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恬静造句】唐诗共赏(八)

终南别业王位

中年是一条相当好的路,晚房是南山。

每当兴来的时候,就一个人去,胜寺空荡荡,自觉。成功谚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译文:

中年以后,我就非常喜欢佛理,直到晚年才在终南山脚下安家。

高兴时,喜欢独自在山中行走,其中的快意,只有我自己可以体会。

也曾走到山穷水尽之处,便坐下来,静静凝望山中云雾飘移。

偶然还能碰到山中野老,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忘了回家的时间。

赏析:

王维虽然后来身居要职,但是在四十岁之后就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晚年得到宋之问的蓝田别墅,更是以隐居为乐。这首诗就是描写他隐居终南山的自然之趣和恬静自适的快乐。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相,但是政局的变化早已让他看透了仕途的艰险,意欲从纷扰的世俗中超脱出来,于是在首联中直叙了自己中年以后就开始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晚年得以在终南山脚下隐居。

本诗的语言平白如话,自然随意之中又透露出耐人寻味的哲理。其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粘对自然,一副天然的山水画,却又暗含无可解说的至理。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

风猛烈的吹着,角弓射出的箭羽发出呜呜的鸣叫声,将军正在渭城打猎。

草木凋零,猎鹰的目光分外明锐,残雪已经消尽,猎马迈蹄轻捷迅速。

忽而已经穿过了新丰市,回归了军营。

回首远望刚刚引弓射雕的地方,千里无垠,茫茫的浮云都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打猎的诗,是王维的早期作品,风格遒劲有力。在一个北风呼啸、草木萧条的冬日里,将军驾者猎马来到谓城狩猎。将军眼明手快、箭术超群,不多久猎物便尽收囊中,满载而回。《观猎》意在表现打猎者高超的箭术,全诗却不直接写打猎者捕杀猎物的场景,而是通过对打猎者的身姿、神态、动作的描写来表现。

诗的前半部分写出猎,后半部分写猎归,一气呵成,浑若自然,丝毫不给人以突兀之感。同时,诗人锤字炼句的本领也令人惊叹,“枯”“尽”“疾”“轻”,寥寥数字就将将军那雄姿英发之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

汉江,在楚地与三湘接壤之处,荆门,与长江九大支流相通。

汉水浩浩荡荡,似乎要溢出天地之外,山色朦胧,群山时隐时现。

州城好似浮在水面之上,波涛在天际翻涌。

赞叹襄阳的风景,让人迷醉,我愿意留下来,陪伴常醉的山翁。

赏析:

“临泛”就是登高远望的意思。这首诗主要写泛游汉江时所见所闻,咏叹汉水的浩渺。

诗人先从大处着墨,以雄健的笔力描绘出汉水横卧楚塞而接“三湘”、与长江“九派”相通的雄浑壮阔气势。不仅写出了荆门南接三湘、北通九派的重要地位,更是将笔触延展到了千里之外。有了这样的开篇,后两联方显得不弱。

泛舟江上,纵目远眺,只见“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水之水面宽广仿佛都流到了天地之外,两岸青山迷蒙,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气韵生动。王世祯说这两句“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画面疏密有致,气韵生动。接着,诗人视线从远处收回,转写眼前江面近景。“浮”字写沿江郡邑仿佛在水面浮动,“动”字写出波涛汹涌如同摇动远方天空。明明是水波在动荡起伏,却给人以前方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和整个天空都在晃动的错觉。这种“浮动”的错觉,足见水势之磅礴。面对襄阳这样的壮丽风光,诗人沉醉其中,想要留下来。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轻车简装初使边塞,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就像是被风卷起的篷草飞出了汉塞一般,又像是归雁飞入胡地的天空。

大漠中一道孤烟直上青天,黄河边上一轮落日正圆。

在萧关恰好遇见侦查通讯的骑兵,方才知晓统帅都护正在燕然前线坐镇。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赴边塞途中,其景象描写的雄奇壮丽,尤为后人所称道。

由“归雁”可知,王维此次出使边塞是在春天。蓬草成熟之后就会枝叶干枯,根茎也会离开土地,随风飘卷,所以称之为“征蓬”。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心中自然抑郁悲愤,故有“征蓬”“归雁”的自比,寓悲凉之情于壮美之景之中,意境浑融。五、六句分别描述了两个画面,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大漠之中,极目远眺,天际尽头一缕孤烟正在缓缓升腾,为这片荒漠增添了点点生气。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圆”字准确描述了河上落日的特点,使整个画面更显雄奇瑰丽。

