读zuan,三次曲调),读起来很认真,但很引人发笑。是人民的冷幽默。

想想老太太一张大脸,脑袋后头一个枣核样小小的发髻,真是够俊的!




二,“单苗细叶的”。

妻子打理几盆绿萝,由于绿萝几年没有阳光直射,摘去败叶枯枝后显得稀稀拉拉,细细弱弱。妻子说:“你看它单苗细叶的!”。说这话时,一定要带着“的”,说“单苗细叶的”,没单说“单苗细叶”的。我从未听说有此说法,问网络查也不是成语。觉得有点意思。


三,“没长公鸡毛”。

男人怕老婆,在某些事上一味忍让妻子到了无原则的程度,就会被外人讥讽为“没长公鸡毛”。公鸡在母鸡面前都会趾高气扬,随意“强奸”母鸡,所以在鸡群中特别强势。丈夫和妻子被比为公鸡和母鸡,所以用“没长公鸡毛”来形容怕老婆的男人。


四,“三年不吃枣,打出你枣屎来”。

妻子蒸了丝糕(玉米细面子加面用酵母发起蒸熟,又叫发糕),上面放了许多无核小枣。她不爱吃,为我蒸的。一天早上,她掰了一个枣吃下去,就觉得从嗓子往下扎得慌,是枣皮闹得。就说起枣皮不好消化,能随大便出来,所以老家有“三年不吃枣,打出你枣屎来”的俏皮话。


五,“拆拆洗洗,放到柜里”、“说送不送,老包杂种”。

初秋一天黄昏,我和妻子走在运河堤坝新修的柏油路上,脚边坝坡杂草里蛐蛐不停的叫着。妻子说起老人听到蛐蛐叫,就说这是蛐蛐在说“拆拆洗洗,放到柜里”,提醒人们天气转凉,该把夏天的衣服归置好放起来了。听这蛐蛐的叫声,还真和这八个字发音差不多。又说起老人听到猫打呼噜,就说这是猫在骂街,骂包公呢。问妻子怎么回事,她也不知,只知道当时大人都这么说。查询网络才知道这里有个传说。当时京城闹五鼠,包公没辙,就到天庭借猫,说好平息了五鼠就把猫送回。结果事儿办完了,包公食言,不往回送了,猫就只好留在人间回不去了。猫一肚子怨气,睡觉不忘骂包公 ,才有了“说送不送,老包杂种”这种说法


六,“桃仁不该,杏仁该”。

河北泊头东部土语,不是当地人读了一定不明所以。“杏仁”取其谐音,指“每个人”,是当地土语。所谓“该”是指“欠钱”,也是土语。之所以前置有“桃仁不该”是为了引出下面的“杏仁该”。意思就是“欠每个人的钱”。


七,“好过的年,难过的春”、“麦子黄梢,饿得蹬脚”。

说的是青黄不接之时,旧粮食临近末了吃完了,新粮食又没下来,人们不够吃以致挨饿。


八,“鸡鹐磨眼,狗舔磨盘”。

旧时磨碎谷物的石磨,由于研磨粮食其上面的磨眼和磨盘会残留粮食的粉末,无论怎么扫干净,总有残留。鸡啄食磨眼,狗舔食磨盘,费劲不小,但只得到星星点点的粮食。所以用“鸡鹐磨眼,狗舔磨盘”形容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比如造句:村里人夏天在屋外乘凉,说点子鸡毛蒜皮,“鸡鹐磨眼,狗舔磨盘”。


九,“着人不着水”。

“着”读zhao,二声扬调,“传染”的意思。比如一般感冒就不“着人”,流行性感冒就“着人”。立春后气温不稳,温度时高时低。如果这时候河水已经化冻成为流水,再气温下降的话,人们会感觉寒冷,而水不会再上冻了,这就叫“着人不着水”。“着人不着水”这个“着”是引申“传染”,指人会感觉到冷,不是让人感冒。


十,大雀(读“悄”音,指麻雀)(“操”读四声降调)死鹰——他一说,你一听。

这是一个歇后语,指的是说的不靠谱的事,不要当真。鹰是干嘛的?是吃麻雀的!它能让麻雀操死?瞎说!


