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骂老师】3年前男子狂扇老师,老师直说对不起,男子:记得以前咋削我的吗

2018年7月,一名健壮高大的男子在路边拦住了一位骑自行车的老人。

这名老人看起来五十多岁,身材瘦小,和男人完全不能相比。

男人看着老人,端详一下,之后,狠狠朝着对方的脸一巴掌扇过去。整整八分钟,男子又扇耳光又辱骂,手上的动作就没有停过。

老人唯唯诺诺地不敢还手,而男子的同伴竟然还在一旁拍视频。

光天化日之下,恃强凌弱的一幕就这样发生了。

“你还记不记得我?以前咋削我你还记得不记得?知道不知道?过去十几年了!以前你咋当的老师?”

男子一边打一边骂,话语中透露出二人竟然是曾经的师生关系。

这一幕也不仅仅是常人眼里的恃强凌弱,更是因果循环。是曾经强壮的老师恶意对待弱小的学生,以至于如今强大的学生才会报复。

老师一边被打,一边直说对不起,但是这样的道歉,却仍旧难以弥补曾经造成的伤害。

一、“好人”与“恶徒”

男子名为常仁尧,在栾川乡雷湾村是人尽皆知的好人,村里的人都亲切地叫他为“尧尧”。

一个人能够被评价为“好人”,在常人眼里,他大概是一个热情、善良而又真诚的人。毫无疑问,大家眼中,“尧尧”就是这样一个人。

常仁尧

常仁尧家里并不富裕,在他读大学之前,家里甚至需要四处借钱才能勉强凑齐孩子的学费。

而常仁尧也很懂事,他知道自己家里的情况,因此不愿意成为父母的负担。在上了大学之后,他就在学校里做起了各种小生意,即便毕业之后有很多工作机会,但是他仍旧选择放弃稳定的工作,只为了能够创业挣更多的钱,好贴补家用。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常仁尧开淘宝店、开工厂,事业上稳步发展,和妻子一起创业成功。

常仁尧成功之后,却并没有堕落。他甚至于烟酒不沾,业余时间只是喜欢约上几个朋友一起打篮球,或者钓鱼。

他还经常救济村里其他人,有村民生病,他会捐出来一大笔钱给他治病。若是有人有难处,向他借钱,无论借多少钱,常仁尧都是愿意的。

村里大多数人都接受过常仁尧的帮助,大大小小的金钱不计其数。除了金钱之外,常仁尧在日常生活中也做了不少好事。

在春节回家的时候,他为了丰富村里人的日常生活,自己出资举办各种运动比赛、棋类比赛,赢的人还能够获得奖品。

过年的时候,常仁尧就像是村里的快乐精灵,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把年味变得更浓郁,也把以往死气沉沉、除了打牌赌钱之外别无其他的雷湾村带活了。

村里有一大片樱桃树林,是常仁尧种下的,但是果子却是村里人大家分着吃。

在常仁尧的厂子里,还有很多同村青年,他眼见大家没有工作,自己做主带了一大批年轻人去创业,推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就是这样的常仁尧,却是那个毒打老师视频里的主人公,村里人都很吃惊。但是吃惊之余,大家立马跑到派出所,给常仁尧说情。

一个好人,大家总是会给他找到很多理由,为他的罪行进行开脱。在村民眼里,打人毫无疑问是不对的,但是如果那个施暴者是常仁尧,大家都会给他找很多理由。

在“雷湾村村民为常仁尧伸张倡议书”这张纸上,一百多个村民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甚至于都没有写清楚常仁尧的真实姓名,而是按照往日里的叫法写着“尧尧”。

这样充满错误的一张纸,却显露着村民的朴素和真心。

常仁尧的邻居甚至于特意请了假,坐三个多小时的大巴来找常仁尧。

“尧尧是个好孩子,3年前我们家资金周转不开,他给了我500元,我到现在也没有还。”

就是这样一个在众人眼里的“好人”、“好孩子”,在老师眼里却是一个“恶徒”。

被常仁尧殴打的老师叫做张清林。二十多年前,二人在学校里认识。

二、一生无法治愈的心理创伤

在大多数人眼里,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紧张的学习、志同道合的好友、和睦亲切的老师……

但是常仁尧的学校生活却充斥着暴力、血腥和屈辱。

常仁尧小时候很穷,因此,张清林很歧视他。在学校里,一个十三岁的学生,一个三十多岁的男老师,彼此之间从身份到体力都不对等。

常仁尧经常因为小小的错误就被张清林揪住一顿毒打侮辱,他曾经被张清林踹头十几下,被他用木板插在衣服里打,被他言语侮辱,甚至于差点被退学……

一桩桩一件件都深深留在这个少年的心里,童年时候的阴影有多深呢,时常有句话说,“有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常仁尧或许就是这样吧,因为贫穷被老师嘲笑、歧视,因此长大之后才会对挣钱有一种执著。