诗歌语言平白易懂,用字凝练准确,其颈联的“直”与“圆”两字被《红楼梦》誉为“有情有理”。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译文:

渭水围绕京城曲折东流,黄麓山本来就环抱着皇家。

帝辇从垂柳夹道的宫门远去,在阁道上,回头看林苑百花。

大明宫的栖凤、翔鸾二阙,高耸入云,细雨中,春树翠绿,装点万户人家。

为了趁着春天之时,颁行适时诏令,天子出游,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

赏析:

王维这首七律诗,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所谓“应制”,即应皇帝之命而作。

应制诗一般都为歌功颂德,难以出彩,但是王维这首却高出众人一筹。他紧扣题目中的“望”字,一开头就写出由阁道中向西北眺望所见的壮丽景象:渭水曲曲折折地流经三秦大地,渭水边的黄山盘旋在汉代黄山宫脚下。“渭水”“黄山”“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气势顿显开阔,而且“秦”“汉”这样的字眼,极大地增强了时空感。再写生在阁道上回看宫苑的景象,“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一联,给人一种高峰突起的感觉,呈现出一副壮丽美好的春雨长安图。结尾寓规劝于奉颂中,指出了天子春游是顺应天道时令而行,并非是为了游山玩水。

诗人善于取景布局,以饱满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传达出唐朝处于兴盛时期帝都长安的风采。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译文:

红巾报时人,手拿更筹报晓,尚衣就捧进了翠云裘。

重重宫殿打开大门,各国使臣与百官一起向天子朝拜。

阳光临照,掌扇随着它移动,青烟缭绕,皇袍上的绣龙像是在浮游。

早朝之后,贾舍人要草拟诏书,只听佩环叮当响,他已经回到了中书省。

赏析:

这首诗与岑参所写同题,是描写朝拜庄严华贵的唱和诗。全诗描写了早朝的整个经过,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层次,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描绘出大明宫早朝庄严肃穆的氛围与皇帝的威仪。

这首和诗只和其意而不和其韵,用语堂皇,造句雍容伟丽,格调和谐。明代胡震享《唐音癸签》说:“盛唐人和诗不和韵”,由此可窥一斑。

酬郭给事•王维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译文:

宫门高楼,沐浴夕阳余晖,桃李繁盛,柳絮随风飘舞。

皇宫官舍的晚钟,疏疏落落,门下省内,鸟儿鸣叫官员以归。

清晨环佩声声响,到金殿朝拜天子,傍晚,又捧着天子的诏书叩拜宫闱。

想要勉强跟随您,无奈我已经老了,将会因为常常卧病,而脱下朝衣。

赏析:

这是王维酬和郭给事的诗,称赞对方奉职贤劳,感慨自身老病,不能够相随。虽是应酬之作,但诗人独具匠心,不直接对郭给事唱赞歌,而是从对景物的描绘中传达颂扬之意,有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唐诗援》评说道:“结尾多少蕴藉,令人一唱三叹。”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深山空荡,看不到一个人影,只能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

夕阳反照在深深的树林间,又给青苔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

赏析:

王维晚年为陕西蓝田的辋川别墅风景写了《辋川集》诗组二十首,鹿柴为辋川一景。诗人捕捉到傍晚时风鹿柴的幽静景色,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夕阳余晖映照深林,在青苔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愈加衬托出山林的空寂清幽,几如化外之景。本诗的绝妙之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托全局,疏淡自然,毫无做作。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时而弹琴,时而吟唱、长啸。

深林僻静,几乎无人知晓,只有明月殷勤相伴。

赏析:

竹里馆为辋川山庄一景,是建筑在大片竹林中的精舍。诗人以极浅淡的笔墨,描绘出一幅月夜独坐竹林弹琴长啸图,表现了隐者恬淡逸放和自得其乐的心情。全诗表面看似平淡无奇,似乎是信手拈来、随意书写,其实却是匠心独运、颇具特色。其中“独坐”和“人不知”相互映照,明月相照“幽篁”“深林”,光影交织成一副美景,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情景融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和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作。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人很悠闲,桂花无声无息地飘落,夜很寂静,春山让人觉得空荡荡的。

月亮出来惊动了栖息的山鸟,山涧中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声。

赏析:

王维写了不少富有禅意的诗,而这首诗的意境尤其高,臻于“无我之境”。由于心境的“闲”,作为主体的“人”消失了,却感受到了四周最为细微的变化,唯有在极静之中,方可领悟自然真意。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