十一,戚(“戚”读qie,一声平调。)位里拽,牛棚里挣。

“戚”指亲戚。国人好客之道,亲戚来了,一定要请上坐表示尊重。所谓“戚位里拽,牛棚里挣”说的是亲戚来了让他上坐,他不坐,使劲拽着也不坐,反倒去钻牛棚,与牲口为伍。用这话形容人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


十二,“生气十八碗,着急不喝汤”。

这句俗语可能知道的稍多。记得小时候被父母责骂时,要是赶上饭时儿(吃饭的时候),吃饭因生气而大口大口地吃,往往父母更加生气,说这种吃法是“气吃”,会受到更加严厉的责骂。怀疑这就是“生气十八碗”的意思。至于“着急不喝汤”,我一直认为是所谓“汤”一般是很热,烫嘴,所以要是着急的话会喝不下去,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




十三,“喂猫挠一挠,喂狗咬一口”。

指心善之人遭遇忘恩负义。比如当年有算命的对某位老人讲了这句话。果然如此,老人一生待人赤诚,扶危济困,最后果然都是“白眼狼”。是算得准还是人性如此?我更倾向于后者。


十四,“别谢(卸)了,套着喂吧”。

一句快失传的俏皮话,现在应该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当某人向另一人表示感谢时说“谢谢”的时候,如果双方特别熟识,经常闹玩儿,被谢的一方有时就会说一句:“别谢(卸)了,套着喂吧” 来表示不必见外。用畜力,包括牛、马、骡子、驴等拉货或者劳作时,其身上套着挽具,牲口需要休息吃东西时,有时就把挽具卸下来,有时因时间紧就不卸了,套着挽具就喂了。这就是这句俏皮话地来历。当然,现在都不用畜力了,这句话四十岁以下的基本就不明所以了。


十五,“站着睡也行!”。

某人询问的口气说:“我躺下睡觉了?”被问的人回他:“站着睡也行!”某人听了佯装着急,回道:“你怎么骂人?牲口才站着睡!”原来骡、马、驴睡觉时会站着。旧时农村耕种土地需要饲养牲畜当做畜力,所以人们对他们了解较深,有许多关于它们的俗语。以“站着睡觉”调侃人是牲口就是一例。


十六、“吃草节子了?”。

骡、马、驴等牲口吃干草时,偶尔会被大个的饲草上的草节子刺激喉咙而咳嗽。有人形容某人咳嗽用此语,是把对方暗喻为牲口,是一句开玩笑损人的话。


十七,“甜邦(邦读二声扬调)滴”和“甜滋(滋读二声扬调)儿滴”。

入冬,北方人餐桌上大白菜成了主角。妻子做了大白菜炒肉,觉得不好吃,说“甜邦滴”。我觉得还好吃,说“甜滋儿滴”。“甜邦滴”说的是甜度不高且“起腻”,让人讨厌,也有叫“甜哈(“哈”读二声扬调)滴”的。“甜滋儿滴”说的是甜度不高但清新,让人喜欢。一个味道,截然相反的评价,看来个人口味确有不一样。看来我比较大众,因为白菜品种是“北京三号”,是群众普遍喜欢的名牌,我和群众喜欢的一致,显然我是多数派。


十八,“吃屈让人”。

这四个字经常出于家庭主妇之口,比如“我这辈子都是吃屈让人,想不到没好报啊!”至于男主人很少听见这么说。指的是忍让迁就别人,自己宁愿吃亏也要让着别人。语义里总觉得里面包含有原来主妇地位低,从而受气的意思。


十九,“十五”和“十五”。

一看日历,农历十一月十五,是本地一个大集的日子。大集有古玩民俗物品的摊点,我计划去看看。跟妻子说:“今天十五!”我那意思是可以赶集去。“十五”二字发音读成了二声扬调,妻子听了调侃笑我:“还‘十五(学我的语调)’,你知道嘛意思不?”我当然知道,这么发音也是为了逗她。如果“十五”两个字发音成了我刚才的语调,全年只有三天可以这么叫,那就是元宵节、中元节和中秋节。称呼它仨可以是正常发音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也可以用两个字称呼,也就是我刚才和妻子说的扬调的“十五”。一说“十五”(扬调),不能带月份二字,就是指这三个节了。这是我们当地的土语,不知有多大区域有这么个习惯。