在常人眼里看来,他放弃稳定的工作去创业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对于常仁尧来说,不能挣钱的工作都不是他想要的。

因为,贫穷会被歧视。这是老师教给他的。

在事件发生之后,常仁尧自己录了一段视频,他表示自己知道打人有错,但是,他也说:“错的不止我一个人,他起码要负50%的责任”。“他”就是张清林。

张清林的所作所为,才会催生出如今的常仁尧。

在这场事件之中,常仁尧的家人似乎隐身了,为什么在被老师惩罚的那段时光里,他却没有家人可以挺身而出呢?

常仁尧自小父母离异,父亲病重。对于少年来说,教师是一种永远权威的存在。张清林的所作所为,常仁尧无法理解,但是他也害怕自己回家告状,会导致父亲的指责。

这是教育之中常见的父母态度,许多父母对于教师会存在一种极端的认可,认为老师永远都是对的,为什么被打的是你不是别人,一定是你做错了事情。

常仁尧就是陷入了这种恐慌之中,所以他没有在第一时间主动向家里求助。

他试探着向姑姑反映过,但是在姑姑进一步追问之后,常仁尧还是选择了自己承担。他主动去找学校反映情况,但是却没有后续。

在这之后张清林变本加厉,他不仅亲自动手,还怂恿班级里挨欺负人的同学,让常仁尧的生活更加难过。

教育往往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责任,父母的存在也十分重要。常仁尧在父母离异、父亲病重的家庭之中长大,他更加敏感、懂事、自立。

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常仁尧可以端正三观,不至于被张清林的恶意对待毁了一生。

但是也让常仁尧很难去相信别人、去求助。

在打了张清林的那一天,常仁尧才终于主动地找到姑姑,和她讲了自己曾经的校园生活。

但是一切已经发生了。

在常仁尧怒打老师事件曝光之后,越来越多的同学与他联系,表示愿意为他作证,证明张清林曾经的暴力行径。

但是这些作证也在变相表示,在常仁尧的少年时光,他在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苦楚。

常仁尧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同情,但是也有人表示,无论怎样,以暴力的行径抵制暴力都是不对的。

这种看法站在绝对的道德高地上,却忽视了曾经那个少年无处求助的绝望。

在《明星大侦探》中,有一集曾经探讨过“校园暴力”的影响。因为校园暴力,一个小女孩的一生被毁掉了,她选择了暴力报复,一个个杀掉曾经欺负她的人。

这种故事毫无疑问过于偏激,但是没有人可以忽视,在那些血淋淋的过去之中,被埋藏的苦痛。

常仁尧经受了一个老师不公平的暴力对待,他有不原谅的权利,有“长歪”的自由。

但是常仁尧用善意回报给这个社会,他善意对待这个世界,对待其他的人。只不过他有一片地方藏着戾气,藏着伤痕。

常仁尧总是会和朋友谈起曾经的那个老师,说了许多次张清林踹头的故事。

每年教师节,常仁尧都会发同样的朋友圈,祝所有的老师教师节快乐,同时也永远不会忘记张清林对自己所做的一切。

前半句是他作为一个“好人”的善意,后半句是他永远难以忘记的曾经。

戾气永远刻在了常仁尧的人生之中,在成长的过程中难以消散,直到见到张清林的那一刻,戾气爆发了。

在见到张清林的那天,常仁尧约友人一起钓鱼,他竟然忘记了带钓鱼竿,只好等别人给他送。

他和朋友就在路边等着,没想到钓鱼竿没来,张清林却闯入了常仁尧的眼中。

常仁尧一开始还不太确定,他打开摄像头,把手机交给朋友,让朋友帮自己录像。

如果真的是张清林,常仁尧要做什么呢,他自己在走向那个老人的路上或许也没有想好。

两人视线对上的一瞬间,过往种种突然在常仁尧的眼前一一闪过。曾经被压抑的憎恨、戾气和怒火在这一瞬间爆发,他的动手、他的怒骂,背后是一个哭泣的少年。

为什么要录视频呢?常仁尧自己解释是要给女儿看。

作为一个父亲,他怎么会希望让女儿看到自己暴力的一面呢。只能说常仁尧在一开始就没有想好要怎么面对这个老师,怎么面对曾经的阴影和创伤。

张清林的教育还是永远烙在了他人生之中,在他成长之后,即便成为了一个众人眼里的“好人”,常仁尧仍然难以控制对暴力的认可。

他固然知道打人不对,但是却不会觉得打张清林是一件不对的事情。在动手之后,常仁尧甚至和好友如约去钓鱼。

在钓鱼的过程中,他反复看了许久那段视频,神色从愤怒到平和。

或许常仁尧也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在这样一段视频里知道,怎么去反抗、不要被人欺负。只是他扭曲的成长经历,不能让他教导女儿如何正确地对待那些生命中的不公和苦楚。

