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2022三伏天】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改变了传统,抛弃了109876543210,破格采用了中国传统24节气倒计时,震惊了全世界观众。

而且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天恰逢中国立春节气的那一天,又是中国的春节大年初四,完全把中国式的浪漫演绎到了极致。同时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中出现了中英对照,也让很多英语学习者对其中一些翻译产生了疑问,因为英文翻译是没有固定版本的。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上的这版英语翻译,同时也回顾一下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含义,以可以更好了解为什么官方要这么翻译。

二十四节气 Solar Terms

Solar是拉丁文,adj. 太阳的,和太阳有关的;(与)太阳能(有关)的意思,如:太阳系Solar system, 太阳能solar energy, 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 日全食total solar eclipse, 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

24 Solar Terms

  1. 立春Beginning of Spring
  2. 雨水Rain Water
  3. 惊蛰Awakening of Insect
  4. 春分 Spring Equinox
  5. 清明Pure Brightness
  6. 谷雨Grain Rain
  7. 立夏 Beginning Summer
  8. 小满 Grain Buds
  9. 芒种: Grain In Ear
  10. 夏至Summer Solstice
  11. 小暑Minor Heat
  12. 大暑Major Heat
  13. 立秋Beginning Autumn
  14. 处暑 End of Heat
  15. 白露 White Dew
  16. 秋分 Autumn Equia
  17. 寒露Cold Dew
  18. 霜降 Frost's Descent
  19. 立冬Beginning Winter
  20. 小雪 Minor Snow
  21. 大雪 Major Snow
  22. 冬至Winter Solstice
  23. 小寒 Minor Cold
  24. 大寒 Major cold

是不是更加通俗易懂,简洁大方?大家以后可以按照这个版本来作为标准。

关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内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即二十四节气。

中国农历规定,每一个月必定要有一个中气,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成为前一个月的闰月。那么为什么有的月份没有中气呢?这是因为两个节气和两个中气之间平均日数=365.2422÷12=30.4368日,而朔望月日数29.5306日,两者有将近1天的差数。

因此中气在农历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有将近一天的推迟,如此继续,必将有的月份的中气正好落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而下个月则没有中气,中气将移至再下一个月的月初。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汉至明末使用“平气法”划分出来的节气,每节气分三候,可以见到黄河流域天文、地理、人事和自然界的一般景物。“平气法”节气以黄河流域日短至的冬至日为起点,二十四个节气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鸲。

大寒:大寒之日鸡使乳,又五日鹫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

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惊蛰: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仓庚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使电。

清明: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

谷雨:榖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麦秋生)。

芒种: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鹰乃学习(鹰始挚)。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为蠲,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处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培户,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华。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大雪:大雪之日鹖旦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二十四节气和太阳黄经度

24节气其实是一个“时刻”(24节气准确时间),而非“一日”。在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中,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季气温与季候。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古代历法学家于是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24节气的来源,这种节气的制订法称为「平气法」。 然而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制订此历法的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气候状况。所以从清朝开始,才另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现在的中气和节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和阳历配合时,节气在每个月的上旬,其规律为:上半年当月的 4~6日,下半年当月的6~8日。中气在每个月的下旬,其规律为:上半年当月 的18 ~ 22日,下半年当月的22 ~ 24日。和农历(阴历)配合时,农历的平年每月也有两个节气,即节气和中气,而农历闰年的闰月只有一个节气,没有中气。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有: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有: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 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二十四节气农历日期表二十四节气的分布在阳历中有一定的日期,前后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命名的讲究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极致。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是汉族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之后天气回暖,万物复苏。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2020年立春具体时间:公历(阳历):2020年2月4日17时03分12秒;农历(阴历):戊戌年正月十一(星期二);干支为:庚子年戊寅月 丁丑日。

立春(Beginning of Spring)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02月03-05日左右,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节气。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为立春。大地回暖,万物生长,冬将尽,春正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春,蠢也,动而生也。”意味着闭藏的冬天结束了,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

古籍《群芳谱》中写道:“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为建始,春木之气始至,故称为“立”。春立于冰雪莺难至时,所谓“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春立于冰雪莺难至之时,所谓"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春就在冰雪中静静地培育。不待冰消雪释,便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了。

《尚书大传》曰:“东方为春,春者,出也,万物之所出。”

古人以“元亨利贞”对应四季,元为首,为始,对应春,春为发生,耕耘播种。从立春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

农谚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是提醒人们寒冬快结束了,应该早起干活了。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此时节,虽然寒意犹在,但“百草回芽”已不可阻挡。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按照二十四节气的排列顺序,立春是第一个节气,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此时节会看到微微的绿色。

