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爱是甘露滴。即使是枯萎的心也能修炼。教师的爱是融化春风,冰冻的感情也会融化——巴特尔
自古以来赞美老师的文章不少。足以证明老师是伟大光荣的职业。这也符合当代大学生对体面工作的憧憬。但是在高社会认可的背后,教师的工作也不容易。尤其是家长对学生成绩的需求提高后,随之而来的教师要求也更加严格。
教师群体迎来好消息,薪资待遇将有变化
在多数人眼中,教师是一份铁饭碗职业,不但稳定而且收入不菲,实际上外行人看的都是热闹,教师的真实收入如何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的确有月薪过万的教师,但我国的一线城市毕竟是少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有不少老师月薪仅有三千左右。
可能有人会说教师还有额外的补课收入呀,或许从前部分老师存在这样的情况,但在双减政策之后,在职教师补课一不小心就被举报,考上教师编不易,没有几个老师会轻易触碰红线。
部分教师群体收入不高,但大众对教师的职能需求却不断增加,尤其双减之后,课后服务的开展,假期托管的实行,以及受疫情影响线上授课的要求,这些都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难度,即便提倡教师对学生奉献,也不能伤了教师群体的工作热情,所以有关部门一再提出要调整教师的薪资待遇。
其实这样的呼声很早就出现了,只不过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但是这次教师群体真的迎来了好消息,教育部明确2022年要加强教师的工资收入保障,并且将会有更多的教育支出用在提高教师待遇方面,不过政策的实行都是一点点来的,我国教师群体的基数又大,所以老师们还是要耐心等待。
实行“新绩效方案”,3类老师或优先调整
教师的薪资构成并不是单一,除了基本工资,还有绩效,职称等部分,虽说教师是体制内员工,但身处不同位置的教师工作量也不同,如果将绩效工资平均分配,对多出力的教师无疑是不公平的,所以有关部门也提倡实行新绩效方案,工作量多的老师收入会有增加,而工作难度小的教职工绩效也就随之减少,有3类教师或许优先会进行绩效的调整。
首先来说就是班主任,虽然同样是教师,但班主任的工作量无疑是最大的,除了正常的教学还得带班,一个班级四五十人的大事小情都得由班主任负责,但此前部分学校给班主任的补贴却很少,长此以往教师们也不愿意带班了,所以给班主任涨工资很合理。
其次就是一线教师,在一所学校内有些老师主要负责教学,但有些老师则负责管理或者后勤等工作,一线教师需要花时间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等处理许多工作,辛劳程度可能比后者更大,所以给身处一线的教师们涨绩效也非常公平。
最后一类受影响的是坚持在一线教学的高职称教师,众所周知教师想要评职称有多难,不光教学年限要够,课也要讲得好,各种荣誉也不能少拿,所以通常高职称教师可谓是全能的优秀,可一旦评上职称后部分教师却选择退居幕后,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损失,所以为了鼓励高职称教师继续在一线教学,对于这类教师也会提高绩效收入。
待遇提升,教师也要更对得起肩上的责任
教师从来都不是轻松的工作,如今学历变得愈发重要,对老师的教学质量就会更严格要求,提高教师的待遇就是为了让老师有更多的工作热情把学生教好,所以老师也要对得起肩上的责任,避免成为“佛系老师”。
教师的待遇提升后,本来就是铁饭碗的教师编或许更加炙手可热了,但学生在报考师范专业前也要明白一个道理,获得什么样的优待就要付出什么样的辛苦,不要只想着教师行业稳定收入高,也要考虑能否做好一名合格的老师把学生教好。
如今大众对老师最大的诟病就是部分老师的不作为,如果老师能处处为学生考虑,把他们培养成为成绩优异的栋梁,那么教师待遇不管提高多少,大众也都没意见,所以对于老师而言,提高专业能力,研究教学方法,把学生教好才是获得高绩效的方法。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