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四个竹子桃花,春江水温鸭先知。"——宋寿诗《惠崇春江晚景》
诗人用很少的数字描述了栩栩如生的鸭剧春江道。几只鸭子在温暖的春江水中嬉戏觅食,不久便悠然地游了很远的距离,河边掀起了荡漾的浪潮。(莎士比亚,莎士比亚。)
上一篇小仙分享的是植物。小动物比植物更富于变化、易于观察,孩子们描写起来不是太难,但如何写得更生动、更有新意呢?
小仙按比喻、拟人、排比、展开想象等方法分类,精选了描写动物的学习素材。孩子们多读多体会,让自己笔下的动物也变得更精彩哦~~
02
【比喻法】
这两句将田比作“一幅画”,将田的边界比作“镜匣”,显出田中白鹭钓鱼时的美景。
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专门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选自郭沫若《白鹭》
这一句话将鸬鹚比作“士兵”,突出了鸬鹚的排列整齐与纪律性。
十来只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候命令。
——《鸬鹚》
这几句将天牛额头上的触角比作“美猴王头顶上的雉鸡翎”,将张开着的翅膀比作“大披风”。
有一天,一只天牛飞了下来,深赭色的身体,黑色的斑纹,凸起的两肩,像是穿了一套武士的盔甲;额头上还长着两只长长的触角,能够自由转动,远远看去就像是美猴王头顶上的雉鸡翎。它飞起来时,张开着的翅膀像极了一件潇洒的大披风,威武异常。
——朱赢椿《虫子旁》
03
【 拟人法】
这几句将蚕拟人化,把痛苦、清醒、拯救等思想贯穿其中,赋予了蚕织茧和破茧更深刻的意义。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那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选自雷抒雁《蚕》
这里将螳螂拟作一位优雅绅士,与后文描写作为“杀人工具”的前爪形成鲜明对比。
如果不提它那置人于死地的工具,螳螂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它甚至不乏典雅优美呢,体型矫健,上衣雅致,体色淡绿,薄翼修长。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暑去秋来,被拟人化的蝉如合唱团般经历了盛势、落幕、离开,蝉的生命不再显得那样渺小和脆弱。
蝉的合唱收场最早。夏天它们累坏了,只要天气晴好,它们在午间的大合唱好像就没有停播过。演出结束后它们集体消失了,经过那棵紫槐我仔细寻找它们的踪迹——它们确实已经离开了。
——选自薛涛《与秋虫为伴》
04
【排比法】
用一系列的动作排比,突出小黄麂的活泼可爱、好奇贪玩的天性。
小黄麂顺着开满粉蓝、娇红、淡黄野花的草地走去。它一会儿逗着偏坡地上的蝴蝶玩;一会儿又踢蹬着青草尖上的露珠;一会儿又惊起几只翠绿的蚱蜢。
——选自乔传藻《醉麂》
连着几个“奔向”的运用,描绘出鼹鼠和水獭的迫切心情,及对家的眷恋。
鼹鼠和水獭不约地转过脸来,急匆匆地往家赶,奔向炉火和火光中熟悉的一切,奔向窗外那欢乐的歌唱,奔向他们熟悉信任、永远不会拿任何怪异行为来吓他们的大河。
——选自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
05
【展开想象】
展开想象的翅膀,会让你笔下的小动物更真实、生动,或超越其本身而更富灵性。
白瓷一般的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
——选自张抗抗《天鹅》
蟋蟀是独奏演员,演出大概在花草下面进行。秋天的傍晚,坐在花圃旁边细致地听,灵魂随着花草的气息游离出去,世界就被它们无限地简化,栅栏消失,花草不见了……想想,曲子近乎天籁,它们确实与我同在一个纷乱的世界吗?或许它们的隐身处是恰如其分的盲点,便超脱了凡俗。
——选自薛涛《与秋虫为伴》
我们人类早已失去这种敏锐的感知。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动物与周围环境都有一种内在的交流。可我们人类,却连形容这种交流的词语都找不到。比如,我们只会用“闻”这个字来概括所有需要嗅觉的情况。可动物们那日夜翕动的鼻子,却能在这方面发出召唤、警告、刺激和拒绝的信号。虽然一时半会儿想不清那到底是什么,但鼹鼠一下子就愣在了原地,鼻子东闻闻、西嗅嗅,拼命捕捉那根细线,那道强烈触动了他的电流。
——选自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
【小仙结语】
孩子如课业繁重,阅读时间有限,建议挑选一些经典读物和口碑素材。如能养成每天阅读30分钟的好习惯,孩子将会终生受益。当然,小仙说的,可是那些开卷有益的书籍哦!
小仙也是抛砖引玉,孩子们如有兴趣,也可以按这个思路自己积累动物的精彩好句。再多阅读、多体会,掌握更多写作技巧和方法,定能找到埋藏于地下的那把开启创作“秘密花园”的钥匙~~
相关阅读链接:
写景作文犯愁 优秀范例教孩子如何突破
——End——
若喜欢,请关注“四时小仙”,分享更多阅读写作、亲子教育优质内容~~
感谢悦读与支持!