天文专家表示,从天文学上来看,立春预示着美好春天的到来,但从气候学上来说,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虽然并不意味着马上进入春天,但毕竟白昼变长、天气变暖已成大势所趋,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雨水(Rain Water),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是为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中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3月5日或6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桃始华【《吕氏春秋》作桃李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和其他节气相同,惊蛰日期也和农历没有必然联系。每年3月4日~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春分:春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春分是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是为春分。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是为春分(Vernal Equinox)。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有着3000年的历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也是节日和祭祀庆典,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周礼天子日坛祭日。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民间活动上,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一)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上祝福 希望天上的神看到。(二)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三)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字弹琴无意绪 踏青挑菜没心情。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Pure Brightness)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名句,正是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前后之时,春光明媚,桃花初绽,杨柳泛青,莺飞草长,油菜花香,郊外野游,谓之踏青,因此,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草木萌发,杏桃开花,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这时北方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的气候特色,这时常常时阴时晴,充沛的水分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令人烦恼和不能忽视的,倒是雨水过多导致的湿渍和寡照的危害。而黄淮平原以北的广大地区,清明时节降水仍然很少,对开始旺盛生长的作物和春播来说,水分常常供不应求,此时的雨水显得十分宝贵,这些地区要在蓄水保墒的同时,适时搞好春灌,以防止春旱的威胁。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每年4月19日~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四川盆地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盆地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盆地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三月中旬,自雨水后,土膏萌动, 雨水增多,最适于及时的春播,民间 有谷雨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故人云: “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 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种,自 上而下也。”意指谷雨前后,天气土 壤湿度温和,雨水明显增多,适于各 种农作物的生长,正是种瓜点豆,插 秧务棉的大好时节。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时节对现代农 业气候的真实含义。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群芳谱》曰:“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则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立夏:夏季的开始。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是真正的“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节。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由此看来,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进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开。立夏时节,万物繁茂。

立夏分为三候。“初候蝼蝈鸣”,蝼蝈一也叫蛤蟆,是蛙的一种。这时节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塘畔鸣叫觅食了。“二候蚯蚓出”,由于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 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了。“三候王瓜生”,王瓜也叫土瓜,这时已开始长大成熟了。清乾隆《新郑一县志》载:“四月,王瓜初生摘售,以相送一谓之进 鲜”。从这三候的描述中我们已看到了夏天的景色。

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以蝼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为臭虫,陆德明、郑康成以为蛙,皆非也。

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王瓜生。《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礼记》郑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隐居以辨其谬,谓菝葜自有本条,殊不知王瓜亦自有本条,先儒当时如不检书而谩言者,可笑。

《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立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蝼蝈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这个时候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麦粒饱满,蚕结新茧……

欧阳修用“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的诗句来赞美小满的美好,或许更带着他对农民殷实生活的一些期许。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小满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苦菜秀:《埤雅》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谓苦荬菜。

靡草死: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原为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月令》:“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此时宜抓紧麦田虫害的防治,预防干热风和突如其来的雷雨大风的袭击。南方宜抓紧水稻的追肥、耘禾,促进分孽,抓紧晴天进行夏熟作物的收打和晾晒。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注意防暑工作。“小满”时节谨防灾 。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75°时交芒种节气。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每年公历06月05-07日左右,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Grain in Ear)节气。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9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斗指巳(正南偏东),此时中国江南地区进入梅雨时节;华南地区处在龙舟水时节。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字面理解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在农村,芒种前后是一段农事活动非常忙碌的时间,既涉及收获,也涉及播种。

芒种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周礼》

“芒”,指的是有芒作物的收获。

“种”,指的是谷黍类作物的播种。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夏至(Summer Solstice)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20或21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节气。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各地的白昼达到全年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同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夏至时,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夏至三侯

鹿角解: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蜩始鸣:雄性的蝉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据汉朝应劭《风俗通》中记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小暑(Major Heat),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公历7月6日-8日左右,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节气。小暑是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此时,已是初伏前后。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典籍: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温风至。至,极也,温热之风至此而极矣。

蟋【音悉】蟀【音率】居壁。一名蛬【音拱】,一名蜻蛚,即今之促织也。《礼记注》曰:生土中。此时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盖肃杀之气初生则在穴,感之深则在野而鬬。

鹰始击【《礼记》作鹰乃学习】。击,搏击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鸷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小暑三侯

温风至:风中都带着热浪。

蟋蜂居壁:蟋蟀开始自田野逐渐移入庭院。

鹰始挚:幼鹰由老鹰带领,从鸟巢中飞出来,开始学习飞行博杀猎食的技术。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大暑(Major Heat)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夏天的第六个节气。7月22-24日左右,视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耀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解见前。

大暑作为农事节气,最早记载大暑的是《逸周书·周月解》。该书中明确指出,“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二十四节气系统至周秦时期应已出现,汉代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有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大暑就在其中。



立秋:秋季的开始。

立秋(Beginning on Autumn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公历8月7-9日左右,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节气。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立秋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中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初候,凉风至【《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

处暑,七月中。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

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

禾乃登。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成热曰登。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一般在每年的9月7日或者8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因此称之为白露。

白露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三候

鸿雁来:白露节气“鸿雁来”,按古人说法,鸿大雁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玄鸟归:后五日“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玄鸟空巢语,飞花入户香,燕昵呼唤燕好,燕舞莺啼,生机勃勃。如今北飞为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群鸟养羞:再五日“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秋分:昼夜平分。

秋分(Autumnal equinox),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北纬90°)与南极点(南纬90°)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