二十,“小曲不严”。

读音是这四个,字可能不对。说的是无关紧要的可以原谅或忽视的细节问题。比如想买个和面的大瓷盆,价格很便宜。仔细挨个挑过去,都有点小毛病。釉面不是有个黑点,就是有点毛糙。买的人就想:“这么便宜的东西,毛病都‘小曲不严’的,凑合买了得了。”这么说或许这四个字是“小缺不言”更合适——小毛病就不用说了。这样或许更准确,除了那个“缺”字发音不像之外。


二十一,“小咋喔”。

指小的不如意的事。举个例子。腊月二十六,马上过年。我打破了两个玻璃水杯:自己的一个只是摔碎了瓶盖玻璃,还凑合能用;第二个踢了同事的玻璃水杯,彻底坏了。同事这个双层水杯倒地后,外层碎裂、里层完好。我没瞅清,顺手一扶,手指扎了两个口子,当时就渗出血来。想起还在自己本命年,心想老天爷这是给弄个“小咋喔”,要不一年太顺也没个嘛事不就没有“本命年”的样子了吗?


二十二,“让卖肉的剔了骨头一样”。

是损人的话。一说卖肉的一般就是指的猪肉,听这话形容人到哪就随意一歪一躺,软塌塌的,像是剔去骨头的猪肉。形象贴切而且“损”。


二十三,“日毛”。

指某人见到人也不打招呼,急匆匆离开,人们就把这个人叫“日毛”一样。这俩字或许是“日猫”,郎猫顺利求欢米猫的意思。干这事它俩仅有一到五分钟,米猫觉得可以了就会发出刺耳尖叫并攻击郎猫,郎猫只好快速脱身逃离。也有点像刚才说的快速躲避熟人的情形。这里的“郎猫”“米猫”分别指的是本地土语雄猫和雌猫。


二十四,“面刀”。

指容易,多用于否定时。比如:你想的这事倒挺面刀啊?这事儿没那么面刀!


二十五,“缩(缩,这里读二声扬调)货”。

形容某人懦弱,有一味忍让吃亏的性格。至于“缩货”本意已不可考,本人认为是指不能勃起的男人生殖器,因其“缩小无力”,借指男人无能懦弱,当然是贬义。




二十六,“生气的喃(“喃”读三声拐调)子”。指现在做的一件事情为以后留下烦恼隐患,这件正做的事就叫“生气的喃子”。比如两人为解决某件纠纷签订了协议,其中某项条款没有考虑周全,会产生执行上的歧义,势必在以后为此产生新的纠纷。这个有问题的条款就可以叫做“生气的喃子”。



二十七,“淘溃”。


这个词不知是哪两个字,取其谐音。本意指因过度操心丈夫不懂事而心情崩溃,用于家庭妇女。一家中的女主人感觉自己辛苦持家,而丈夫不理解,还净做让人费心的事,为此形容自己“淘溃”,“因淘神而崩溃”之意。


二十八,“屎(“屎”在这里读“死”,当地土语发音)豹”。

“屎豹”一词本地独有,算是本地土语也可。泊头北部一村西南角有一水坑,坑不大,三角形的,也就三百多平米。坑虽不大,年头儿却不短了,五十多岁的都记得小时候就有了。坑里坑边有许多自生的大小柳树,听老人说,那里面多年前曾经藏着“屎豹”。如果有人从那经过,被“屎豹”发现就会把人扑倒,让那人拉屎,不拉不行。等到拉完了,“屎豹”就会在那吃屎,人就会乘机逃脱。这个“屎豹”闹这么大动静,就为了吃屎!也是醉了。随着老人陆续离世,现在很少人知道这个事儿了。



二十九,“二八儿的不敢朝薅儿”。

​“二八儿”可能写作“二把儿”更合适,但“ba”这个字发音为一声平调,所以写做了“八”。“二八儿”指能力一般的人。“朝薅儿”指去做这项工作。“二八儿的不敢朝薅儿”说的是:一般人不敢做这件事情。


三十,“行(音hang二声扬调)忽”。

“行忽”,粗心大意的意思。比如:雨季到了,暴雨频发。水火无情,防止城市内涝可不能行忽。


三十一,“没操丈母娘的心干不了”。

几个人正在植树,边干边聊。说起某件事,其中一位说到:“现在当x(某种身份称呼)儿的,没操丈母娘的心干不了!”“没操丈母娘的心干不了”这句话,民间经常用它来调侃某种身份的人的无底线行事方式。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