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外甥打灯笼】王小民:变味的圆灯礼

古朴厚重的关中洞政府说的是最有礼貌的数,人这一辈子从小到极乐,开展民俗礼仪活动里程碑式的展开,其中有继承创新、防守、偏差。(莎士比亚)。

细细审视现今“圆灯礼”风俗面子的文化、里子的文明,让人不禁唏嘘其中啼笑皆非的“礼与利”“好与坏”!

随着生命呱呱坠地,自此开启了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历经青年、中年到老年的生命历程,虽说各个年龄段都不可缺失别人的关注与关爱,但相较而言“两头”似乎更多一些。圆灯也叫完灯、全灯,是关中群众以民俗礼仪寄托对孩子关爱希冀的隆重方式。家有闺女出嫁后,从生子那一年起,每年春节孩子的舅舅都要给孩子送灯笼,寓意孩子体弱、舅舅送灯保平安,照亮孩子的前行之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年年送不间断,一直送到孩子十二岁,以后舅舅就不用每年再送了。图个事情圆满顺心,各家普遍地借着年节喜气举办圆灯礼,过去没钱时给孩子买个灯泡、手电筒,再买上一身衣服,就算圆灯了,后来人有钱耍阔送电动玩具、学习机,也有多少给一点现金的。主家设席摆酒诚恳待客,亲戚视经济状况量力行礼,虽没有统一标准,但简单与否、到与不到,大家心思俱在一份美好的祝愿、一份诚挚的嘱托上,其他啥都不看重、谁也不见怪。

按老礼数,圆灯礼的特定对象是男女双方至亲,像外婆家的爷、婆、舅、姨等长辈,自家的姑、婶等,一般没有外人(乡邻、朋友)参与。圆灯也是有特定的时间概念,大体从正月初六开始,最晚到正月十二完结,基本选双日子。十二岁的圆灯礼作为关中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大人们的重视,这标志着孩子结束童年时光逐步向成人迈进。大荔方圆还有“十二岁成人开锁”之俗:孩子满月这天抱出大门,将在巷院里遇见的第一个人认成干亲,干爸、干妈要买来银锁和衣服为孩子举行戴长命锁仪式,并在正月十五前为孩子送灯送鹣,用红布掩锁直到十二岁。孩子满十二岁这一年要给孩子卸锁锁,目的意义和圆灯完全相同,就是给即将告别童年的孩子打开智慧的锁链,让孩子向着聪明才智、成人成才的方向发展,从此摆脱依赖自立起来,精神上得到一种洗礼。

作为列入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圆灯礼民俗,抛却封建糟粕的东西不言,这几年在有些地方演变的有些离了谱谱、丧失了本真。先是过事前三天后五天大摆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巷院里搭设高棚,红地毯、彩门面、挂条幅,张灯结彩好不排场,张扬者还请来乐队吹吹打打鼓乐喧天,舞龙舞狮扭秧歌跑骡车,孩子“成人礼”比婚礼办的都隆重排场,待娃的“好”万倍胜于生身父母。请来参加仪式的亲戚朋友人数众多,传统的男女双方至亲自在其列,八竿子打不着的老亲戚、三朋五友齐叫、巷院邻里全家起……车水马龙宾客盈门,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场面看似高大上,偏偏少了最可宝贵的真情实意。来总归来了,人人自是逃不脱解囊随礼,碍于面情,大气的三五百,附和的一二百,“利益方”上千不在话下。此时此刻,最大的关注点在娃他外婆家和干亲家,前几年一根红绳绳拴上几百元钱串串已然拿不出手了,给娃买个手机、推辆电动车都属轻的,多代之一朵朵、一捧捧似圆盘如高山的纸币花,少则三五千、多了几个万,“六千六”“八千八”的钱花花斜挂肩头捧在胸前好不扎眼拉风。此番操作已属愕然,更有鼓乐相伴领着孩子“游街”者,走前巷、窜后院,见人发烟、人见“发”钱好不风光。这两年疫情时有起伏,有些人受“特别思想”支配开始不管不顾,圆灯礼沦丧了只在元宵节前三几天办的约定俗成,成为啥时想办就啥时办甚至补办的“工具”,赤裸裸攀比与无底线圈钱只差把老先人气活了。

多年来,父老乡亲们没黑没明苦里累里攒了一点钱,这绝不是不劳而获风刮来的,自当倍加珍惜花在刀刃上。办个变了味的圆灯礼,亲朋好友打肿脸充胖子,主家死要面子活受罪,实在越来越不美气,瞎“讲究”坏了好风气,遭到众多网友的反对在所难免。行圆灯之礼,适度表达对娃娃的爱意无可厚非,但借机显摆、炫富甚或敛财就难以接受了,充斥着社会人的浮躁、弥漫着金钱的铜臭、饱含着对人民币的不尊重,糟蹋了一项流传千来的民俗事小,只怕给娃娃灌输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贪财失德误人子弟事奓啊!

好怀念纯朴自然的传统民俗风情。

作者简介:王小民,大荔羌白人,1971年生。渭南市作协会员,渭南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出版有《风情同州》《大美大荔》《小民看大荔》《沃土情思》等文史著作14部。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