在事件之后,张清林被许多人指责怒骂,作为这场事件的受害人,他们一家人都得到了满满的恶意。

张清林的妻子难以接受这一切,在她的眼里,丈夫是一个老实友好的人。

来自众人的恶意,对于这样的教师家庭来说是一种侮辱,而对于常仁尧来说,却是在二十多年前就背负在他身上的负担。

一个人的成长之中如果有伤痛,这段伤痛真的难以让时间去治愈,成百上千倍的善意都不足以抵消童年遭受的一次恶意。

无论如何,当受暴者成为施暴者,一切就能随着一场暴力宣泄而烟消云散吗?

在怒打了张清林之后,常仁尧再也没有在教师节发过朋友圈,但是被痛打的少年却永远都在记忆中哭泣。

三、对立的师生关系,畸形的教育责任

在常仁尧事件不断流传之后,在这件事的背后,是一群人的感同身受。许多人都说出来自己曾经和老师的恩怨,一个人的经历得到了许多人的共情。

常仁尧苦痛的成长经历真的只是特例吗?

在这场对张清林的讨伐和对常仁尧的同情之中,在群情激奋之中,不难得到答案。

无论怎样,常仁尧都需要为自己的暴力行径付出代价。无论何种积怨,暴力报复在法治社会都是不被允许。常仁尧打老师,在舆论上获得了同情,在道德上却没有站在高地,在法律上更是有违法治要求。

在常仁尧被抓之后,张清林所在学校向相关部门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严厉处罚常仁尧。在学校看来,常仁尧的行径是对教师的一种蔑视,这种学生的存在只会让老师感到寒心。

常仁尧所代表的“学生”,和张清林学校所代表的“老师”在这一场事件之中完全处于对立。

但是什么又是学生,什么又是老师呢?像张清林这样的人真的有资格称为老师吗?

这些问题在舆论的裹挟之中,变得愈发难以被回答。

但是有一件事情是毫无疑问的,在师生关系之中,老师是占据主导的一方。

常仁尧还是被法律惩处了,他被判了一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张清林在道德和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老师,负责教育的主导方,毫无疑问张清林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常仁尧的一生。常仁尧的暴力行径是作为学生传承自老师,而张清林如今承受的恶果,是作为老师教导学生产生的果。

老师被尊敬,是因为他们传承知识、教导学生。尊重的不仅是老师这个人,更是老师所象征的意义。

张清林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尊重自己的教师身份,所体现的是师德上的亏损。

从“生”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教育应该提高门槛,应该更多地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方式、教学水平等多方面进行考量。作为老师,如果伤害了学生,必须要受到惩罚。

老师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的,教育领域也不能任由鱼龙混杂,对老师的监管更需要加强。

但是从“师”的角度来看,这场“群情激愤”指责教师的狂欢,实在是有失偏颇。张清林这类的人固然存在,但是许多教师惩罚学生,却是一片好心。

许多学生会放大老师的做法,难以理解“严师”两个字的含义。在自己出现不良行为之后,教师的指责、教导都会变成有意针对。这种不理解,也是违背了师生关系的畸形发展。

而从“师”与“生”的角度来看,如何正确对待彼此,也是一个难题。

张清林把自己看成了学生的神,把学生看成了自己的所有物。因此他扭曲了师生关系,老师在教育上占据的主导地位,并不能够把教师完全放在至高点。真正被尊重的教师是和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

而像是现如今,部分学生把自己放在至高点,在家里的呵护之下,甚至忍受不了教师的一丁点责骂,也是师生关系的一种扭曲。

学生接受教育,尊重教师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不能走到极端,有些学生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对教师辱骂殴打。而有些父母也把教师放在一个卑微的地位,动辄颐指气使。

师生关系的复杂性和教育的重要性,在这个时代仍然需要所有人一起去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师”和“生”这两个角色,不仅仅是学生和老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

常仁尧和张清林的结局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思考,一个人被舆论处罚、一个人被法律处罚,但是二者之间的纠缠关系却不会止步于此。

不管是二十多年前的教师体罚,还是如今的学生暴力反抗,这对师生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谁也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谁也没有能够从这场畸形关系之中获得解脱。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