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好像是纸渗了油,变成了半透明体。拥抱太阳,不分出身,可能陶醉了太阳。所以晚霞褪色的夜晚的光也是深红色的。
”这是归国途中的景色描写,我们看到了夜,夜色的美,夜色与太阳相交融,让人陶醉。按照每一年的惯例,每到夏天都有一批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方鸿渐就是其中的一位。船上写了一位女士,她有一个小孩子。“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作者这样一描述,我们眼前就立刻闪现出这个孩子的面貌,特别是两只眼睛相隔很远,非常的典型。这个孩子特别的活泼可爱,因为刚刚会走路,所以一直不停的乱跑。苏小姐不喜欢这个孩子,也瞧不起孩子的母亲。因为这个孩子的父亲是个赌徒,这是苏小姐看不惯的,所以书里特别强调苏小姐讲方先生是不会赌的,这里也看出来苏小姐对方鸿渐是有好感的。
而同船的人当中出现了一个叫鲍小姐的人。苏小姐看鲍小姐的行为不像女学生,嫌弃她的打扮丢人。这是为什么呢?苏小姐觉得她赤身裸体,伤害中国的国体。船上同行的男学生看到鲍小姐,心头起火,口水直流,在她的背后说了不少坏话。其中最出名的是把鲍小姐比作是真理,因为真理就是赤裸裸的,但是她并未一丝不挂,所以大家又叫鲍小姐为“局部的真理”。这样的比喻放到今天都不过时,让人耳目一新,又觉得非常有道理。
方鸿渐此次回国是带着一张博士头衔的文凭的。“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方鸿渐需要这一块遮羞布,为什么呢?他到了欧洲之后,光是挥霍准岳父寄来的费用,并不认真读书,四年当中他换了三所大学,兴趣广泛,但真正的学识并没有多少。毕业将至,他的准岳父和自己的父亲大人都希望看到他学有所成,有所证明。方鸿渐受到两个人的精神压迫,为了有个交代,寻找了一位爱尔兰人做了一张假的博士文凭。很快,他获得博士文凭的事情就登上了报纸,也许苏小姐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知道的,还以为方鸿渐是个学识斐然的人。
在大学期间,苏小姐的眼里并没有方鸿渐这号人物。那个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重了,不想给人任何机会。而今年纪逐渐上来了:“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这种比喻,把苏小姐这时候的处境当真的描摹出来了。这个时候,苏小姐竟然被鲍小姐占了上风。方鸿渐心里觉得鲍小姐行为并不检点,因为她自己就有未婚夫,却还在一路招惹方鸿渐。这种爱情不像爱情的故事,来的太快,又走得莫名其妙。他们两个好过一阵之后:“天空早起了黑云,漏出疏疏几颗星,风浪像饕餮吞吃的声音,白天的汪洋大海,这时候全消化在更广大的昏夜里。”
自这时候起,不仅苏小姐对方鸿渐的态度冷淡,就连鲍小姐都对他爱答不理的。这就不禁让我们思考当下年轻人的爱恋,最好不要心理想着两个人,否则得不偿失,一个也不能够拥有。
过了一段时日,鲍小姐要先下船了。苏小姐这个时候让鲍小姐给方鸿渐和未婚夫介绍一下。“方鸿渐恨不得把苏小姐瘦身体里的每根骨头都捏为石灰粉。”看到这句话,我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在我们平常的生活里,因为每每经历种种事件,有时候是恨自己的无辜,更多的时候是恨别人的错怪,因此常常想着让对手不好过。钱钟书先生写的方鸿渐的心理活动,真的可以解读为我们——普通的一类人的正常反应。
鲍小姐走了,一个方鸿渐的感情过客离开了,下面苏小姐要登上了方鸿渐情感的舞台。方鸿渐一回头看到苏小姐打扮的袅袅婷婷,对着她说要奉陪。“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这样的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个对方鸿渐逐渐动心的苏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