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

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

从地理角度可以这么理解,秋分就是太阳来到了赤道,以后北半球越来越冷。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3月21日左右到赤道——春分,6月22日左右到北回归线——夏至,9月23日左右回到赤道——秋分, 12月22日左右到南回归线——冬至。

中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左右,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Cold Dew)。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还代表着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白云红叶,偶见早霜,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气温逐渐下降。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刚过,寒露来啦!露珠寒光四射,俗语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而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这一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霜降(Frost's Descent)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的10月23日左右,即太阳黄经为210度时为霜降。

“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片片凋落。

霜降,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民间各地的霜降风俗各有千秋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夜晚地面热量散失非常快,温度可骤然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近地植物上直接凝结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立冬:冬季的开始。

立冬(Beginning of Winter)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冬”的解释:“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冬季普通盛行东北风和北风,气温逐渐下降,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越来越冷。在北方地区,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传统是以“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在古代民间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中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农历上的“立冬”并非气象学上冬季的开始。中国幅员辽阔,真正意义上的冬季是以连续5天气温低于10℃为标准。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早已进入冬季, 10月下旬首都北京也已一派冬天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立冬期间,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

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

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中国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

中国江淮地区的“三秋”已接近尾声,中国江南则需抢种晚茬冬麦,赶紧移栽油菜,中国南部则是种麦的最佳时期。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较少,中国此时开始注重林区的防火工作。

立冬为十月节,冬为终,万物收藏。立冬,朔风起,水始凝冰。五天后,地始冻,拂晓朔风悲,就“蓬惊雁不飞”了。



小雪:开始下雪。

小雪(Minor Snow),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小雪”表示开始降雪,雪量小。)。“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小雪节气虽然叫“小雪”,但和气象学意义上的小雪却没有必然关联。小雪节气反应了气候特征,期间寒潮和冷空气一般活动比较频繁,但不一定下雪。“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立冬之后,气温逐渐降低,人们感受到丝丝寒意,纷纷添衣保暖。而小雪的到来,则意味着中国北方已开始进入寒冰封冻的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清代王士禛在《题<徐骑省集>后》有曰:“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新霜鬓上加。”

“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麦区就下了大到暴雪。

小雪节气中说的“小雪”与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意义不同,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气象学上把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的降雪称为“小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大雪(Major Snow),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2月7日,8日。此时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255度,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鹖鴠不鸣。《禽经》曰:鹖,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鬬死方休,古人取为勇士,冠名可知矣,《汉书音义》亦然。《埤雅》云:黄黑色,故名为鹖。据此,本阳鸟,感六阴之极不鸣矣。若郭璞《方言》:似鸡,冬无毛,昼夜鸣,即寒号虫。陈澔与方氏亦曰求旦之鸟,皆非也。夜既鸣,何为不鸣耶?《丹铅余录》作鴈,亦恐不然。《淮南子》作鳱鴠,《诗》注作渴旦。

虎始交。虎,猛兽。故《本草》曰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

荔挺出。荔,《本草》谓之蠡,实即马薤也。郑康成、蔡邕、高诱皆云马薤,况《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与《本草》同。但陈澔注为香草,附和者即以为零陵香,殊不知零陵香自生于三月也。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

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小寒(Minor Cold)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为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小寒是反应气温变化的节令,寒字下面两点是冰,《说文》释寒为冻,此时还未寒至极,至极是大寒。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寒气是阳气上身,逼阴气所致。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至。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大寒。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每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大寒要冷,广西群众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谚语。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中国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小寒冷还是大寒冷,说到底是最冷时段出现的早些还是晚些的问题,这往往与当年前期一段时间冷暖情况有关,与当年大气环流形势有关,还与相对强的那一次冷空气过程出现在哪个时段有关,出现在中旬,小寒就偏冷,出现在下旬,大寒就偏冷。

风靡全世界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都是诞生于北欧的童话。北欧的夜很漫长,北欧的夜很寒冷,而寒夜是童话最好的土壤,或者说童话是寒夜最温暖的陪伴。北欧有皑皑白雪又有暖暖的壁炉,壁炉很文学很童话。中国更有各式各样的围炉,也很文学,也产生了更多的传说。民间传说民间文学多从围炉生发、扩散、流传。避暑避不出多少文化,御寒却可以御出浓郁的文化。有一部古籍的书名就叫《围炉夜话》,书名就给人以炉火的温暖和文化的芬芳。东北盛产小品,猜想可能就是寒夜中不停地唠嗑儿嗑出来的。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大寒(Major Cold)是二十四节气里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19日-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为300°时为大寒。大寒顾名思义是一年中寒冷到极点的时候。

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大寒三侯指鸡乳:孵小鸡。征鸟厉疾: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水泽腹坚: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三候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其中第三候尤其能说明大寒的气温极低:此时,水域中的冰能一直冻到水中央,且又厚又结实。

乍一看来,“大寒”似乎比小寒更冷一些。但实际上,大寒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比小寒暖和的。之所以把相较暖和的一个节气命名为大寒,应当是中国传统的物极必反思想,寒极而暖才是人们所要的。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