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花甲。焕甲:60岁,60年。
2、居官诺亚适年不迁。
积年:多年。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期 (ji) 年:满一年。
4、谁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春:春天(孟、仲、季)。
5、序属三秋。 三秋:秋天,(孟、仲、季)晚秋九月。
6、四时:指:春、夏、秋、冬。 也指:朝、暮、昼、夜。
7、期 (ji) 月、(旬月):满一个月。
8、良久、久之:很久。
9、旬日大而盈抱。 旬日:十天。
10、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来:从那时以来。
11、是岁三月朔。 朔 (shuo):农历每月初一。
12、是岁十月之望。 望:望日,农历每月十五。
13、七月既望。 既望:望日后,农历每月十六。
14、十一月晦,日有食之。 晦 (hui):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1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农历每月十五。
16、丙辰至日。 至日:冬至日 ( 短至 )、夏至日(长至)。
17、昼出来耘田夜绩麻。 昼:白天。
18、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早晨。 暮:傍晚、夜晚。
19、旦日不可不蚤 ( 早 ) 自来谢项王。 旦日:第二天、明天。
20、晴初霜旦。 旦:早晨。
21、报道敌军宵遁。 宵:夜间。
22、迷花倚石日已暝。 暝(ming):天黑。
23、翌日,宰至。 翌(yi)日:第二天、明天、次日。
2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时刻、时候。
2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夜阑 (lan):深夜。
26、薄暮暝暝。 薄暮:傍晚。薄:逼近。
2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夜分:(夜半、中夜)(子时):23-1 时。
28、质明至京口。 质明:天刚亮时。
29、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鸡鸣:(丑时):1 时 -3 时 。
30、平明送客楚山孤。 平明:(平旦、寅时):3 时 -5 时 。
31、日出而作。 日出:(卯 mao 时)5 时 -7 时。
32、辰时气绝,吾巳时还家。 辰时:(食时)7 时 -9 时。
33、辰时气绝,吾巳时还家。 巳时:(隅中)9 时 -11 时。
3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亭午:(午时)11-13 时。
35、至日昳皆会。 日昳:(die 未时)13-15 时。
36、晡时至定陶。 晡时:(bu 申时)15-17 时。
37、日入而息。 日入:(酉 you 时)17-19 时。
38、奄奄黄昏后。 黄昏:(戌 xu 时)19-21 时。
39、寂寂人定初。 人定:(亥时)21-23 时。
40、十天干:甲、乙、丙、丁、戊 (wu)、己、庚 (geng)、辛、壬、癸 (gui)。
41、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小时,分别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子、丑、寅 (yin)、卯 (mao)、辰(chen)、巳(si)、午、未、申、酉(you)、戌(xu)、亥 (hai)。
42、古人又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 2 小时,自黄昏(19-21 时)算起,到更即击鼓鸣锣以警人,故更又称鼓。又将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 24 分钟,三更四点应是 24 点 36 分。
以上为文言文中常用的时间名词。
1、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已:已经。
2、人道寄奴曾住。 曾:曾经。
3、吾尝终日而思矣。 尝:曾经。
4、既克,公问其故。 既:已经、……以后。
5、. 天子业出兵诛宛。 业:已经。
6、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困矣。 向:从前、先前。
7、初,鲁肃闻刘表卒。 初:当初。
8、囊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囊 <nang>:从前。
以上是表示行为动作已经结束的时间副词。
1、守门卒方熟寐 (mei)。 方:正、正在。
2、会天大雨道路不通。 会:正、恰好、正赶上。375
3、王适有言,必亟听王言。适:刚才。 亟(ji):赶快。
4、伤痍 (yi) 者甫起。 甫 (fu):刚刚。
5、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向:刚才。
6、今者奉辞伐罪。 今者:现在。
7、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初:刚刚。
以上是表示行为正在进行的时间副词。
1、若属皆且为所虏。 且:将要。
2、年且九十。 且:将近。
3、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将:将要。
4、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 行:将要、将近。
5、山雨欲来风满楼。 欲:将要。
6、亟其乘屋,其始播五谷。 其:将要。
7、异日必报其恩。 异日:将来、以后。
以上是表示将有行为的时间副词。
1、邺三老廷掾(yuan)常岁赋敛百姓。 常:经常、平时。
2、吴广素爱人。 素:一向、向来、平时。
3、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一向、向来、经常。
4、恒自带之。 恒 (heng):经常。
以上是表示经常的时间副词。<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