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故事语录 > 励志语录

【父爱】家风微阅读(一)孝亲

“孝”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孝”是基础道德。在《论语》中,“孝”是“人”的根本,“有钱人”、“帽子”、“血缘亲情”的“孝”比兄弟的情感更有本源,正在调整

孝亲的内涵非常丰富,概而言之,有三个方面:首先,子女对于父母物质愿望的满足,养儿防老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在父母年老时,子女有照顾的义务;其次,子女对于父母精神上的安慰,对于父母的赡养、肉体的温饱是基础,在此之上,还要养其心志,让父母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再次,子女有责任传承家风,发扬光大家族的优良传统,在没有深刻宗教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个体价值往往通过光宗耀祖的孝行得到体现。

1、舜和舜家庭的孝亲

舜的母亲去世后,父亲瞽叟再娶,生下象,象为人傲慢,对舜很仇视,继母也经常在瞽叟面前说舜的坏话,但舜仍然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友爱,设法避免祸害,且毫无怨恨。当时的部落领袖尧得知舜的事迹后,就把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舜成亲后,要求两位妻子孝敬公婆,不可以因出身而破坏家庭的规矩。

2、郯子鹿乳

郯子,周代鲁国人他的父母眼睛有毛病,希望喝鹿乳来医治郯子就穿上鹿皮衣服,扮成鹿夹在鹿群中间,希望能够找到鹿乳。不料,有几个猎人以为他是一头鹿,要射杀他,郯子赶忙告诉猎人:“我不是鹿,穿着鹿皮是为了找些鹿乳去医治父母亲的眼睛”。猎人们被郯子的孝心感动,以后上山猎鹿的时候,都会帮郯子取些鹿乳回来。


3、只是让老人穿衣吃饱不能叫作孝

子路问孔子:“我听说有这样一个人,脸面黑瘦,手脚上有厚厚的茧,起早贪黑,耕种五谷以赡养父母,却为什么没有孝子之称?”孔子回答道:“我猜想这个人对老人不够尊敬,或者话说得不好听吧!古人说:‘只是让老人穿衣吃饱不能叫作孝’,最强的大力士也不能把自己举起,是没有力气吗?用力的方式不对而已,君子在家用心行孝,在外结交贤人,这样怎么能没有孝子之名呢?”

4、子路借米

一日,子路拜见孔子,神色黯然,孔子询问他原因,子路回答道:“从前,我家境贫寒,常吃粗劣的野菜,我担心父母营养不够导致身体不好,经常到百里外的地方背米回家,奉养双亲后来,父母离世,楚王聘我做官,以礼相待现在,我过着富贵的生活,却再也不能到百里之外背米孝敬父母了!”孔子感叹道:“子路侍奉双亲,父母在世时竭心尽力,父母去世后倾尽哀思,真是孝顺啊!”

5、司马迁——用行动来完成父亲遗愿

司马迁出身史官世家,其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司马谈临终时,感叹孔子死后四百年没有一部好的历史著作,嘱咐司马迁要写出一部好的历史著作。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继承父职,在汉武帝手下任太史令。后来,李陵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为仗义执言,表达了同情之心,得罪了汉武帝,汉武帝便以“欺君罔上”之罪,把司马迁投入监狱,并处以死刑。司马迁悲愤至极,但他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决心忍受一切屈辱,以接受宫刑来赎罪。司马迁被释放后,继续发愤写作,最终完成巨著《史记》。

6、李密侍奉祖母

晋代李密,父亲死得早,母亲改嫁,靠祖母刘氏抚养长大。晋武帝多次想重用他,李密终是不肯去做官,并在给武帝的《陈情表》中说:“我如果没有祖母,活不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安度余生,今年我四十四岁,祖母九十六岁,这样看来,我替皇上尽力的日子多,报答祖母恩德的日子少”武帝看后,非常理解他的一片孝心,就给他两个奴婢,帮他做事,同时让府县衙门供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李密得以为祖母养老送终。

7、顾恺之——我的母亲是我心中一直活着的老师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善于画人物,尤其擅长画女人,顾恺之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童年的顾恺之经常进入书房,问父亲:“人家都有妈妈,我的妈妈在哪里?”禁不住儿子的一再询问,父亲只好以实相告诉,顾恺之大哭了一场,从此变得沉默寡言。他一次又一次地询问父亲关于母亲的脸庞、身材长得如何,听了父亲的描述后,开始给母亲画像,他画了一张又一张,父亲总是摇头:“不像”。直到有一天,父亲说:“身材、手足有点像”。他欣喜若狂,更加用心画像不久,他画的像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像了、像了,只是眼神还不大像”。他继续潜心画眼睛,画了改,改了画终于有一天,当他把画像送到父亲面前时,父亲大喜过望地说:“这是你的母亲”。这一年,他才八岁,到二十岁时,顾恺之已经是著名的画家了,当同行问他曾经拜谁为师时,他回答说:“我的母亲是我心中一直活着的老师”。

7、木兰代父从军

北魏时期,有个叫木兰的女子,从小练习骑马射箭,随着年龄的增长,武艺不断精深。这一年正碰到国家征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可是她的父亲因年老多病而不能胜任,弟弟又太年幼,所以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亲出征。木兰跟随大军连年征战,多次建立功勋,没有人发现她是女儿身,胜利归来后,她没有接受任何封赏,回到家乡陪伴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

狄仁杰与包拯关于孝顺的故事

8、狄仁杰的孝亲故事

唐代的狄仁杰为官清廉,对百姓仁爱,在朝野上下威信很高,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不忍离去,心中非常悲痛。狄仁杰知道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狄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在山顶上看着半山腰的云,对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并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徘徊了很久,不忍离去。


9、包拯的孝亲故事

包拯年轻时以孝闻名,天性淳朴厚道。包拯二十八岁时,中进士,先任大理寺评事,后任建昌知县因父母年老,包拯辞官回乡照顾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守丧,守丧期满,包拯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包拯这才去吏部接受调选。

关于作者: admin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