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创作不容易,注意刷题。

简介:“民族”是指客观区分文化、语言、历史和其他人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形成的概念。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

现代的民族概念,可以是以国度为区分的人群,也可以是单指有共同的文化概念,而没有共同的语言、历史来源的人群。现代同一个民族可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同一个民族也可有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民族也可用相同的语言。

国族:国族是以政治目的结成的新族群,在文化习俗的融合的情况下,国族不可以直接转化成民族概念。典型的国族概念有中华民族、巴西民族、美利坚民族等。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华‬民族‬是‬包含‬全国‬五十六‬个民族‬的。

关于民族的形成时间,国内外学者对“民族”一词涵义理解的不同,主要有4种不同的意见:

①原始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

②奴隶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奴隶社会,或比奴隶社会稍早的军事民主制时期。

③封建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封建社会。

④资本主义社会形成说。认为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此以前不存在民族。

我们中华民族打上大汉的标记应该是从西汉开始了吧。而在西汉元帝时期汉大将陈汤在给汉元帝上书中发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历史最强音。今天咱就聊聊这最强音发生的背景以及带来的影响。




一、背景

西汉时期一直在和匈奴在打仗,直到陈汤的出现,把匈奴打到和亲。这句时代最强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现于公元前30年左右,此时经过汉武帝的扩张,又经过两任皇帝的休养生息和平发展,国库重新充裕起来。此时匈奴又开始蠢蠢欲动,骚扰边境,掠夺财物和女人。就有了陈汤的这句名言,并且亲自斩杀了郅支单于。继任‬单于‬向‬大汉‬提出‬和亲‬,汉‬高宗‬把‬一个‬宫女‬嫁给‬了单于‬。咱‬分析‬一下这句话‬,“强汉‬‬”,必须‬自己‬得‬有‬实力‬,汉初期‬不一直‬对‬西域‬和亲‬吗‬,一切‬️‬靠‬实力‬说话‬。“虽远‬必诛‬”,这是‬一种‬亮剑‬精神‬,不能怂‬,蹦迪‬都不怂‬,这个‬更不能‬怂‬。此时‬西汉‬建国‬160多年‬,大战‬几十年‬,小战‬不断‬,四处‬扩张‬,奠定‬了汉唐‬版图‬。



《汉书》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事下有司。丞相匡衡、御史大夫繁延寿以为:“郅支及名王首更历诸国,蛮夷莫不闻知。《月令》春:‘掩骼埋胔’之时,宜勿县。”车骑将军许嘉、右将军王商以为:“春秋夹谷之会,优施笑君,孔子诛之,方盛夏,首足异门而出。宜县十日乃埋之。”有诏将军议是。

陈汤最终亲自斩杀郅支单于,和‬‬匈奴‬的‬战争‬以‬单于‬迎娶‬宫女‬而‬告一段落‬。‬

陈汤,西汉后期将领。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家贫,喜读书,到长安求官,任太官献食丞。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有人告陈汤收受钱财,妄言惑众,结果被贬为庶人,赶出京城,迁往长城边塞的敦煌。后又被敦煌太守奏书迁往安定(今宁夏固原)。议郎耿育为其鸣冤,陈汤得还京城,终老长安。

最后引用伟人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比犯人”

辛丑年冬月廿七日‬晨‬于北国——道法自然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